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重庆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重庆市科技型企业标准和管理实施细则)


在构建系统完备扶持体系,加快发展高质量创新主体方面,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科研机构,培育协同高效、能打硬仗的科技“尖兵”,筑牢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今年将力争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突破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500家。同时,在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方面,加强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扶持力度,鼓励市属高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强化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布局建设脑科学、基础数学、量子器件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在大力发展科研机构方面,加快建设高端数控机床研究院、先进病理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


在突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能力方面,将强化基础前沿研究,强化制造业技术引领,强化乡村振兴科技赋能,强化社会民生科技添彩,以科技创新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在强化基础前沿研究方面,将重组重塑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创建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重庆实验室”。同时,在强化制造业技术引领方面,将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围绕《重庆市科技进步路线图》,分类找准和补齐创新链条薄弱环节,积极创建轻金属、车联网信息安全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快速响应 精准服务”“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在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创建渝北国家农高区,提质发展农业科技园区。


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方面,重庆将聚焦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以平台聚才、政策引才、服务留才、事业用才,以“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加快实施院士带培计划和博士后倍增计划,着力实施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以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为重点深化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试点。同时,发挥好“金凤凰”人才政策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准引进科技帅才和“关键先生”。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在围绕激发创新活力,加快营造高品质创新生态方面,将从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科技政策法规,提高成果转化效能,促进开放合作创新,大力开展科学普及等六方面工作入手,打造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其中,将持续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立科技管理全过程监督制约机制。落实“财政金融政策30条”,力争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3%。同时,深入推进企业科创板上市工作,力争今年推动2—3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新闻多一点>


2021年重庆科技创新“成绩单”


3月9日,记者从重庆市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会上获悉,去年,我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营造创新环境方面,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修订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编制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基础研究行动计划,加快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出台“财政金融政策30条”“成果转化24条”,“健全科技创新监管机制当好‘科技大管家’”获评我市最喜欢的10项改革之一,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21%。


争取国家资源方面,批复实施《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获批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签约建设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实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双突破”,创建我市首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增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军民融合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资金19.38亿元,较上年增长189.7%。


打造创新平台方面,提速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布局建设“4 1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建设重庆国际生物城、荣昌畜牧科技城,加速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长江模拟器、分布式雷达验证试验场、无线能量传输与环境影响科学工程等科技基础设施,集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国际免疫研究院、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等一批大机构、大平台、大团队,实现我市科技创新的格局性重大变化。


发展科技企业方面,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生态圈10个、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99家,重组科技投资平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23.52亿元、增长53.4%,创投基金投资项目1436个、金额180.6亿元,培育科技型企业36939家、增长40.1%,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108家、增长2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1.65%,企业创新动力、活力、能力明显增强。


引进创新机构方面,新引进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国机械研究总院等知名创新机构16家、累计104家,落地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等研发机构64家。


培育科技人才方面,制定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措施,出台“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20条”,扩大科技人才支持“一事一议”政策试点范围,实施博士“直通车”、博士后定额资助科研项目,累计培育“两院”院士18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62人、团队12个、基地5个,我市科技领域“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140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55个,全市R&D人员总量超过16万人。


在支撑高质量发展方面,编制科技进步路线图,推进集成电路、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良种创新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纳米时栅位移测量技术、车规级芯片设计等一批重大技术成果,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21件、增长16.7%,8个Ⅰ类新药进入临床试验、2个Ⅰ类新药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15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企业营业收入均破万亿元,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18.2%,以鲁渝科技协作、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科技特派员选派等科技帮扶手段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川渝协同创新方面,新增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5个、累计6个,联合实施人工智能等领域科研项目35项,开放共享科研仪器设备14090台套,实现川渝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和资源互享。


一图读懂


2022年重庆科技创新工作


市科技局供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