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跟海底捞学什么?
“现在大家(中小规模餐企)对于未来的几个月的规划,有非常乐观的,也有相对悲观的,但是总体,没有像大型连锁企业那样,有清晰的预估和应对的策略,整个运行显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对于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这种品牌来说,疫情让他们的组织管理变得非常吃力。”星火咨询合伙人及首席咨询师吴亚兰对虎嗅表示。
吴亚兰有13年餐饮及酒店行业的从业经验,辅导过数十家国内一线连锁餐饮企业完成组织变革。据她观察,眼下众多餐企开店速度非常快、规模迅速扩大,但其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没有相应跟上,疫情爆发之后,这样快速扩张但内功不足的企业开始为此短板买单。
再深看一步,那些组织力不够强健、体系化管理及执行力不足的企业,即便疫情趋缓之后,也仍将面临危机。
比如就有另一位餐企资深顾问对虎嗅Pro提到,有一家有数百家门店的快餐企业,它既有防疫指挥中心,也推出了各种强有力的抗疫措施,但你能很清晰的感受到,并非是这家企业的流程管理和执行力的足够强,而是因为政府、社会、舆论监督力度足够大,才使所有员工愿意按照总部指令去实施防疫消杀措施。
甚至,连这家餐企的相关负责人都在问:“一旦针对疫情的社会情绪趋于平缓,强制性政府指令随之撤掉,门店不再去执行防疫期间如此严格的消杀,该怎么办?”
直言不讳的说,这样一家企业缺少的是一个强有力、能执行的保障系统,同时人才梯队建设尚没有明确规划,以至于一线运营人员能力参差不齐。
我们假设不久之后疫情逐渐平息,但这并非意味着警报完全解除,那时,如果餐饮企业的一线员工警惕性不够、执行力不足,安全风险反而更大。
“一旦监督和训练两方面从日常管理中缺失,即便度过此劫,企业仍然要面对组织无序无执行的状况。”吴亚兰则对虎嗅Pro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