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笔者认为是一个名叫曹操的人郁闷心烦无法跟旁人述说,从而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感叹。
为了麻痹自己忘记烦恼而饮酒的曹操跃然纸上。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经统计有五种说法。
一是《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末。
二是求贤说,《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年)。
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
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五月。
从猜测的时间可以断定,此诗在196年至216年之间创作而成。
公元196年是曹操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这一年他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即《三国演义》中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权倾朝野。
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个奸臣,其实他“挟天子”正是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去开始征战的。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这样的出身没有汉献帝的认可他是不可能有任何作为的。
自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至建安元年,统一的中国在君主专制下已经走过了四百多个年头,在东汉末年魏蜀吴征战时,曹操是唯一一位经任命的丞相。而且在“挟天子”期间仍然是事事与汉献帝汇报,但是刘协实在是能力不行,才发生三足鼎帝之局面。
笔者就此查阅哈佛大学编制的中国史,发现里面的几句话说得很到位。中国的史书基本上都是帝王史,之所以发生朝代变迁,一般有天灾和人祸两种情况。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处在那个时代的人难以接受的,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打仗,都希望平安稳定的环境。
当然,曹操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写就的这首《短歌行》,尽显孤独之感,所以才广发英雄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即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
而诗的开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活脱脱的一个借酒消愁的人在抒发郁闷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