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哪些构成?
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涉及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自用房地产/存货重分类为投资性房地产,所产生的公允价值,进入其他综合收益,是首次转换时的变动体现,直接影响权益。而前期已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间接影响权益。实质的区别体现在影响的路径不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是通过当期损益,进入净利润,进而影响未分配利润。
我们对2018年其他综合收益占净资产比例较高的发行人进行分析,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列示2018年其他综合收益/净资产大于35%的发行人。其中,占比超过50%的发行人有火炬建发、拉萨城投、连云发展、稻花香酒业、中庚集团。下表显示其他综合收益产生的主要来源为:自用物业/存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外币报表折算。相应地,这些企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
1.3、形成这种格局的背后原因
2.2、重分类为投资性房地产
2.3、采用“此消彼长”的方式来抵消负面影响
3、如何看待对净资产的“积极”贡献?
光大固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