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实质重于形式的论文文献(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论文)

徐建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老子上经


汉人上书言事,也是用牍,即所谓奏牍。一直沿用到唐代的笏板,即是奏牍的一种特殊类型。《礼记·玉藻》篇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秦汉地方官署的行政文书,也是以牍或单片简为主,里耶秦简、居延汉简(或居延新简)、悬泉汉简都以地方行政文书为主。但这些材料与本文的主题关联度不大,故不详述。


讲说图,中国审计博物馆藏,四川广汉出土(出土年代、地点不详)



短章就像早期文献的砖石,不了解这些砖石,就很难切实的触摸到经典文献的实体。其文本的原初书写,虽然不可能都与牍相关,但是那个时代文献整体上呈现出的片段特点,当与日常书写,特别是草稿和笔记中使用牍版有较强的相关性,则可以粗略做出判断。如此一来,不仅短章何以形成的问题可以初步解决,古人辞简义丰的修辞风格,或许也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近年来先秦文本的生成问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只不过,多数的研究只是集中于对比不同文本,判断文献流传中的变或不变,与真正的所谓文本“生成”距离尚远。要真正的去探索文本的形成,不能不借助于出土文献。但是如何有效处理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关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出土文献中有很多经典文献的写本,被研究者拿来与传世文献作对比,以此来判断文本的早期流传与变异等问题。但是,不管是否存在方法的自觉,绝大多数学者只是简单地对比了两个文本,如清华简《蟋蟀》和《诗·唐风·蟋蟀》。传世文本经过汉代以来的数次正字,仅唐代就有四五次。我们今天看到的传世文献,主要是北宋时代校勘整理后的文本,并因为雕版印刷而使文本的面貌得以基本固定。许多古老的文字异同,特别是汉代及汉代以前的文字差异,我们知道的非常少。拿着战国、西汉文本与宋代整理后的文本进行对比,有很多潜在的方法论陷阱。


同时,比较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本质上仍然是在比较两个文本,出土文献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物质特征,并没有成为重要的思考对象。对出土文献物质特征感兴趣的学者,则对文本的内容缺少关心,竹简的编联、书写方式、文字的不同写法、标点符号等等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文本与物质性的研究,仍然是各自为政,还缺少有效的方法,将二者的研究贯通起来。


校对:丁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