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移民投资 >

嘉兴核定征收停止了吗(崇明园区停止核定征收了吗)

去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近期,定位“生态绿色”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又有哪些新变化,不妨一起来看看。


6月5日下午,嘉兴市举行浙江自贸区嘉兴联动创新区建设暨招商引资竞赛、“双进双产”工作推进会。大会下发了《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嘉兴联动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为嘉兴联动创新区4个片区(6个区块)授牌。


今年3月8日,省商务厅“云”上发布全省6个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明确嘉兴联动创新区实施范围119.03平方公里,涵盖国际商务区片区、综合保税区片区、临沪片区、乌镇大数据产业园片区等四大片区和功能定位。抢抓重大机遇,以《总体方案》为指引,我市加紧制定、加快发布《实施方案》,推进嘉兴联动创新区建设。


根据《实施方案》,嘉兴将最大限度地复制推广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经验,向上争取更高层级管理权限,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嘉兴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


目标定位:深化与浙江、上海、江苏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对接合作,在制度、产业、平台一体化创新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将嘉兴联动创新区打造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高地。


——到2022年,能在嘉兴复制落地的全国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做到应复尽复、全面推广;向上争取省级以上权限下放数量走在全省前列,建立长三角区域自贸区创新措施共享联动机制;探索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项目和案例5个以上;引进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型项目15个以上,外贸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基本形成投资贸易便利、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到2025年,力争嘉兴联动创新区各片区提供创新案例2个以上,推动区域改革协同、创新协同,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试点经验5条以上;引进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型项目30个以上,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提升;建成长三角乃至全国领先的高能级开放创新平台体系。


重点任务:


(一)更大力度推广自贸区改革成果


积极复制推广全国自贸区223条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争创制度创新优势。


1.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覆盖口岸执法和贸易管理,推进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等。推行“船边直提”模式,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借鉴先进的跨境电商进出口监管模式,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简化出口通关手续和退税流程,落实零售出口跨境电商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积极争取设立国际邮件互换站或国际快件中心,有效提升跨境电商通关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贸易附加值和整体效益。


2. 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


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电信、教育、卫生、科研和技术服务等领域放宽注册资本、投资方式、经营范围等方面限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允许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港澳会计专业人士担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开放在线数据处理业务(经营类电子商务)的外资股权比例限制,外资股权比例可放宽至100%。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3. 推动金融领域改革。


支持依法依规设立中外合资银行、民营银行、保险、证券等法人金融机构。深化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放宽跨境融资管理、扩大企业借用外债空间,提高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试点的受惠面。深化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力争备案家数、结算量居全省前列。借鉴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经验,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在境内外成员之间集中开展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支持和推荐更多企业列入优质企业名单,加快浙江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在嘉兴复制落地,力争优质企业家数和业务结算量持续保持全省首位。借鉴苏州自贸片区“关助融”模式,缓解企业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落实知识价值信用融资新模式,深化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工作。


4. 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和简政放权。实现市场准入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深化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制、优化准入等服务方式。实施企业简易注销制度,提高简易注销比例。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推动知识产权类型化案件快审机制。


(二)更加主动争取更高层级事权


争取更高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不断提升嘉兴城市能级以及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的城市地位。


5. 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争取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受理权限下放,实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有关事项全程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争取专业技术人才申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权、技工院校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审核权下放。允许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外籍毕业生按规定在嘉兴联动创新区创新创业。探索在外国人较集中地区建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站点),为常住外国人提供工作学习生活便利服务。对符合我市高层次人才标准的外籍人士,争取实现其在就业、医疗、子女入学(托)、社保等方面享有市民同等待遇。


6. 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


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要素指标,并向嘉兴联动创新区倾斜。推进户口跨省迁移联审联办,实现长三角地区准迁证、迁移证的电子化,方便人才流动。发挥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嘉兴)基地、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平台功能,加快企业股改上市,不断壮大资本市场规模和质量。


7. 推进长三角区域资质互认。


探索将一体化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在嘉兴联动创新区投资设立的生产同一高新技术产品的控股子公司,视同我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后即核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争取药械区域性交易中心落户长三角核心区。争取国家和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支持,在医疗机构设置、大型设备准入、新型医药技术试行等方面予以先行先试。争取区域性中外合资、合作高端医疗机构落户嘉兴。争取将上海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推广到嘉兴联动创新区。争取打通浙沪企业名称数据库,对整体搬迁到嘉兴联动创新区的上海市企业,根据其提交新址住所证明办理变更落地,允许保留企业原名称不变。贯彻长三角一体化理念,对在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落户的企业,可冠名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浙江XX有限公司”,企业住所可登记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X路X号”。


(三)更接地气开展创新探索


8. 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嘉善片区建设。


助推嘉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善分部的签约,增强一体化示范区内各类园区的整体创新活力。提升平台发展能级,支持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上市工作,推动中荷(嘉善)国际产业合作园创建国家级国别产业园区。


9. 推进一体化区域体制机制破难。


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外国人工作许可跨区域同行业认证、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人员资质等互认互准制度。推进电子税务局一体化建设,实现办税服务平台数据交互,探索异地办税、区域通办。完善医保异地结算机制,开展异地就医急诊、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实现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


10. 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


完善金融科技服务,打造长三角区域金融科技创新与服务高地。积极探索金融与区块链、物联网等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支持有条件的机构在授信风险管控和产品服务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建立科技企业“白名单”,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名单内的企业探索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对名单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主动授信。举办科技金融高峰论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等“信用类科技贷”扩面增量,争创国家级科技金融改革试点城市。


(四)更高质量建设开放平台


积极对接上海张江、虹桥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国际投资经贸合作。


11. 提升平台联动发展水平。


依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加快推进嘉兴联动创新区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升5G基站覆盖水平。强化综合保税区B区与青浦、吴江一体化发展。高标准建设“对标国际、对接上海、对话虹桥”的高铁新城,打造站城一体、共生共享的城市新地标。共建平湖-金山产城融合发展区,深化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合作。


12. 建设高质量综合保税区。


落实国务院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21条政策,深化嘉兴综合保税区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综合保税区能级,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优势,做大做强保税物流、展示展销、保税检测、保税维修、融资租赁、保税加工等业态。推进综合保税区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落地。发挥“保税 ”平台功能,探索“区内带动区外、区外支撑区内”的协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13. 打造国际经贸合作新平台。


主动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打造进博会协同发展区。加快推进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嘉兴水果市场等跨境交易平台建设和功能提升,打造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和长三角进口商品集散中心。推动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9610”“1210”等模式尽快落地,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


(五)更多举措推进产业升级


落实嘉兴新制造“555”行动计划,在嘉兴联动创新区内培育航空航天、氢能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14. 联动发展航空航天产业。


深化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等在智能装备、航空航天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合作,加快推进蓝箭航天中心、瑞华泰高分子新材料、中意直升机等项目建设,打造集火箭和飞机一体化的航空航天产业体系。围绕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支持航空产业对外合作开放,吸引机载系统和关键零部件外资项目落地,支持外资发展飞机整机维修和部附件维修业务。


15. 联动发展新能源产业。


依托嘉兴港区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能资源,以及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人才、技术及产业资源集聚整合能力,建设氢能提纯、氢能装备制造、加氢站、氢能运用等项目,打造嘉兴氢能产业示范区。加快推进利天万世新能源年产20GWh锂离子电池及系统总成项目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维修、咨询、租赁等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16. 联动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围绕数字经济强市建设,争取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对外资开放试点,探索推进大数据资源交易。推动乌镇大数据产业园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加快发展半导体、机器人、5G通讯等数字新兴产业。


17.联动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探索开展数字医疗、数字医药等前沿医疗技术研究项目。允许港澳台服务提供者按规定设立独资医疗机构。争取放宽对医疗机构配置质子放射治疗系统等甲类大型医用设备以及对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限制。争取将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在嘉兴地区优先投入使用。积极推进云顶新耀生物医药、浙台大健康产业科贸中心等项目建设,优化生物医药产业链构建和布局,打造国际大健康产业创新型服务业研发和创新中心。


18.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托嘉兴国际商务区,引进国际金融资本,大力发展国际金融、融资租赁、商务服务、总部经济和国际会展产业,力争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上实现“零的突破”。依托嘉兴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设立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