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案例二:
“苹果”7还没有上市 李鬼配件已经开卖
2016年4月15日,南通市崇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对当事人郑某经营的门店实施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店内销售标有“苹查询系统果”文字、图形“APPLE”“iPhone”“iPad”及苹果标志
的系列通讯配件。至案发,当事人已销售上述部分配件,销售额42796元,店内尚余19个品种数千个库存商品,价值6730元,当事人违法经营额共计49526元。经查明,上述苹果系列产品均系侵犯苹果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点评:本案在查处过程中,执法人员通过对当事人的数万份销售票据进行仔细筛选,发现当事人于2016年3月已开始销售“苹果7”手机配件,而苹果公司“苹果7”手机此时尚未上市销售。
案例三:
卖房也蹭“迪士尼”热 童话派对被罚30多万
看到过卖假迪士尼商标的小商品甚至衣帽等等的,卖房子也搭迪士尼的车,你见过吗?201江苏省6年8月,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发现当地某置业有限公司在其开发经营的一个房地产项目中,为提高其地产项目知名度,委托广告公司策划、设计、实施以“迪斯尼童话派对 样板区生活典范”为主题的工商局迪斯尼派对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内容,制作户外广告54块,在其售楼处向来访者发放印有“迪斯尼童话派对 样板区生活典范”、“DISNEY 副券”等文字图形的入场券。当事人在举办的“开园仪式”、“户外森林舞台”、“室内游戏互动”、“抽奖送礼品”、“玩偶形象人物互动”、“样板区展览查询系统”等活动中均使用了“迪斯尼”、“唐老鸭”、“米奇”等文字、图形及形象玩偶,却未官网经“迪斯尼”商标权利人的许可,执法人员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侵权物品,罚款34.32万元。
点评:随着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园,迪士尼再次火爆全国,引来众多商家“蹭热度”。借势固然省力,但是如果没有下限、触犯了法律底线,就会得不偿失。
案例四:
南通查出上万件“史努比”标识 经销商进低价货换标后真假混卖
2016年1月19日,南通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当地企业一家贸易有限公司的车库实施现场检查,发现该车库内存放电脑1台、缝纫机2台、撬边工商局机1台、吊牌机1台,带有“史努比”图形商标的标识11088件,标有“爱丽彤儿”、“顶最”、“太阳雪人”等10余种品牌的服饰以及生产厂家为上海仪华服饰有限公司等字样的标签若干。执法人员到达现场时,公司员工正在撤换上述品牌服装上的商标。
另查,“史努比”、“SNOOPY”、卡通图案“
”为美国花生漫画公司在“服装、鞋、帽”等商品上核准注册的商标,并授权许可上海仪华服饰有限公司使用。当事人系上海仪华服饰有限公核名司的经核名销商,代理销售“史努比”系列品牌儿童服装。自2014年4月起,当事人江苏省为降低成本,从批发市场购进“企业爱丽彤儿”、“顶最”工商、“太阳雪人”等服饰,拆除上述服饰上的标识和洗涤标,并将从网上购买的假冒“SNOOPY”、“史努比”等商标标识以及“上海仪华服饰有限公司”字样的洗涤标缝制在上述衣服上,同时还制作了假冒“产品说明”和“合格证”,当事人将假冒的史努比服装,混同于正品史努比服装一并在专柜销售。至案发,当事人共生产3784件侵权服装,货值63.38万元,已销售305件,销售收入3.4万元,当事人违法经营额共计66.79万元。当事人的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执法部门于2016年8月16日依法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点评:当事人利用自身系品牌经销商的优势,将其他品牌的商品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其制假售假、伪造厂名厂址的行为极其恶劣。
十大案例还有这些:
1、 侵犯“沙钢”商标专用权案 2016年7月,江苏省工商局接到举报依法对江苏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涉嫌制售假冒“沙钢”螺纹钢进行检查。
2、侵犯“汤沟”、“天之蓝”等商标专用权案 2016年1月,连工商云港海洲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官网投诉,对海州区毛某经营的酒业商行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大批涉嫌假冒白酒。
5、卖“至灵”胶囊改造礼盒装高价卖 无锡某药业有限公司购进2880瓶至灵胶囊,未经商标权利人许可,自制包装礼盒及拎袋,将其中的2592瓶胶囊改成648个礼盒包装(每盒4瓶)高价出售,被工商部门罚款96000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