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青岛信德纺机工商注册(青岛信诺纺织有限公司)

2020年2月1日,伊朗红新月会捐赠的100万个口罩运抵北京,帮助中国人民抗击疫情。之后伊朗又宣布,再向中国捐赠100万个口罩。这是伊朗在年初频繁抢头条之后,再度进入人们信诺的视线。其实,口罩——这个现在大家离不开的抗疫神器,与伊朗也有不解之缘。这还得从拜火教纺织说起。


最早的口罩,源自拜火教


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便是借琐罗亚斯德之口阐述其哲学思想。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则创作过名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交响诗。图为伊朗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标准像。


2013年,考古学家在中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发现了距今2500年的拜火教古墓有限公司葬遗址


法拉瓦哈


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都城波斯波利斯的法拉瓦哈


日本汽车品牌信德“马自达”的名字便来自阿胡拉马兹达,“Mazda”与马自达创始人松田重次郎的姓氏“松田”的英文(Matsuda)相近,其车标则是法拉瓦哈的简化。


一些文献将摩尼教称作明教,故不少人认为元末明初参与农民起义的明教即摩尼教,同时纺机融入了其他民间信仰。工商注册但也有人指出明教与摩尼教无关,其主要来源应该是白莲教,与佛教的关系更为密切。


火被视作光明的象征,可以消除黑暗与邪魅。图为武汉火神山医院


出土于塔吉克斯坦奥克瑟斯宝藏的拜火教祭司金像,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现代拜火教徒


“西班牙流感”刷新了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以及一系列反帝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人类不得不面对另一种可怕病毒的侵袭。图为“西班牙流感”期间,电车售票员阻止没戴口罩的乘客上车,这一幕与今天何其相青岛似。


“西班牙流感”流行期间的日本东京女学生


祈祷中的现代伊朗拜火教徒


在拜火教的眼中,摩尼教是异端,创始者摩尼被波斯萨珊王朝迫害而死。图为福建晋江草庵,是中国仅存的完整的摩尼教遗迹,庙内供奉着“摩尼光佛”,香火仍盛


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梅丽珊卓


伊朗西北部的塔赫特苏莱曼有萨珊波斯时期的火庙遗址


现代伊朗拜火教徒


现代伊朗拜火教徒


亚兹德的火庙,建于1940年(作者摄)


寂静塔现有限公司在已经不再具备实用功能,它的废弃并不是伊斯兰革命之后的事。图为亚兹德的寂静塔(作者摄)


沙特宗教领袖说“伊朗人不是穆斯林”


伊朗的跳火节


山西介休的祆神楼是目前中国境内仅存的与拜火教有关的建筑,始建于北宋,后改为三结义庙


19世纪的帕西人画像


“印度工业之父”贾姆谢特吉信诺塔塔


上海福州路539号曾是“白头礼拜堂”,即帕西人的火庙,现为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香港善乐施大厦原为帕西人的火庙,上有拜火教的标志


帕西人的传统婚礼


由于兽药双氯芬酸的滥用,印度当地的秃鹫趋于消亡,帕西人信德的天葬葬俗面临着窘境。古代中国的拜火教徒也曾遭遇秃鹫“短缺”的问题,他们改用狗分解死者的肉身。图为孟买的寂静塔


从15世纪开始,帕西人与伊朗本土的拜火教徒取得联系,并向后者咨询教义问题,相关文件汇编为名为《教义问答》的书信集。在19世纪,帕西人与伊朗本土的拜火教徒再度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当时财力雄厚的帕西人相比,伊朗本土的拜火教徒普遍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在帕西人和英国人对恺加王朝的施压下,伊朗拜火教徒的人丁税被取消,开始享有与穆斯林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帕西人还帮助伊朗拜火教徒兴建火庙和新式学校,扶持贫困纺织家庭。受到良好教育的伊朗拜火教徒逐渐开始在本国商界发挥影响力,几乎复制了帕西人的成功轨迹。帕西人还邀请伊朗拜火教祭司前往印度主持仪式,一些伊朗拜火教徒也陆续移民到印度。


目前全世界的拜火教徒数量已经低于10万。除了上文提到的伊朗、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香港,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新加坡、肯尼亚等国也有一定数量的拜火教徒。向海外迁徙的主要是帕西人,北美和英国也有部分拜火教徒来自伊朗本土。此外,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等国目前虽然以伊斯兰教为主,但有一些人希望恢复祖先的拜火教传统,叙利亚、伊拉克的不少库尔德人也将自己定位为拜火教徒。


拜火教的辉煌时代已经远去,但它的星星之火,仍在五大洲闪烁。


参考文献:


1.Mary Boyce, A Persian Stronghold of Zoroastrianism, Oxford: Oxford Univ纺机ersity Press, 1977.


2.林悟殊:《波斯拜火教与古代中国》,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


3.龚方震、晏可佳:《祆教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4.John工商注册 R. Hinnells, The Zoroastrian Diaspora: Religion and青岛 Migr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5.Michael Stausberg and Yuhan Sohrab‐Dinshaw Vevaina (eds.), The Wiley Blackwell Companion to Zoroastrianism, Mass./Oxford: Wiley Blackwell, 201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