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
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
1、含义:全社会各类商品、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2、价格总水平的度量
(1)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指标就是价格总指数。
(2)大部分国家地区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
二、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包括: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
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1)公式:MV=PT,或P=MV/T。
M代表货币供给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总水平,T代表商品交易数量。
P的值取决于M、V和T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M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V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T的增长也相对稳定,所以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M的变动。
(2)关系:根据方程式P=MV/T,可以看出价格总水平P于货币供给量M、货币流通速度V的变化呈正方向变动,而与总产出T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3)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 =M V-Y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pi通货膨胀率,M=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Y=GDP的变动率。
2、总需求和总供给
(1)价格变动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
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价格总水平下降,总需求扩大。
从短期看,价格总水平和总供给呈同方向变动;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和价格总水平无关。
(2)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价格总水平取决于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如果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
三、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1)由于价格总水平cpi的变动,工资可分为名义和实际。
(2)在价格总水平上涨中,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与价格总水平呈反方向变动。
(3)公式为: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4)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和企业,而通货紧缺有利于劳动者和居民。
2、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1)由于价格总水平变动,利率可分为名义和实际。
(2)实际利率取决于名义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之差,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3)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呈反方向变动;在价格总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当名义利率低于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时,实际利率为负。
3、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1)价格总水平变动会影响汇率,从而影响国家进出口价格,进而影响净出口和总供求。
(2)购买力评价理论指出: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又是价格总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如果本国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汇率就会上升。
4、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
(1)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价格总水平变动,特别是剧烈的、大幅度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不利。
意思(3)只有在短期内,价格变动没有市场主体预期到的情经济学况下,才可能对经济增长发生某种作用。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通货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但这只是暂时的,不可能长期。
就业和失业
一、就业和失业的含义
1、就业的含义:指一定年龄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就业者条件、收入条件、时间条件。
2、失业的含义: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凡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有下列情况均属于失业人口:
(1)没有工作;
(2)当前可以工作;
(3)正在寻找工作。
二、我国就业与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
1、就业人口是什么是指16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2、劳动年龄是16岁到退休。
三、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
1、发达国家就业和失业水平的统计
(1)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指标。
(2)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
(3)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
2、我国就业与失业水平统计
(1)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2)2018年,我国首次正式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
3、自然失业率
从一个较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总存在一个正常的失业率,这就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价格总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四、失业的类型
1、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劳动力队伍的情况。
(1)摩擦性失业
pi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时间而引起的失业。工作转换。
(2)结构性失业
是由于劳动者拥有的技能和现有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不匹配而导致失业。结构性失是什么业从本质上看,是由于劳动力具有某一特定技能和就业岗位实际需要的技能不一致导致的,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时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
2、需求不足型失业者
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者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与经济周期相联系。
五、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转轨,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增加就业和减少失业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
1、二元经济结构及其特有的失业现象
(1)二元经济结构
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
2、我国就业和失业问题
(1)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农村数量庞大的劳动力,农村就业不足很严重。
(2)努力扩大就业,减少失业,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利用,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的重要方面。
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关系
一、奥肯定律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了美国的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即奥肯定律意思或奥肯法则。
1、奥肯定律的一个结论
(1)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
(2)相对于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GDP就会下降2个百分点。
2、奥肯定律公式:
(1)公式:(Y-Y*)/-2(U-U*)
Y=实际GDP,Y*=潜在GDP,U=实际失业率,U*=自然失业率。
(2)奥肯定律提出的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具体数量i相关关系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差比更大。
3、奥肯定律的政策含义
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二、就业弹性系数
1、就业弹性系数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2、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学的计算公式
Ee=E/Y。Ee=cpi就业弹性系数,E=就业增长速度,Y=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使城镇就业人员。
3、就业弹性的变化决定于产业结构等因素
一般来说,如果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则就业弹性相对较高。
三、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命名,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
1、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2、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把菲利普斯曲线改进称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图形,称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或负相关关系。
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3、弗里德曼认为:对某一水平的失业率,可以对应多个水平的通货膨胀。按照这种观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所谓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