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国际旅游岛建设促海南金融业发展(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海南自贸港金融业发展的定位


(一)服务国家战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业的发展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中居于核心位置,海南省金融业的国家战略定位于打造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根据《总体方案》,海南省将以打造区域性金融创新中心为目标,围绕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构建为重点,加快建设国际能源、航运、产权、股权等交易场所,发展结算中心、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期货交易、离岸金融等。


要素的自由流动是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的基本特征,其中资金的自由流动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要素流动,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基础条件。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资金的跨境流动将更加频繁,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也越走越快。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南自贸港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服务于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跨境资金流动的自由化与便利化、人员进出的自由便利、运输往来的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并在以上方面建立全新的金融服务方式、金融业务模式和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资金流动的自由便利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贸易、结算、支付、储备等方面的适用范围,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做出贡献。


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需要方向指引和经验借鉴,而海南自贸港金融业的发展就承担了这样的历史责任和攻坚任务,虽然会有一定的试错成本,但面对中央和时代赋予海南省的责任,海南省打造金融业改革开发的新高地和试验区责无旁贷。


(二)服务自贸港发展


海南省金融业在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方面要成为排头兵,引领并驱动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在贸易方面,金融业要推动完善新的贸易形态,比如离岸贸易、转口贸易跨境收支的管理政策。在结算方面,建设便利跨国公司全球结算中心运行的政策环境。在跨境投资方面,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 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探索适用市场需求新形态的跨境直接投资,在海南自贸港内试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的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制度。在跨境融资政策方面,在海南省建立新的跨境融资体制,试点合并交易环节的跨境融资政策管理框架,逐步实现市场主体自主的跨境融资。在人民币与外汇使用方面,探索扩大海南省居民个人用汇自主权,以现有的本外币账户和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建立资金“电子围网”,构建海南省金融对外开放的基础平台。


(三)对标产业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金融业要成为推动海南省实体产业发展的资金融通服务要素和推动要素。在海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搭建过程中,要强化金融支持和改革创新,推动海南省重点发展产业的产业聚集规模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创新发展贸易金融、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


海南自贸港建设中,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是重中之重,为服务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整体战略,服务海南自贸港经济的发展,推动海南省本地营商环境改善和产业生态体系搭建,海南省金融业要定位于打造服务于世界级自由贸易的国际金融中心,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开拓者、引领者和推动者!



海南自贸港金融业发展分析:历程、现状与方向


(一)海南自贸港金融业发展历程


从1988年海南建省至今,海南省金融业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其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8—1992):建省办最大经济特区,金融业飞速发展1988年4月13日,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做出了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海南省金融业迎来了第一次历史性发展机遇。海南省采取了有效措施,金融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借助中央给与的一些特殊政策优势,海南省在外汇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实践,走在全国的前列。


具体体现在:


一是建立了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并存的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


二是金融运行机制逐步成型,建立和发展了短期资金拆解市场、证券交易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等金融市场;


三是金融创新活跃,不断扩大信用形式,增加融资工具;


四是金融系统吸引了非常多的金融人才,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和素质都明显提高,到1994年,全省金融从业人员17,910人,较1987年增加9,076人,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比例提高0.8个百分点;


五是外汇管理领跑全国,在全国率先实行了现汇管理、高比例留成、外汇调剂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交叉经营等一系列改革。


1993年,海南省出口创汇11亿美元,较1987年增长了约9倍,外汇存款余额80,614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142,858万美元,分别是1987年的9.6倍和23.7倍。期间,海南省外汇年交易量约为8-10亿美元,外汇交易额排名位居全国各省市区前10名。这段时期,海南省金融业快速成长。至1994年末,机构网点数量达2,114个,比1987年增长51%,存款余额496亿元,贷款余额467亿元,分别较1987年末增长10.8倍和6.4倍。同期,海南省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GDP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27.53亿元,比1987年增长8.2倍。值得注意的是,自1988年海南省开始办最大特区以来,国内外投资开始大量涌入海南省,拉开了房地产大发展的序幕,房地产企业由1988年的150家增加到了1992年的1,069家,注册资金从1988年的9.3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120亿元。


第二阶段(1993—2008):经历泡沫之痛,完善金融体系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对于金融系统来说,以金融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海南省在商业化和市场化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迎来交通银行海南分行、深圳发展银行海口分行和中国光大银行海口支行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和香港民安保险公司两家外资机构,组建了海南发展银行,尝试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并探索金融系统电子化发展。原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在海口实行“贷款证”管理制度,交通银行海南分行较早地实行了审贷分离制度,大力推进外汇体制改革,取消外汇留存制度,外汇交易中心海口分中心与总中心并网运行。与此同时,海南省出现了第二轮房地产热潮,大量企业和资金涌入,房地产泡沫累积。1993年,房企增到4,838家,注册资金500亿以上,比1992年翻了约四番。炒房炒地成风,使得海南省房价地价高涨,市场供给过剩。1993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全国银根全面缩紧,对贷款规模、资金流向和流量采取了行政和经济的调控。房地产离开了金融资本的支持,又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当时,海南省人口占全国比重的0.6%,但积压商品房占全国比重则高达10%。烂尾楼林立,闲置土地18,834公顷,积压资金800亿元,开发商纷纷逃离或倒闭。由于金融业过度介入房地产业,金融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仅四家商业银行坏账就高达300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60%以上。房产泡沫破裂之后,海南省经济陷入低谷,增长率一度降为全国倒数第一,财政收入急剧下降。为加强对省内金融业风险的管理水平,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省内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的步伐加快。1999年,人民银行在帮助各金融机构化解危机的同时,整顿金融市场秩序。同年,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挂牌成立,其职能之一是金融监管,2003年,金融监管职能分离,又成立海南银监局。1999年,证监会海口证券监督特派员办事处设立,2001年,原保监会海口特派员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2007年,以海南省政府金融办公室成立,标志着海南省组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1998-2008年,经过对海南发展银行进行清算,对信托租赁公司进行处置,两家政策性银行设立、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挂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金融秩序恢复到了正规,到2008年,金融业总体恢复、运行平稳。


第三阶段(2009—2017):国际旅游岛建业,金融业稳步发展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2012年7月,海南省三沙市挂牌成立,南海经济逐步开发。海南省金融业再次迎来宝贵的发展机遇,海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各类银行机构在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金融业整体实力增强。2012年,金融业增加值为131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为9.77%,盈利能力大幅增强,银行业税后利润76.86亿元,不良贷款率1.1%。


第四阶段(2018至今):开启自贸港建设,站在历史新起点2018年4月13日,国家领导人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2020年6月1日,《总体方案》正式印发。在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33条等政策文件,推动建立与自贸港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和制度框架,推动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海南省金融又一次站在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


(二)海南自贸港金融业发展现状


自《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省金融业态不断丰富,金融开放能力不断加强,加快金融创新、服务自贸港建设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金融业运行平稳,金融机构不断增加。


2016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仅有33.06亿元,到202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14.8亿元。金融服务业成为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全年全省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24.86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倍。年末境内上市公司32家,比上年增加1家,年末股票市价总值2,500.24亿元,比上年增长9.1%;证券和期货交易总额21,116.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2020年末,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205.91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72.21亿元,增长1.2%;人身险业务收入133.70亿元,增长1.8%。赔付支出6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40.95亿元,增长14.2%;人身险业务赔付25.01亿元,下降4.5%。


同年,海南省共新增地方金融组织88家,其中6家融资担保公司,2家融资租赁公司,9家小额信贷公司,1家典当行,6家保理公司,64家融资租赁SPV公司。汇丰银行、韩亚金融集团等国内外的金融机构、云峰和中俄等头部基金以及中金公司等头部投行纷纷落地海南。


二是金融服务创新推动离岸新型国际贸易、跨境双向投融资便利化。


海南自由贸易(FT)账户业务规模增长明显,2020年,FT账户余额较上年同期成倍增长,优质客户数量增长超过150%。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落地实施优化服务贸易外汇收支单证审核、服务贸易对外付汇税务备案电子化、非关联关系境内外企业代垫款偿还、便利外汇业务使用电子单证、放宽业务审核签注手续等多项服务贸易便利化措施,启动入境游客移动支付便利化试点,实现入境游客可享受与岛内居民同等便利的移动支付服务。推动投资自由便利,允许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境内股权投资,缓解企业资金闲置问题。便利跨境贸易投资资金自由流动,积极推QFLP和QDLP试点,落地两支QFLP,开辟了海南自由贸易港QFLP通道;扩大可跨境转出的信贷资产范围和参与机构范围;取消非金融企业外债逐笔登记,在全国试点境外上市外汇登记直接下放银行。


截至2020年12月末,我省离岸新型国际贸易收支累计已超18亿美元,约为上年全年收支总额(约1.6亿美元)的11倍,业务涉及新加坡、巴西、澳大利亚和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吸引了中粮集团、厦门建发、物产中大和国投贸易等头部贸易企业纷纷落户洋浦,头部贸易企业集聚初见成效。


三是金融业态不断丰富,出台多项创新产品。


2020年11月初,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全球特药险(全国版)上线,是全国首款境内外特种药品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这款仅几十元即可投保的保险产品,保障涵盖49种未在中国境内上市或者超出境内适应症用药范围的全球特定抗癌药品。从发行规模达70.01亿元的全国首单旅游度假目的地CMBS(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规模约1.49亿美元的全省首支QFLP基金(交银国际科创盛兴QFLP股权投资基金);从全省首个跨国集团公司FT全功能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到全省首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从全省首笔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资本项目真实性审核业务,到全省首笔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发行全国首单土地租金资产证券化产品,设立全国首单省级人才租赁住房REITs……海南金融业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落地了一批批金融创新成果。


同时,海南国际清算所首批增资扩股工作成果喜人,在2020年首批增资扩股阶段,海南国际清算所已与我国大宗商品产业链中央企业和地方性国资企业、全国性仓储物流龙头企业、相关混合所有制及民营企业成功签订战略投资协议,意向入股金额接近20亿元人民币。


四是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海南自贸试验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截至2019年末,累计归集1.6亿余条信用信息;推广应用“互联网 ”征信查询渠道,全省征信自助查询比例超过98%。同年,全省非现金支付业务和移动支付业务办理笔数分别同比增长13.3%和45.1%;全省公交领域7月末在全国率先实现银联移动支付乘车全覆盖,支付便利化水平有效提升。建立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管协调机制,畅通金融消费者维权渠道,全年共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诉159笔,同比增长183.9%。


五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


近两年来,海南各大银行持续为海南实体经济发展供氧输血,通过“设方案、简流程、促创新、降成本、移线上”等组合拳,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发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为通威(海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办理全省首单区块链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唯一性的特点,有效解决传统贸易融资业务流程中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信息不对称、信息可获得差等问题,提高银行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的精准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也为长丰能源集团搭建全省首个跨国公司FT全功能资金池业务,也是目前海南唯一一个全功能资金池,为该公司打通境内外控股子公司资金渠道,集中管理全球本外币资金。该行通过服务和产品创新,不断优化自贸港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更大活力。


2020年末,海南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2亿元,同比增长6.0%;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4%,较上年同期降低50个基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结算、财务顾问、贷款及其它方面为客户减费让利超7亿元。此外,按要求备案的小额贷款公司已发放的贷款余额为25.13亿元,较年初增长4.09亿元。聚焦自贸港重点项目建设,海南辖内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贷款余额1,898.41亿元,共支持491个项目落地。


六是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持续提升。


认真落实国务院金融委的工作部署,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海南省),并探索建立适应自贸港建设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辖区金融监管全覆盖,推动形成金融风险防控的强大合力。顺利完成资金流监测系统项目二期建设,为自贸港构建“电子围网”提供了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支持。


(三)海南自贸港金融业发展方向


当前,海南省存在金融机构数量少、市场主体相对薄弱,部分业态缺失等问题,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仍然面临一些结构性矛盾和挑战,金融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还较为明显,金融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金融风险防控还需持续关注,金融创新有待不断提升。未来应加快出台自贸港政策的落地细则,预计到2025年,海南省金融业增加值将突破10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将达到10%。对内对外开放创新加快步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不断升级,贸易投资更加自由化便利化;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明显改善,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金融业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各市县和重点园区金融业实现差异化发展;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与治理机制日渐完善,风险防控有力有效。



海南自贸港金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1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对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及海南自贸港建设赋予了33条支持政策,确立了海南自贸港金融政策制度框架。随着自由贸易港建设红利不断释放,海南省经济发展动能加快转换,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将明显提升。但同时也要看到,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海南省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仍然面临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金融业整体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还较为明显,增长相对缓慢,2020年,全省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达到95.8%,其中金融业增长仅1.1%,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度不高,也意味着海南省金融业的发展展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历史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从1988建省至今只有短短的33年时间,海南省金融业的历史基础相对薄弱,改革发展充满曲折和艰辛。建省之初,国内外众多银行纷纷来海南设立分支机构,到了1992年时,由于发展过快导致各种要素不足,遭受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支付危机,信托公司合并,部分银行破产,经济几乎陷于停滞。在中央的支持下,海南省政府和金融部门一道,艰难处置风险,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经过数年努力,成功摘掉了“金融高风险”的帽子,金融业从低谷走出,开始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2007年,国有行与海南省政府签订千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海南省政府与国开行联手打造的“融资平台”,为多个重大项目融通了大额资金,使海南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有效改善。与此同时,金融生态环境有了质的改观,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得到加强。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自贸港金融生态建设方面。


《总体方案》实施以来,海南省的金融生态环境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尚未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海南自贸港金融生态环境在市场成长环境、投资便利度、政务服务效率及市场法治环境等发展基础方面与领先城市差距较为明显,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二)金融机构业务能力不足


近年来,海南省金融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上规模相对较小,金融业运行效率不高,全省金融业产出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当前来看,海南省金融业态主要集中于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其他类型机构偏少,银行保险机构多为分支机构,法人机构较少,尤其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辖内仅有财务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两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多数跨机构类型的综合金融业务在辖内无法展开,金融创新发展缺乏有力支撑,业务协同效应不足。难以对绿色新兴产业灵活、多样化、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做出全面、及时、有针对性的反应。


从操作层面来看,绿色金融的人才需要具备经济学、金融学、环境科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环境知识培训,让其充分了解绿色相关技术、工艺、法律法规和政策。而在现有绿色信息的供给条件下,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绿色评价需要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评估。因此,对于银行内部人员进行相关绿色知识的培训是绿色金融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调研发现,只有部分银行会通过不同途径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绿色知识培训。而在开展了培训的银行中,由于缺乏合格的绿色金融专业讲师,培训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业务能力的不足制约了绿色金融业务的有效开展。被调研银行都希望能够加大对员工的绿色信贷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并且希望获得专业机构的系统性辅导和培训。


(三)创新发展的主动性不足


主动性不足体现为主要金融机构对自贸港政策的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金融机构缺乏主动性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向新兴产业,尤其是绿色产业主动渗透能力不足,对主动服务新兴产业的潜在金融资源动员能力不足。目前,金融业增加值低于服务业增加值的现象已经显示出全社会的金融资源供给在整体上已经出现过剩现象,但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型国企、传统产业领域或基础设施领域常常出现金融过度、资金使用效率低的现象,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群体急需的股权资本、债务资本供给仍然十分短缺。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的局面,关键在于金融主动服务动力和愿望不足。


从2014年起,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绿色信贷统计制度》《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原则上这些指标体系的设计基本覆盖了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的各个方面,能够反映银行的绿色信贷实施情况。但是,现阶段银行业对于绿色信贷项目的统计和披露主要是基于上述文件对于绿色项目的界定和自身的理解。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银行金融部门仍需要根据这些文件进一步修订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界定标准。然而,往往因为界定标准的不明晰,造成管理部门无法准确该评估体系。同时,过多的定性指标、难以准确确认的绿色信息、监管部门缺乏后续的监管,都影响了银行业执行绿色金融政策的动力。


(四)前沿热点研究开展不足


从接触的银行金融机构来看,普遍存在研究能力不足的情况,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力。对银行而言,企业绿色风险评估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领域,需要全面开展该方面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业务当中。调研发现,由于研究不足,大部分银行无法对一线业务人员开展绿色行业知识的培训。例如,负责新能源等绿色行业的客户经理,不能深入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动向和企业个体竞争力,无法掌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风险特性。有的银行将环评作为绿色金融业务准入的单一条件,绿色金融业务开发性发展明显不足,不能有效拓展利润增长点和创利能力较强的市场业务空间。还有一些银行缺乏对绿色金融服务标准、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的研究能力,导致对绿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难以保障,不能有力地助推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另外,还有银行缺乏对绿色企业、企业产品和行业缺乏了解,对金融产品、风险状况、风险环节不能有效判断,缺乏科学的分析工具和理论研究准备,难以保证绿色金融资产的质量和风险。



海南自贸港金融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作为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海南自贸港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建成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将对深化对外改革开放、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现与效果产生深刻影响。从历史经验来看,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兴、经济兴。海南自贸港要想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离不开省内金融业多层次、全方位、系统性的赋能支持。立足海南自贸港发展新方位,省内金融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对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省内金融业需要做好谋篇布局、筑牢基础,练好内功、精准研判,以创新应对挑战,将挑战转化为更大的发展机遇,持续提升对自贸港绿色发展的赋能质效,不断提高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一)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


现代金融业是一个追求收益与风险相平衡的行业,是一个高度复杂精细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思维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从风险管理的逻辑来看,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实现金融机构控风险、守底线的核心与关键。近些年来,因从业人员误操作或者违法违规操作导致金融机构出现较大风险事件的损失极为惨痛,比如说1995年巴林银行的破产事件,再比如说,2020年摩根大通因交易欺诈向美国司法部缴纳10亿美元天价罚单的事件。因此,对于省内金融业机构来说,只有打造出一直专业度高、稳定性强、实践能力突出、遵纪守法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有效应对国际资本市场输入的多样化风险,将海南打造成对外开放的坚实堡垒,也才能为海南乃至全国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但从目前来看,海南省金融业距离这样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


从总体来看,有多个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在增量扩容方面,受区域经济、收入增长、医疗教育保障等方面发展相对不足的影响,人才不愿来、来了留不下、留下了用不好的情况长期存在。再比如说,在存量提质方面,由于本地业务少、经验不足、人才规模小,无法发挥知识经济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特别是在面对当前区域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新业态,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等方面的主动性和路径也明显不足。


从人才渐次发展的逻辑来看,人才引进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从中短期来看,海南省金融业人才队伍建设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对本地现有金融从业人员的提质增优。从具体操作来看,单靠一家金融机构难以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尤其是当培训领域扩展到多产业范围时,金融机构自身培训深度和广度不足的短板突出。因此,当务之急,是在省内组建专业的培训机构,建立能够覆盖宏观经济、绿色金融、绿色发展、清洁能源等多领域、全体系的培训体系,持续为本地金融从业人员提供系统性、针对性、全面性的培训和辅导。


(二)差异化管理政策适配的挑战


从发展定位来看,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要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这意味着海南金融市场未来将与国际资本市场真正做到同频共振,尤其是在“封关”后,原有以资本流动管控为主体的央行宏观政策,将让位于重点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货币政策,比如,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再比如,放开海南自贸港与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等等。在货币政策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海南自贸港的独特性极为鲜明。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省金融业所面临的情况也是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


从国际经验来看,更开放的市场,要求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要更开放、组织架构要更灵活、发展模式和路径要更多样,这样才能满足开放市场体系下的需求。但从海南省内金融业机构的类型来看,基本为分支机构,且长期处于落实总部机构要求的发展模式下,还不具备产品、服务、组织架构、发展等方面的灵活性、开放性。从发展视角来看,海南省内金融机构需要更加独立、灵活、主动的运营能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这需要针对海南自贸港的特点,由各金融机构从总部层面对省内分支机构出台专项指引发展政策,从账户资金、人才引进、组织架构、产品和服务创新、奖金激励等层面赋予分支机构更加灵活、适配的体制机制,或者探索在机构设立方面创新的可能性,从而实现由灵活性、主动性的机构适配开放性的市场。同时,不能忽略的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省内金融机构现有的队伍建设还难以满足灵活性的机构转型调整,需要为省内金融机构就围绕新征程新机制提供相应辅导和培训,以推动省内金融机构更快更好的熟悉新征程新机制,更好更深入执行应用,推动机构全面实现对标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型。


(三)本地产业基础薄弱的挑战


从海南省自身来看,虽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但是由于多次遭受较大的经济冲击,以及早期国防政策的约束,长期以来,海南省经济一直徘徊在国内的较低水平。从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末,海南省GDP总量为5332亿元,仅占全国比重0.6%。


根据经济学原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从来都是相伴相生,更为重要的是,实体经济是金融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从国际经验来看,离开了实体经济的金融业,要么最终在内部自循环的过程中持续集聚风险,最终在风险暴露中遭受严重的损失,要么长期发展不足、止步不前。当前,海南省金融业长期处于后一种情况。


受制于海南省内经济发展滞后,省内金融机构发展规模也总体较弱。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省内金融业机构总资产约为1.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0.4%。从长期来看,以目前海南省内的经济发展现状,无法为省内金融业快速发展和接轨国际市场,提供可靠、坚实的支撑,无法成为省内金融业的风险缓释池和良性发展驱动器。但从目前来看,一旦省内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实现无阻碍对接后,省内金融市场必然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省内金融业“一条腿”走路的情况难以避免。与此同时,省内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不匹配不平衡的局面会加速恶化,省内金融业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区域风险集聚合的温床。


要想避免省内金融业脱实向虚,实现良性发展,一方面需要引导省内金融业机构稳妥有序的发展,避免盲目冒进,最后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推动省内实体经济的发展,准确研判形势,准确筛选出能够符合海南省自贸港特点、满足海南省“十四五”规划、“三年投资新政”等要求的产业方向和企业项目。从目前来看,除了推动“3 1 1”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和制造业)发展外,还可以从跨境电商贸易方面寻找地区发展的突破点。从产业特点来看,跨境电商贸易与数字经济高度结合,内含着较强的数字驱动力。此外,跨境贸易的深度发展,不仅有助于构建国际物流链、贸易链、产业链、价值链,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省内各项链条主要环节上的企业发展,能够为省内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抓手,助力实现产业的曲线发展。


(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挑战


对于外向型经济体来说,做好营商环境是引入机构、留下机构、用好机构的主要手段,没有好的营商环境,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自海南自贸港成立以来,从国家、部委到省一级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落实《总体方案》的有关要求。海南省也已明确提出,要将营商环境、生态环境、政策环境共同提升作为海南的三大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和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020年,由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相关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海南的营商环境已经上升至第12名。但从总体来看,海南的营商环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在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资料显示,海南省虽然商务和政务信息披露较好,但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领域的信息公开方面薄弱。再比如,在第三方中介机构发方面,近年来,省内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教育培训公司、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数量虽然有明显增加,专业能力强、服务水平高、实际开展业务的机构数量比例仍偏低。


此外,从国内改革经验来看,好的政策制度仍然需要合适的人来执行。从长期来看,持续加大对省内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在中央政策、省内配套措施以及具体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持续提升相关部门从政策制定层面到执行层面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可切实提高省内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持续提高营商环境的内生竞争力。


(五)投资者意识和能力的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