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保险营销员须挂牌展业(保险营销员展业证实行什么制度)

把投保作为贷款前置条件,等于将贷款违约风险转移到保险业。联合贷款和助贷可能会加剧持牌资金方的管道化和空心化,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在于助贷机构的监管与规范




“这一个月我没怎么睡过觉,天天失眠,精神都恍惚了。”蒋林夕(化名)在微信上幽幽地发来一个哭泣的表情符。
让蒋林夕陷入这种状态的,除了新冠疫情导致家庭生意一落千丈,还有她从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借入的个人信用贷款已经逾期。
一个月前,蒋林夕收到一条来自“广东人保财险”的短信称,她在互金平台上申请的贷款逾期未还,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2328.HK)代为追偿,如其仍未还款,将通过司法途径追讨,并可能将其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
就在蒋林夕收到短信的3月,人保财险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其信用保证保险(下称“信保险”)承保亏损高达28.84亿元,位居其亏损险种之首,令业界哗然。
但与保险圈鲜有接触的蒋林夕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收到上述短信她才获悉,自己那笔小额贷款投保了人保财险的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下称“个贷信保险”),12万余元的贷款要交4万元保费。
在蒋林夕加入的维权群里,有相同遭遇的不在少数。而在黑猫投诉和21CN聚投诉等平台上,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自从2007年中国平安集团首创“信用保证保险 银行贷款”模式以来,信保险渐渐成为保险公司转型发展非车险业务的重要抓手。尤其是2017年12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即“141号文”)发布后,信保险成为网络借贷平台的重要增信措施。
但近年来随着网贷平台不断跑路、暴雷,与之合作的保险公司也跟着踩坑,信保险渐成高危险种,一些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开始收缩该业务。
如今,中国财险业老大人保财险曝出信保险巨亏,为业界敲响警钟。“目前这个业务已经成为财险市场的大问题,是非车险业务的第一大风险业务。”一位监管系统人士表示。
今年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叠加因素下,信保业务整体风险进一步积聚。4月23日,银保监会高层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披露,一季度因为信保险违约增加,导致赔付率激增50%。
今年7月,实施三年的《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将到期。三年间业内外环境已发生巨变,新规能否实现信贷业务监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亦为业界关注。


保险变身“糊涂账”?


蒋林夕对《财经》记者回忆,2019年家人的生意需要资金周转,经朋友介绍,在某互金平台的杭州门店办理了一笔12万元贷款。
据介绍,这笔由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818.HK)广州分行发放的贷款(36期,年利率7.125%),每月应归还3700多元。
蒋林夕称,此前还款正常,但到了2019年底,家人的生意账款收不上来,加之疫情影响,还款压力陡增。今年1月开始蒋林夕未能再及时还款。两个月后,她收到人保财险的客服短信,得知这笔贷款投保了个贷信保险。但对于何时投保、保单信息,她称“没有印象”。
《财经》记者获得的这家互金平台的流程材料显示,借款人在门店面签时,业务员应当讲解保险的情况和费率。在平台系统内嵌入的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的投保界面,要由借款人本人在页面上操作输入“加密业务编码”进行投保,且需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进行身份验证。
对于这一环节,蒋林夕表示毫无印象,声称办理业务时手机被业务员拿走约20分钟,因此无从确定是否由其代办了投保手续。而当蒋林夕辗转联系上当初为其办理贷款的业务员(已离职)时,该业务员称由蒋林夕本人投保,因为保单上有其电子签名,现场也有录像。
但蒋林夕发现投保单上填写的用户邮箱并非她本人所有,而是这位业务员的邮箱。“难怪一直没有收到保单。”
对于保险公司为何没有回访,蒋林夕称,人保财险客服表示“线上投保没有投保回访”。《财经》记者就该问题向人保财险求证,截至发稿,人保财险宣传部门未予回应。
蒋林夕办理贷款的当日,4万多元保费于同日划转到人保财险在光大银行开立的账户。蒋林夕声称 ,未收到保费划转出时的短信通知。
最终明白12万贷款要交4万保费,蒋林夕表示:“我一定是疯了……”
与蒋林夕情况有所差异,成都一家文创公司的创始人田蓉(化名),在大地财产保险公司(下称“大地保险”)旗下大地时贷门店办理9.9万元小额信用贷款(36期)时,倒是知晓需先行购买保险,但她以为保费是“一锤子买卖”,后来才发现,需要随每月归还的贷款本息按月支付。“难怪还了这么久,还有3万多元要还!”田蓉表示。
与蒋林夕一样,田蓉也表示自己没见到保单。“办贷款的时候没有告诉我买的是什么保险,也没给我保单、投保回执,更没收到回访。”田蓉称,大地时贷的业务员对其表示,“没有保单原件,即使有也不会给客户。”


(图源/借款人田蓉提供)




经过多次投诉,田蓉拿到一份保单扫描件,看到该笔信保险保额为11.7万元,合计需交5.3万元保费。
在21CN聚投诉和黑猫投诉等平台,关于小额贷款捆绑保险、收取高额保费、变相收取“砍头息”(指贷款人给借款人放贷时,先从本金中扣除一定金额,使实际贷款额与合同约定的金额不一致的情况)等投诉比比皆是。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表示,对于贷款强制搭售保险、收取或变相收取“砍头息”的行为,消费者可以搜集资金往来记录、协议文本、贷款中双方对话记录等证据后,向法院起诉,诉请返还多收取的费用。
亦有助贷机构认为,有一些针对疫情的还款延迟政策被“老赖”“反催收”群体借题发挥,将政策变为其拖延还款、逃避债务的理由,因此,也需要加强对恶意逃废债的管理。


保险搭售“套路”深



“低利息、无担保、手续简便、秒放贷”,手头紧、为钱所困时,这些字眼对于借款人,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蒋林夕表示,当初选择在互金平台办理贷款,就是因为听说手续简单。田蓉走进大地时贷的门店,除了基于同样的理由,还因为这家保险公司是国企大公司,贷款中介人称“很正规,审核快”。但她们都没有留意到,轻松获得的贷款背后,还有一系列未及细思的“套路”,其中之一便是被搭售的信保险。
根据定义,个贷信保险是保证保险(Bond insurance)的一种,为那些凭自身信用难以直接获得银行贷款的借款人提供的增信业务,即承保的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当投保人不履行还款义务而导致银行损失时,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催收、诉讼等贷后管理,并向借款人追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9年发布的《普惠金融聚合模式研究报告》显示,保险公司作为增信节点,与资金方进行风险分担,使得普惠信贷琏条中负债端的风险容忍度与资产端的风险发生概率得以匹配,从而实现业务下沉。
“141号文”之后,助贷机构(即文中所说的互金平台)或银行选择由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作为增信措施。一些助贷机构找到客户后,需经保险公司审核后承保出单,再由银行进行二次审核。
由于投保作为放贷的前置环节,一些助贷机构只有到了签订贷款合同时,才会告诉借款人需要购买一份保险。此时,贷款申请材料已提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借款人因为急需资金,通常都会答应投保。至于保险费率、保额、支付方式是什么,借款人并不了解或在意。
由于个贷信保险属于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债务偿付、违约或失误承担赔偿的附属合同,一些保险公司据此否认在贷款时同步销售保险属于捆绑销售。阳光保险声称,搭售是指两种完全可分开销售的商品或服务被同时强制销售给消费者,从而侵犯其选择权,但个贷信保险不可能脱离借贷法律关系而单独销售,因此不属于“搭售”。
不过,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此前曾在致原上海保监局的司法建议书中认为,在消费信贷中捆绑式销售保险产品,违反了保险自愿原则。
一位法律界人士则提醒,对于借款用户来说,办理金融业务首先要仔细阅读相关的合同,了解相关的流程,切忌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签字或提交个人信息;与此同时,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比如不应与业务员共同捏造虚假资金用途骗取贷款,且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还款,避免影响个人征信。


三大陷阱须看清




投保只是捕捉消费者进入“套路”成为借款人的第一步,更深的套路还在成为借款人之后。




此前,央行官方公众号曾以漫画形式提示“现金贷”有三大陷阱,第一个便是以月利率或日利率呈现。
据了解,小贷利率通常以月利率或日利率呈现,比如,一些助贷机构或银行声称日利率仅为0.05%,转化为年化利率则为18.25%。据一位金融业人士透露,如果是按月利率分期支付,容易产生一种“利率幻觉”,往往让借款人对真实利率掉以轻心。
信保险也存在类似的“费率幻觉”。个贷信保险按月期交(人保财险则为趸交即一次性交清),以月费率显示,一般在2%以内。但折算为年化费率则达12.36%。
据一位财险公司人士透露,在基准费率的基础上,还会有免赔率、银行历史坏账率、还款能力、还款方式、渠道系数等费率调整系数,有一定的“水分”可操作。
第二个陷阱则是分期还款。由于每期归还的等额本金,与未来各期归还本金的时间价值不同,便会产生本金不断归还,但是利息却不见减少,利率从而被悄然“垒高”的现象。
第三个“陷阱”则是助贷或贷款机构收取的所谓“服务费”。据了解,助贷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服务费,以借款本金金额为基数,根据其实际使用期限按不同的费率收取服务费,比如第三个还款日前为10%。
扣除这部分服务费后,借款人的贷款额度变相“缩水”,但每月等额归还的利息,仍以初始贷款额计算,也会使得其实际利率远高于名义利率。
一位金融业资深人士指出,这些手段,包括以保费的形式让渡利息,无非是使民间借贷的年利率控制在36%的红线之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年利率如超过该红线,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个贷信保险的定价高,出险率相对较低,在中间渠道搭售又赚了过路费,已变成了一把收割用户的利刃。”一位金融业资深观察人士如是评价。
对于部分借款人质疑其被收取“砍头息”,助贷机构和保险公司皆予否认。某互金平台称,借款人的年化综合资金成本平均在24%左右,最高不超过36%,不会触及监管红线。
大地保险则表示,其个贷信保险的费率根据客户的综合资质进行风险定价,保费率区间符合已报批的费率,不存在变相超过36%的情况。
阳光保险则表示,其个贷信保险的费率根据客户的信用记录、还款能力、行业类型、承保条件等,综合确定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和费率。
杨兆全表示,实践中“砍头息”较易识别,从借贷双方资金往来中,能看出名义借款金额、实际扣除金额、以名义借款金额计算利息等信息,以此测算“能够认定为砍头息”。


联合贷款:金矿还是雷区




近年来,银行业生态剧变,不少商业银行发力零售业务试图转型,信用贷款成为突破口之一。上述金融业资深观察人士表示,银行并不是真的惜贷,而是要找到合适的信用风险承担者,利用合适的金融工具比较安全地放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