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政府会计计提遗属补助账务处理(政府会计遗属补助财务核算)


一:确认过科目眼神,你不是它唯一的“人”。


如果基于通过教材固化的会计分录模板下,当会计人员遇到如此类分录可能立马感觉那里不对劲。当借方为“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时,贷方可能的科目不再是我们固化的“库存商品”科目。 它可能的科目是“消耗性生物资产”、“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现金/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等等。


有人说了主营业务成本贷方科目是啥只要符合准则就可以,笔者想说的是为什么会计人员对于贷方出现除“库存商品”之外的科目感到别扭或者不理解呢?是因为没有学其他行业的会计分录?还是因为会计教材中没有将其他行业分录举例出来?我想更多的是会计人员陷入了固化的分录模式中吧。以下针对本观点,补充一些分录以做探讨。


1:出售的**猪按收入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按期末成本结转当期销售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猪


2:如:某物业企业涉及各公司招商、营运、物管、拓展、工程、安全品质部、商管员等业务人员和一线员工部门的办公费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管理成本-办公费-办公用品等


贷:现金 或 银行存


3:如:某物业企业涉及招商、营运、物管、拓展、工程、安全品质部、商管员等业务人员和一线员工的人工成本/折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等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物业管理成本—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等


综上所述,我们为什么对于很多会计处理进入了固化的思维模式中,更多的是还未脱离“死记硬背”的分录思维。而没有理解科目和业务之间的关系。虽然我们最开始学的是分录是“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但是我们不必要把所有行业分录都背一遍,而是只要理解准则原理以及分录处理就可以了。爱情可以一个眼神,但是会计分录处理应该从理性出发,从本质出发。


二:你以为你是一见钟情,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厢情愿。


爱情里面有一见钟情,也有三见也不钟情的。真的一见钟情的爱情是少数的,更多的一见钟情其实都是当事人自己的理解和偏执,甚至是一厢情愿。那么此处会计会计分录怎么会给我们启发呢?理论上说我们第一眼遇见某个人,在单方面喜欢的状态下,这种喜欢如果不是双向的。那么此时基本上就是“一厢情愿”。这种心理状态和我们学习会计分录的心理状态极其相似。比如我们学习“生产成本”会计科目的相关账务处理,我们按照教材的范例,按照生产企业的经济业务学完后,心理状态是认为自己第一遍已经学会了这个账务处理,甚至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这个科目。这种心理也是单方面的,他没有通过其他途径或者方式,来确认自己的感受是否正确,比如是否通过教材、老师等来确认自己以为的掌握是否是真的掌握。可能最后发现其实是自我陶醉的“一厢情愿”。


关于生产成本结转的科目分录,会计人员最初接触的是教材中关于一般生产企业的举例。也就是借:生产成本,贷方归集料工费。然后完工后结转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于是很多会计人员对于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在脑海中固化为以上会计分录。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认为只有生产企业才能使用此类科目和分录。一是初学会计人员完全按照教材来学习,看到的、听到的分录都是这么固定的。且没有机会了解其他行业的分录,二是会计人员对于分录的理解还是处于记忆和固化理解的状态,没有理解准则和科目的本质运用。比如涉及到农业等经济活动,可能也需要涉及到生产成本,见以下例子。


1:饲养中领用饲料、兽药等,直接归入具体车间,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车间)


贷:原材料:


2:发生的间接费用作为公共费用,月末进行分摊:


借: 制造费用(公共费用)


贷: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


3:月末结转制造费用,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4:月末结转后备猪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后备猪


贷:生产成本


综上诉述,学习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初学者更多的是从教材的案例来学习。然后认为掌握了教材的分录就掌握了科目处理的“实质”,我们必须拓宽我们的视野和思维,从更多维度和角度来看待问题,否则容易陷入“一厢情愿”的境地。会计处理如此,谁说爱情又不是呢?


三:爱情因为有了中间的曲折和必经过的环节,才显得简单而又深刻。


爱情是简单好还是复杂好呢?爱情是简单的直奔主题?还是经历一些必要的环节才显得深刻呢?其实这些问题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但是从“仪式感”这个角度来说一些看似的“繁琐”,却能给爱情带去更多的“简单”。那么漫谈到会计分录这方面,会计处理不是越简单越好,也不是越复杂越好。会计处理和婚姻和爱情一样,在一定的法律和道德规定下,找到适合彼此的才是最好的。会计处理也是在会计准则的规定下,结合企业实际和财税管理需要才是最好的。所以一些会计处理看似“繁琐”,其实换个角度看其实这是为了日后两人相处营造“简单”的二人空间。


其实通过以上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然后延伸到应付/应收账款核算,其实笔者表达的意思是会计处理是在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基于数据管理、ERP系统管控需要进行的合理的处理。而不是死记教材分录,死板套用教材分录。看似的“繁琐”,其实背后是“简单”的思维。


综上所述,我们看似复杂化的会计处理,其实背后都是基于日后的便利的角度。所以正是契合了爱情的哲思“爱情因为有了中间的曲折和必经过的环节,才显得不简单而又深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