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领域(城市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

今年以来,各地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陆续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稳投资加速发力。有媒体据此推算出“中国今年计划投资额至少为14.8万亿元(约合2.3万亿美元)”。实际上,用“强刺激”的老眼光来审视我国稳投资政策,是有失偏颇的。


为更好明确目标和抓好落实,各地往往在岁末年初部署新一年重大项目投资,这并非今年独有。同时,还需厘清一个概念,项目总投资并不等于年度投资。项目总投资需在建设工期内分年度实施,一个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可能需要若干年,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建设周期更长。如果简单将各地总投资进行加总,或者误将总投资当成年度投资,就容易作出错误解读。


扩大有效投资,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均资本存量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存在较多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蕴含着巨大的投资空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明显加大。与消费和进出口相比,投资政策乘数效应大,政策效果显现更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必须重视稳投资。


从各地任务清单可以看出,这些重大项目主要立足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项目落地,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领域有效投资,比如持续推进重大交通、能源水利、农业、环保、物流、城市管网、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此外,“一老一小”、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民生领域也是建设重点,还有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在陆续开工。


当前,尽管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但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中,我国积累了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丰富经验,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能够有效避免投资效益下降、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金观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