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海外公司注册 >

苏州市国税局杜君(苏州市国税局局长)

作浪語(作浪语),◆不負責任、隨便亂說。○《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此婦堅貞之性,數年以來,老僧頗識之,彼是不定作浪語的。”


作浪興風(作浪兴风),◆掀起風浪。比喻製造事端。○《再生緣》第七四回:“﹝郡主﹞心中本有些須醋,被[江媽],作浪興風煽惑他。”


作浪興波,◆犹兴风作浪。○《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你那鬼在家裏,便好倚草附木,作浪興波,使他做個替身,即好托生去了。”○《梁武帝演义》第十九回:“水中有無數蛟龍水怪,俱在水中出頭,作浪興波。”


壯浪(壮浪),◆1.豪放。○[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係銘序》:“予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於[子美]矣。”○《朱子語類》卷一三九:“前輩文字有氣骨,故其文壯浪。”○[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藝文賞鑒一》:“披閱中,欲使人心目遲回,有感慨弔惜之懷,無追攀壯浪之想。”◆2.壯實,壯健。○《水滸傳》第二十回:“把這新拿到的軍健,臉上刺了字號,選壯浪的分撥去各寨喂馬砍柴;軟弱的,各處看車切草。”


逐浪隨波(逐浪随波),◆猶言隨波逐流。○《五燈會元‧凈因覺禪師法嗣‧華嚴慧蘭禪師》:“[華嚴]今日不可逐浪隨波,擬向萬仞峰前點出普天春色。”○[陳衍]《元詩紀事‧宋無》:“群飛獨宿水中央,逐浪隨波羽半傷。”


雲浪(云浪),◆1.如雲之浪。○[唐][李商隱]《失題》詩:“[錦水]湔雲浪,[黃山]掃地春。”○[宋][趙以夫]《龍山會‧四明重陽泛舟月湖》詞:“湖光藍滴透。雲浪碎、巧學波紋吹皺。”○[清][錢謙益]《戲題徐元嘆所藏鍾伯敬茶訊詩卷》詩:“坐聽松風沸石鼎,手汲雲浪烹新泉。”◆2.亭名。○[宋徽宗][政和]七年築[萬歲山][艮岳](在今[河南省][開封市]內東北隅),亭在[艮岳]西[梅渚洲]。○[宋徽宗]《艮岳記》:“出關,下平地,有大方沼,中有兩洲,東為[蘆渚],亭曰[浮陽];西為[梅渚],亭曰[雲浪]。”○[宋][李質]《艮岳賦》:“矧[梅][蘆]之二渚,結[雲浪]與[浮陽]。”


月浪,◆月光。○[唐][李商隱]《燕臺‧秋》詩:“月浪衝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清][陳維崧]《念奴嬌‧丁巳中秋玉峰徐季重葉九來招飲三友園即席分賦》詞:“插天峭壁,被風吹,月浪洗來逾綠。”


玉浪,◆白浪。○[南朝][梁][簡文帝]《苦熱行》:“洄池愧玉浪,蘭殿非含霜。”○[前蜀][貫休]《釣罾潭》詩:“自憐亦在仙舟上,玉浪翻翻濺草衣。”○[宋][歐陽修]《定風波》詞:“好是金船浮玉浪,相向,十分深送一聲歌。”○[明][謝讜]《四喜記‧帝闕辭榮》:“渺渺銀帆,滔滔玉浪,暮秋天滿眼淒涼。”


魚浪(鱼浪),◆波浪;鱗紋細浪。○[前蜀][牛嶠]《江城子》詞:“簾捲水樓魚浪起,千片雪,雨濛濛。”○[宋][梅堯臣]《采石懷古》詩:“山根魚浪白,巖壁石蘿紅。”○[清][納蘭性德]《金人捧露盤‧凈業寺觀蓮》詞:“田田翠蓋,趁斜陽、魚浪香浮。”


游浪(遊浪),◆1.放浪。○《水滸傳》第九四回:“[喬冽]艴然而返,自恃有術,游浪不羈。”◆2.流浪。○[許地山]《集外‧女兒心七》:“她底疑心,很能使她再去過游浪的生活。”◆3.指雙手攀物,身體懸空擺動的動作。○[王公浦]《綠色的底層》:“爬到樹杈,他打了個游浪,翻單杠一樣跳上了樹頂的細枝。”


遊浪(遊浪),◆漫游;游蕩。○《梁書‧文學傳下‧伏挺》:“偃臥墳籍,遊浪儒玄,物我兼忘,寵辱誰滯?”[明][高啟]《詠張志和詩》:“超超[玄真子],遊浪煙中水。”○[明][聿雲氏]《量江記‧訛傳凶信》:“粉香銷瘦盡纖腰,則怕他狹邪遊浪,別戀花嬌。”


淫浪,◆放蕩,不檢點。○《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且說[白水禪院]行者[真空]原是箇少年風流淫浪的僧人,又且本房饒富,儘可憑他撒漫。”


陰浪(阴浪),◆陰風掀起的巨浪。


煙浪(烟浪),◆猶煙波。○[唐][劉禹錫]《酬馮十七舍人》詩:“白首相逢處,[巴江]煙浪深。”○[閩][徐夤]《不把漁竿》詩:“鳥趁竹風穿靜戶,魚吹煙浪噴晴軒。”○[宋][辛棄疾]《賀新郎‧和三山雨中游西湖前韻》詞:“更憶[小孤]煙浪裏,望斷[彭郎]欲嫁,是一色空濛難畫。”


血浪,◆1.混和着血的浪濤。○[唐][韓愈]《叉魚招張功曹》詩:“血浪凝猶沸,腥風遠更飄。”○[清][陸宗泰]《雜感》詩:“火箭橫飛血浪紅,登臺犄角勢摩空。”○[瞿秋白]《餓鄉紀程》八:“只好任那[松花江]裏帝國主義的血浪,殖民政策的汗波,激揚震蕩,挾着紅鬍子似的腥穢的風暴,丘八爺似的嚴酷的冰雪,飛吼怒號罷了。”◆2.指沸騰的熱血。○[郭沫若]《女神‧浴海》:“趁着我們的血浪還在潮,趁着我們的心火還在燒,快把那陳腐了的舊皮囊全盤洗掉!”


雪浪石,◆石名。因石上有浪花痕得名。○[宋][杜綰]《雲林石譜‧雪浪石》:“[中山]府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無聲,混然成質,其紋多白脈,籠絡如披麻旋繞委曲之勢。○[東坡]頃帥[中山],置一石於燕處,目之為雪浪石。”○[明][袁宏道]《場屋後記》:“石骨淨綠,亦有墨者,白浪隱隱可數,大約如[長公]雪浪石,而黝色倍之。”○[清][魏源]《武夷九曲》詩之一:“譬貯雪浪石,浸之雪盆底。”


雪浪,◆1.白色浪花。○[唐][元稹]《遭風二十韻》:“俄驚四面雲屏合,坐見千峰雪浪堆。”○[元][范康]《竹葉舟》第三摺:“則見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雲愁。”○[鄧中夏]《過洞庭》詩:“莽莽[洞庭湖],五日兩飛渡。雪浪拍長空,陰森疑鬼怒。”◆2.指鮮白的茶水。○[宋][黃庭堅]《西江月‧茶》詞:“已醺浮蟻嫩鵝黃,想見翻成雪浪。”○[宋][黃庭堅]《阮郎歸‧茶》詞:“消滯思,解塵煩,金甌雪浪翻。”◆3.揚起的積雪。○[碧野]《在風雪邊境的路上》:“六匹馬掀起一陣陣雪浪,急急地在山間前進。”◆4.指雪浪石。○[宋][蘇軾]《雪浪石》詩:“畫師爭摹雪浪勢,天公不見雷斧痕。”○[金][元好問]《雲峽》詩:“[中山]雪浪空影像,[長安]鸚鵡猶紈綺。”


虛生浪死(虚生浪死),◆謂虛度一生,終老無成。○《舊唐書‧越王貞傳》:“諸王必須以匡救為忠,不可虛生浪死,取笑於後代。”○[宋][張商英]《護法論》:“以善根微劣,不能親炙究竟其道,須臾老之將至,為虛生浪死之人,自可悲痛。”○[明][李贄]《寄焦弱侯書》:“如弟者執迷不反,已非聰明穎悟之夫;性又狷介,不能會於無方之道:真虛生浪死之徒耳。”◆补证条目■谓虚度一生,终老无成。○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宗楚客造一新宅成,皆是文栢爲梁,沉香和紅粉以泥壁,開門則香氣蓬勃……太平公主就其宅看,嘆曰:‘看他行坐處,我等虚生浪死。’”


虚浪,◆空;虚幻。○明沈璟《义侠记·挂罗》:“今絶望,空悒怏。噯呀,英雄到此成虚浪。”


宿浪,◆指夜晚的浪。○[唐][駱賓王]《晚泊河曲》詩:“疊花開宿浪,浮葉下涼飆。”○[唐][李紳]《宿瓜州》詩:“衝浦迴風翻宿浪,照沙低月斂殘潮。”


興風作浪(兴风作浪),◆喻製造事端,存心搗亂。○[清][李漁]《蜃中樓‧閫鬧》:“我女兒有甚麼不好?要你在這裏興風作浪!”[魯迅]《書信集‧致王志之》:“而且又大有人會因此興風作浪,非常麻煩。”◆补证条目■掀起狂风巨浪。本指水怪作祟。后喻制造事端,存心捣乱。○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河内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明陈与郊《灵宝刀·府主平反》:“有一虞候陸謙,常常與小人來往,慣會興風作浪,簸是揚非,想必他於中交構。”


興波作浪,◆兴起波涛,掀起巨浪。多比喻无事生非,制造事端。○《后西游记》第三回:“何不令鯉將軍帶領蝦兵蟹將,興波作浪,去殺了他?”○《孽海花》第二一回:“可笑那班小人,抓住人家一點差處,便想興波作浪。”


閒花浪草,◆野生的花草。比喻妓女或不正派女子。○宋无名氏《踏青游》词:“魏臺妝,吴姬袖,妖妍多少。爲傳語、無言分付甘桃李,不比閒花浪草。”


閒茶浪酒(闲茶浪酒),◆沒正經的吃喝;風月場中的游蕩。○[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三摺:“喒與您做參辰卯酉,誰待喫這閒茶浪酒!”


細浪(细浪),◆微小的波紋。○[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詩:“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金][元好問]《梁園春》詩之二:“暖入金溝細浪添,[津橋]楊柳綠纖纖。”○[毛澤東]《長征》詩:“[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


無風作浪(无风作浪),◆見“無風起浪”。


無風生浪(无风生浪),◆見“無風起浪”。


無風起浪(无风起浪),◆原為佛教語。○[唐][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後多用以喻平白無故地生出是非;憑空引起事端。○[明][楊柔勝]《玉環記‧富童譖非》:“[富童兒]之言慣會無風起浪,如何聽得?”亦作“無風生浪”、“無風作浪”。○[清][嚴如煜]《三省邊防備覽》卷十一:“山內差役多客民充當,無風生浪,遇棚民有事,敲骨吸髓,弁兵附和為奸。”○[魯迅]《集外集‧咬嚼未始“乏味”》:“原文云:卻於‘她’字沒有諷過。答曰:那是譯She的,並非無風作浪。”按,《太平御覽》卷六十引《海內十洲記》:“[蓬丘]者,[蓬萊]也……別有[圓海]繞山,[圓海]水正黑,而謂之[冥海],無風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唐][白居易]《初入峽有感》詩有“未夜黑巖昏,無風白浪起”之句,或以為為此語所本。


無風不起浪(无风不起浪),◆比喻事出有因。○[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無風不起浪,咱能聽說,想必不會在天外頭,只要下狠心,不愁找不着。”○[周立波]《山鄉巨變》下十三:“老話說得好,‘無風不起浪’,在他手裏,那個貨多得了工分,[盛]家裏[淑妹子]出一天工,一分都撈不到手。”◆补证条目■比喻事出有因。○《带印奇冤郭公传》第九回:“無風不起浪,恐書差董事們藉端舞弊,亦所不免。”


望浪,◆驚駭貌。○《古文苑‧劉歆<遂初賦>》:“獸望浪以穴竄兮,鳥脅翼之浚浚。”○[章樵]注:“浪,音狼。望浪,怖駭貌。”


跳浪,◆1.騰躍跳動。○[宋][龐元英]《談藪》:“馭者云:‘滿山皆猴也,數以千萬計,行人獨過,常遭戲虐,每群呼跳浪而至,攀緣頭目,胸項手足,袞成毛毬,雖有兵刃,亦無所施。’”浪,一本作“踉”。○[明][陳繼儒]《珍珠船》卷一:“[道州]有[舜祠],凡遇正月初吉,山狙群聚到祠傍以千百數,跳浪奮擲,狂奔疾走,如是者五日而後去。”◆2.引申為上竄下跳。○[清][惲敬]《康誥考中》:“其人不過跳浪嘂號之徒而已。”


桃浪,◆“桃花浪”的省稱。○[宋][范仲淹]《依韻酬毋湜推宮》詩:“桃浪觀[秦]塞,薰風省[舜]城。”○[明][高明]《琵琶記‧才俊登程》:“乘桃浪,躍錦鱗,一聲雷動過[龍門]。”○[清][魏源]《關中覽古》詩之一:“何必桃浪至,謬稱鯉三級。”參見“桃花浪”。


桃花浪,◆1.猶桃花汛。○[唐][杜甫]《春水》詩:“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宋][張元幹]《滿江紅》詞:“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參見“桃花汛”。2.傳說河津桃花浪起,江海之魚集聚[龍門]下,躍過[龍門]的化為龍,否則點額暴腮。見[辛氏]《三秦記》。後遂以比喻春闈。○[宋][辛棄疾]《鷓鴣天‧送廓之秋試》詞:“[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六:“[鮑]氏[安國]、[安行]、[安世]兄弟,三科連中,故[程文昌][伯禹]贈之詩,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古今小說‧趙伯昇茶肆遇仁宗》:“來年三月桃花浪,奪取羅袍轉故鄉。”○[清][李漁]《慎鸞交‧悲控》:“虧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龍門]的個個顛狂。”


隨風逐浪(随风逐浪),◆1.奔波;顛沛。○[唐][吳融]《商人》詩:“隨風逐浪年年別,卻笑如期八月槎。”◆2.猶言隨大流。○[郭沫若]《虎符》第四幕:“人不沉着,就如像水上的浮萍,空中的敗葉,是只好隨風逐浪的。”


隨波逐浪(随波逐浪),◆1.隨着波浪飄蕩。○《三國演義》第七四回:“四面八方,大水驟至;七軍亂竄,隨波逐浪者,不計其數。”○[郭沫若]《高漸離》第三幕:“我在[渤海]裏打魚,遇着海風把我吹出了大海,我便隨波逐浪,晝夜漂流。”◆2.顛沛貌。○[唐][白居易]《浪淘沙》詞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3.猶言隨波逐流,隨大流。○[明][唐順之]《答呂沃州書》:“蓋世人病痛,多緣隨波逐浪,迷失真源。”○《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這樣沒主意,隨波逐浪的人,不打他更打那個?”◆4.謂同行同止。○[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摺:“詳察這生分女作歹為非,更和這忤逆男隨波逐浪。”◆补证条目■随着波浪飘荡。○唐白居易《浪淘沙》词之六:“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


素浪,◆白色的波浪。○[唐][杜甫]《次空靈岸》詩:“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唐][李嘉祐]《江湖秋思》詩:“素浪遙疑八谿水,清楓忽似萬年枝。”


順浪(顺浪),◆順流,順着水勢。○[唐][杜甫]《回棹》詩:“順浪翻堪倚,迴帆又省牽。”○[仇兆鰲]注:“且自[衡]迴潭,舟行下水,故順浪而省牽。”參見“順流”。


束浪,◆匯聚起來的波浪。○[明][王世貞]《月夜步西園積雪有述》詩:“束浪[錢唐]捲,飛花[大庾]殘。”


聲浪(声浪),◆1.講話、呼喊、喧鬧或物體振動的聲音。○[清][黃遵憲]《養痾雜詩》之十六:“一聲長嘯海天空,聲浪沈沈入海中。”○[茅盾]《子夜》十七:“他的威厲的聲浪在滿屋子裏滾。”○[曹禺]《日出》第三幕:“這是在一星期後的夜晚,約莫有十二點鐘的光景,在地獄一般的[寶和]下處,充滿着各種叫賣、喧囂、女人詬罵、打情賣笑的聲浪。”◆2.借指社會上的某種論調或呼聲。○[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一:“但是近來的妥協空氣,反共聲浪,忽又甚囂塵上,又把全國人民打入悶葫蘆裏了。”○[郭沫若]《<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序》:“一兩年前時常聽見的劇本荒的聲浪,現在似乎變而為戲場荒、演員荒了。”◆3.聲波的舊稱。


軟浪(软浪),◆微弱的波浪。○[清][汪文柏]《登煙雨樓》詩:“軟浪成花侵寺壁,冷雲如墨擁軒楹。”


任從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九:“[中國]有兩句諺語:‘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任從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世界上完全不被別人誤會的人是沒有的,而誤會遲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


熱浪(热浪),◆1.炎熱的空氣。○[茅盾]《子夜》二:“寒暑表的水銀柱依然升到八十度,人們便感得更不可耐的熱浪的威脅。”○[王西彥]《鄉下朋友》:“正當午後,赤日炎炎如焚,走在稻叢裏,熱浪一陣陣迎面撲來。”◆2.比喻熱烈沸騰的景象。○[巴金]《爝火集‧一封信》:“一個光芒萬丈的英雄時代開始了,一種熱浪滾滾的沸騰生活開始了!”◆3.指熱的輻射。○[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世界上的事物,因為都是矛盾着的,都是對立統一的,所以,它們的運動、發展,都是波浪式的。太陽的光射來叫光波,無線電臺發出的叫電波,聲音的傳播叫聲波。水有水波,熱有熱浪。”


秋浪,◆1.秋日的水波。○[唐][劉禹錫]《和竇中丞晚上容江作》:“桂水步秋浪,火山凌霧朝。”○[唐][杜牧]《張好好詩》:“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朱湖。”○[唐][沈亞之]《汴州船行賦岸傍所見》詩:“秋浪時迴沫,驚鱗乍觸航。”◆2.指秋風吹落的枯葉。○[唐][皎然]《勞勞山居寄呈吳處士》詩:“寒園掃綻栗,秋浪拾乾薪。”自注:“[楚]人呼養柴為秋浪。”○[清][曹寅]《題畫》詩:“題向贉池無好語,漫山秋浪不生雲。”


輕浪(轻浪),◆微波。○[南朝][梁][沈約]《郊居賦》:“動紅荷於輕浪,覆碧葉於澄湖。”○[前蜀][韋莊]《漁塘十六韻》:“晚風輕浪疊,暮雨濕煙凝。”○[元][王冕]《明上人畫蘭圖》詩:“翠影飄飄舞輕浪,正色不染[湘江]塵。”


氣浪(气浪),◆氣體受到外力推動時所產生的強大的沖擊力。○[劉白羽]《戰鬥的幸福》:“一陣氣浪把他掀倒在地下。”○[光未然]《英雄鑽井隊》詩:“這時最後一陣氣浪打過來,把他掀出井臺拋到半空中。”


起浪,◆撳起波浪。亦喻生事。○[宋][蘇軾]《送李供備席上和李詩》:“擘水取魚湖起浪,引杯看劍坐生光。”○[明][馮夢龍]《酒家傭‧李燮渡江》:“西風起浪發跑跑,扯起子篷兒弗用搖。”粵劇《搜書院》第四幕:“可嘆大戶高門,往往無風起浪。”


鋪張浪費(铺张浪费),◆講究排場,過多地耗費財物。○[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一:“要勤儉建國,反對鋪張浪費,提倡艱苦樸素、同甘共苦。”○《羊城晚報》1982.12.22:“要勤儉節約,以樸素為榮,不准追求吃穿鋪張浪費。”


破浪乘風(破浪乘风),◆語本《宋書‧宗愨傳》:“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後遂以喻志向遠大,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清][錢謙益]《陶省東加封通議大夫山東按察司按察使制》:“浩蕩鯨波,快破浪乘風之願;縱橫虎略,出揣摩簡練之餘。”○[清][秋瑾]《望海潮‧送陳彥安孫多琨二姊回國》詞:“羡中流先我,破浪乘風。”參見“乘風破浪”。


破浪,◆1.謂船沖開波浪前進。亦比喻志向遠大,不畏險阻,奮勇向前。○[唐][杜甫]《舟泛洞庭》詩:“破浪南風正,收颿畏日斜。”○[明][文德翼]《池口阻風》詩:“穨年自笑滄洲客,破浪那能萬里期。”○[郭沫若]《北上紀行》詩之二:“破浪人三十,乘風路八千。”參見“破浪乘風”。2.波浪拍擊海岸時形成浪花飛濺破碎的現象,稱破浪,也稱拍岸浪。


平風靜浪(平风静浪),◆風平浪靜。多以喻平靜無事。○《三國演義》第四八回:“時[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明,平風靜浪。”○[瞿秋白]《餓鄉紀程》十四:“餓鄉之‘餓’如其不軋窒他的機括,前途大約就可以見平風靜浪的海鏡。”


逆浪,◆頂着波浪。○《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二‧長干曲》:“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搖。”○[唐][杜甫]《別董頲》詩:“窮冬急風水,逆浪開帆難。”○[明][陳所聞]《琥珀貓兒墜‧夏閨寄遠》曲:“欲隨雙鯉,逆浪故相邀。”


逆風惡浪(逆风恶浪),◆比喻險惡的形勢。○《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他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即使[尹老師]滿腹牢騷及煩躁,也還是聽到鈴聲,奔赴教室,頂着‘四人幫’掀起的逆風惡浪,為學生們上課。”


末浪,◆孟浪,魯莽。○[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二摺:“逞末浪,不即留,只管裏賣風流。”




龍江虎浪(龙江虎浪),◆形容慣於興風作浪。○《金瓶梅詞話》第二二回:“﹝[惠蓮]﹞性明敏,善機變,會妝飾,龍江虎浪,就是嘲漢子的班頭,壞家規的領袖。”


流浪,◆1.在水裡飄游。○[晉][孫綽]《喻道論》:“鱗介之物,不達皋壤之事;毛羽之族,不識流浪之勢。”◆2.引申謂流轉各地,行蹤無定。○[晉][陶潛]《祭從弟敬遠文》:“余嘗學仕,纏綿人事,流浪無成,懼負素志。”○[唐][于逖]《憶舍弟》詩:“饑寒各流浪,感念傷我神。”○[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四:“母子二人半饑半餓,在凄風苦雨裏,流浪好些年。”◆3.猶放浪。放縱,無拘束。○[唐][李渤]《喜弟淑再至為長歌》:“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學劍逢時康。”○[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別錄‧尤少紈之略史》:“[尤烈]字[少紈],放誕流浪,喜大言。”◆4.猶輪回。○[宋][無名氏]《异聞總錄》卷一:“汝無始以來,迷己逐物,為所轉溺於淫邪,流浪千劫,不自解脫。”


林浪,◆樹林;深林。○[唐][陸龜蒙]《樵人十詠‧樵徑》:“爭推好林浪,共約歸時節。”○[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摺:“聽說林浪中一個屍骸,准是我那女孩兒的,俺是看去咱。”


連浪(连浪),◆連綿起伏的波浪。○[隋煬帝]《望海詩》:“斷濤還共合,連浪或時分。”




浪走,◆四處奔走;胡亂奔走。○[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金][申萬全]《病中遣懷》詩:“浪走天涯歲月侵,病中猶作[越]人吟。”○《明史‧俞大猷傳》:“宜以潛師搗其巢,攻其必救,奈何以數萬眾從一夫浪走哉?”[清][唐孫華]《送宮恕堂北上》詩:“十年浪走橐金空,水沒汙萊失耕播。”


浪子車(浪子车),◆一種平盤兩輪的人力運輸車。○[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般載雜賣》:“平盤兩輪,謂之‘浪子車’,唯用人拽。”


浪子,◆1.不務正業、游蕩玩樂的青年人;二流子。○[宋][羅燁]《醉翁談錄‧韓玉父尋夫題漠口鋪》:“生平良自珍,羞為浪子負。”○《西游記》第九一回:“街衢中有幾個無事閑遊的浪子,見[豬八戒]嘴長,[沙和尚]臉黑,[孫行者]眼紅,都擁擁簇簇的爭看。”○[清][李漁]《意中緣‧誑姻》:“誰想走到面前,不是讀死書的秀才,就是賣油腔的浪子。”○[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一章:“但可憐的[素芳],不幸她爹[趙得財]舊社會是[黃堡鎮]上有名的浪子,把她爺留下的一份子殷實家業,毫不惋惜地抽進大煙葫蘆裏去了。”◆2.流浪者。○[明][王錡]《寓圃雜記》卷上:“﹝[吳]僧[昇日南]﹞長髮為浪子者數年,後復剃而歸。”○[鄭振鐸]《海燕‧大佛寺》:“呵,我們那些無信仰者,終將如浪子似的,如秋葉似的萎落在飄流在外面麼?”◆3.風流英俊、豪放不羈。○[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摺:“我只道拂花牋打稿兒,原來他染霜毫不構思。先寫下幾句寒溫序,後題着五言八句詩……太聰明,太敬思,太風流,太浪子。”○[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一摺:“那[王秀才]生的一表人物,聰明浪子,論姐姐這個模樣,正和[王秀才]是一對兒。”○《水滸傳》第六一回:“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頭知尾……[北京城]裏人口順,都叫他做[浪子][燕青]。”◆4.指風流子弟。○[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三六:“[韓之純],輕薄不顧士行之人也,平日以浪子自名,喜嬉娼家,好為淫媟之語。”○《水滸傳》第二一回:“佳人有意村夫俏,紅粉無心浪子村。”


浪職(浪职),◆猶尸位。占據職位而不辦事。○[唐][孫樵]《與高錫望書》:“故大善大惡,雖賤必紀,尸生浪職,雖貴得黜。”


浪戰(浪战),◆1.輕率作戰。○[唐][杜牧]《罪言》:“最下策為浪戰,不計地勢,不審攻守是也。”○[宋][李綱]《禦戎論》:“一旦下攻討之令又無成策,徒浪戰以僥倖一時之功。”○[清][李德庵]《夷艘入寇記》:“且攻具未齊,所募[福建]水勇千人,近募[香山]、[東莞]水勇三千,皆未集,[楊芳]不欲浪戰。”○[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高起潛]趕快跪下說:‘皇上聖慮深遠,說的極是。奴婢一定相機進止,不敢浪戰。’”◆2.指無取勝可能的戰鬥。○《朱子語類》卷一○六:“當時事未定,[江]上洶洶,萬一兵潰,必趨[長沙]。守臣不可去,只是浪戰而死。”○[明][唐順之]《與胡梅林總督書》之四:“若不用檯營之說,明日再戰,恐又如前之奔耳!雖十戰亦復然,所謂浪戰也。”


浪語虚詞,◆指空话;假话。○明沈璟《太平歌·春恨》套曲:“駡他個虧心賊子,我從今不信,你浪語虚詞。”


浪語(浪语),◆1.妄說;亂說。○《隋書‧五行志上》:“[大業]中童謠曰:‘桃李子,鴻鵠遶[陽山],宛轉花林裏。莫浪語,誰道許。’”[宋][楊萬里]《酌惠山泉瀹茶》詩:“詩人浪語元無據,卻道人間第二泉。”○[清][曹寅]《送施潯江方伯之任湖南》詩:“酒熱一時渾浪語,旌麾果喜見前騶。”◆2.空話;不切實際的話。○[唐][李邕]《國清寺碑》:“目有書傳,耳無浪語。”○《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此婦堅貞之性,數年以來,老僧頗識之,彼是不肯作浪語的。”○[清][洪昇]《長生殿‧得信》:“問音由,佳人果有佳音否?莫為我淹煎把浪語謅。”◆3.淫蕩的話。○《紅樓夢》第二一回:“[賈璉]此時恨不得化在他身上,那媳婦故作浪語。”


浪游(浪遊),◆見“浪遊”。


浪遊(浪遊),◆亦作“浪游”。◆漫游,四方游蕩。○[唐][杜牧]《見穆三十宅中庭海榴花謝》詩:“堪恨王孫浪遊去,落英狼藉始歸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可惜小可浪游薄宦,到家來這裏,遲了。”○[章士釗]《趙伯先事略》:“顧抑塞不安於鄉,浪遊[江][淮]間,復無所遇,嘗僦居[南京]僧寺。”


浪言,◆1.隨意亂說。○[明][馮夢龍]《智囊補‧察智‧京師指揮》:“少年不勝榜毒,誣服。訊賄所在,浪言埋郊外某處。”○[李雲夔]《戲贈》詩:“浪言[蘇小]是鄉親,卿本[鴛湖]盪槳人。”◆2.大言;說大話。○[唐][司空圖]《馮燕歌》:“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元][孫仲章]《勘頭巾》第四摺:“小人呵非浪言,這公事何難辦。”○《西游記》第十七回:“你是那裏來的?姓甚名誰?有多大手段,敢那等海口浪言!”◆3.淫蕩之言。○《紅樓夢》第二一回:“淫態浪言,壓倒娼妓。”◆补证条目■随意乱说。○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下》:“二曰脈蒸,其根在心,日增煩悶,擲手出足,翕翕思水,口唾白沫,睡即浪言。”


浪仙,◆[唐]詩人[賈島]的字。○[五代][齊己]《還黃平素秀才卷》詩:“冷澹聞[姚監],精奇見[浪仙]。”○[前蜀][韋莊]《送李秀才歸荊溪》詩:“人言格調勝[玄度],我愛篇章敵[浪仙]。”○[明][胡應麟]《詩藪‧近體上》:“[曲江]之清遠,[浩然]之簡淡,[蘇州]之閒婉,[浪仙]之幽奇,雖初、盛、中、晚,調迥不同,然皆五言獨造。”


浪喜,◆無謂地歡喜。○[唐][白居易]《自誨謠》:“勿浪喜,勿妄憂;病則臥,死則休。”○[清][陳維崧]《氐州第一‧詰鼠戲同雲臣作》詞:“飲河歸,休浪喜,高堂下獄詞先具。”


浪聞(浪闻),◆隨便傳播。○[明][王錂]《春蕪記‧閨語》:“還將脣舌守如瓶,莫向人前作浪聞。”


浪頭(浪头),◆1.波浪。○[唐][李頎]《送劉昱》詩:“八月寒荻花,秋江浪頭白。”○《朱子語類》卷四五:“動靜恰似船一般,須隨他潮去始得。浪頭恁地高,船也隨他上;浪頭恁地低,船也隨他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然後把船駛到[澎湖]相近,浪頭最大的地方,顛播了一日一夜。”○[沙汀]《航線》:“一遇着大浪頭,排列在木板上的菜碗就互相撞碰着,發出尖銳的聲響。”◆2.比喻社會變動的趨勢或群眾性行動的高潮。○[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結局:“聰明的[郭振山],從來不在這種浪頭上頑固,也檢查了幾句。”○《人民文學》1981年第1期:“當然我不是說絕對只寫一種生活,而是說不要見异思遷,不要趕浪頭,東趕西趕,什麼都落空。”


浪投,◆1.隨便拋擲。○[清][李漁]《蜃中樓‧姻阻》:“掌上明珠肯浪投,姻緣前定豈人謀?”◆2.浪擲,虛擲。○[陳毅]《示兒女》詩:“天地最有情,少年莫浪投。”


浪死,◆徒然死去;白白送死。○[前蜀][貫休]《行路難》詩:“九有茫茫共[堯]日,浪死虛生亦非一。”○[宋][梅堯臣]《嘗正仲所遺撥醅》詩:“世無功名多浪死,[劉伶][阮籍]于今傳。”○《資治通鑒‧隋煬帝大業七年》:“﹝[王薄]﹞又作《無向遼東浪死歌》以相感勸,避征役者多往歸之。”○[胡三省]注:“浪死,猶言徒死也。”


浪說(浪说),◆1.妄說;亂說。○[宋][司馬光]《示道人》詩:“君不見[太上老君]頭似雪,世人浪說駐童顏。”○《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2.漫說,別說。


浪士,◆1.指寄跡於水濱的隱士。○[晉][郭璞]《設難‧客傲》:“昆吾挺鋒,杞梓競敷,蘭荑爭翹,嚶聲冠於伐木,援類繁乎拔茅。是以水無浪士,巖無幽人。”◆2.[唐][元結]的別號。○[唐][元結]《瀼溪銘》:“[浪士]作銘,將戒何人,欲不讓者,慚遊[瀼]濱。”○《新唐書‧元結傳》:“﹝[結]﹞後家[瀼]濱,乃自稱[浪士]。”◆补证条目■寄迹于水滨的隐士。○宋贺铸《临江仙》词:“行擁一舟稱浪士,五湖春水如天。”


浪人劍(浪人剑),◆亦作“浪劍”。◆劍名。○[唐][樊綽]《蠻書‧雲南管內物產》:“[浪人詔]能鑄劍,尤精利,諸部落悉不如,謂之浪劍。”○《舊唐書‧德宗紀下》:“[南詔]獻鐸槊、浪人劍、[吐蕃]印八紐。”○《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鬱刃,鑄時以毒藥並冶,取迎耀如星者,十年乃成,淬以馬血,以金犀飾鐔首,傷即死。○[浪人]所鑄,故亦名浪劍。”參見“浪人”。


浪人,◆1.游蕩無賴之徒。○[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瓜》:“摘瓜法:在步道上引手而取;勿聽浪人踏瓜蔓,及翻覆之。”◆2.行蹤無定的人。○[唐][王勃]《春思賦》:“僕本浪人,平生自淪。懷書去[洛],抱劍辭[秦]。”○[唐][柳宗元]《李赤傳》:“[李赤],江湖浪人也。”○[郁達夫]《過去》:“啊,這世界雖說很大,實在也是很小,兩個浪人,在這樣的天涯海角,也居然再能重見,你說奇也不奇。”◆3.指[日本]幕府時代失去祿位,四處流浪的武士。幕府體制瓦解後,浪人不斷增加,其中部分改營農商,但多數仍保持武士傳統。明治維新後,有些為軍部所用,從事侵略擴張活動。○[魯迅]《華蓋集‧“公理”的把戲》:“但我們國內戰爭,尚且常有[日本]浪人從中作祟,使良民愈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更何況一校女生和幾個教員之被誣衊。”○[吳祖光]《闖江湖》第一幕:“[日本]兵曹[佐田小四郎]帶着兩個浪人擁進來。”◆4.[唐]時少數民族[三浪詔]([浪穹]、[邆賧]、[施浪])人的通稱。○[唐][樊綽]《蠻書‧六詔》:“[貞元]七年,[南詔]擊破[劍川],俘[矣羅君],徙[永昌]。凡[浪穹]、[邆賧]、[施浪],總謂之[浪人],故云[三浪詔]。”○《新唐書‧南蠻傳上‧南詔上》:“[神川]都督[論訥舌]使[浪人][利羅式]眩惑部姓,發兵無時,今十二年。”


浪然,◆I放蕩無拘束貌。○[唐][元結]《浪翁觀化》序:“聞[元子]亦浪然在山谷,病中能記水石、草木、蟲豸之化。”◆2.徒然。[唐][元稹]《獻滎陽公詩五十韻》:“呼吸寧徒爾,霑濡豈浪然。”◆II流貌;涌流貌。○[唐][柳宗元]《與顧十郎書》:“因言感激,浪然出涕,書不能既。”○[元][劉祁]《歸潛志》卷十三:“谷中有泉出石罅,浪然其流,散漫出山外。”


浪木,◆亦稱“浪橋”。◆體育運動器械。用一根長方木,兩端設鐵鏈,平懸木架上,離地約一尺。人站木上,用力使之搖蕩,順勢來回走或跑。可鍛煉平衡力,培養勇敢精神。○《人民文學》1977年第6期:“‘[宋曉光],你給我下來!’艇長扯大了嗓門沖着正在浪橋上練瞄准的戰士喊。”


浪浪,◆1.流貌。○《楚辭‧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王逸]注:“浪浪,流貌也。”○[洪興祖]補注:“浪音郎。”○[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豪放》:“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傍。”○[宋][蘇軾]《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詩:“蠶欲老,麥半黃,前山後山雨浪浪。”◆2.象聲詞。形容雨、水等流動的聲音。


浪客,◆漂泊流浪的人。○[艾青]《蘆笛‧透明的夜》:“油燈像野火一樣,映出--從各個角落來的--夜的醒者,醉漢,浪客,過路的盜,偷牛的賊。”


浪酒閒茶(浪酒闲茶),◆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摺:“你浪酒閒茶,臥柳眠花,半世禁害殺,自矜自誇。”○[元][李元蔚]《燕青博魚》第一摺:“我揣巴些殘湯剩水,打疊起浪酒閒茶。”


浪井,◆自然生成的井。○[南朝][梁簡文帝]《七勵》:“漾醴泉於浪井,拂垂楊於御溝。”○[南朝][陳]徐陵《孝義寺碑》:“嘉禾自秀,浪井恒清。”○[吳兆宜]注引[孫柔之]《瑞應圖》:“浪井不鑿自成。”○[唐][李商隱]《為汝南公賀元日朝會上中書狀》:“慶雲非煙,浪井不鑿。”


浪劍(浪剑),◆見“浪人劍”。


浪蹟(浪蹟),◆亦作“浪跡”。◆1.到處漫游,行蹤不定。○《文選‧江淹<雜體詩‧效張綽“雜述”>》[李善]注引[晉][戴逵]《栖林賦》:“浪跡[潁]湄,棲景[箕]岑。”○[宋][蘇軾]《老人行》:“老人舊日曾年少,浪跡常如不繫舟。”○《孽海花》第十三回:“那位至交,也是當今赫赫有名的直臣,就為妄劾大臣,丟了官兒,自己一氣,削髮為僧,浪跡四海。”○[李瑛]《滔滔涅瓦河‧寄紅場》詩:“是呵,誰知道他明日將要浪跡何方!”◆2.不拘形跡。○《文選‧江淹<雜體詩‧效張綽“雜述”>》:“浪跡無蚩妍,然後君子道。”○[李善]注:“浪,猶放也。”


浪跡(浪迹,◆見“浪蹟”。




浪籍,◆見“浪藉”。


浪華(浪华),◆見“浪花”。


浪花,◆1.亦作“浪華”。波浪互相沖擊或拍擊在別的東西上激起的水點和泡沫。○《藝文類聚》卷九二引[南朝][梁元帝]《鴛鴦賦》:“朝浮兮浪華,夜集兮江沙。”○[唐][李白]《姑熟十詠‧天門山》:“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宋][陸游]《雨中獨坐》詩:“[馬目山]頭雨腳昏,[龍津橋]下浪花翻。”○[魯迅]《野草‧死火》:“當我幼小的時候,本就愛看快艦激起的浪花,洪爐噴出的烈焰。”◆2.不結果實的花。也叫狂花。○[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瓜》:“無歧而花者,皆是浪花,終無瓜矣。”◆3.任意花費。○[明][沈榜]《宛署雜記‧宣諭》:“九月,說與百姓每:收割畢日,毋要浪花,守度。”


浪漢(浪汉),◆四處游蕩不務正業的人。○[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摺:“[鄭州]浪漢委實多。”


浪海,◆波浪翻滾的大海。○[南朝][梁武帝]《寶亮法師<涅槃經疏>序》:“救燒灼於火宅,拯沈溺於浪海。”


浪費(浪费),◆對財物、人力、時間等用得不當或無節制。○《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才輕德薄,不堪人師,徒消人食,浪費人衣。”○[宋][楊萬里]《寄馬會叔》詩:“賜金真浪費,喚取從[甘泉]。”○[明][沈德符]《野獲編‧妓女‧俠倡》:“往時會飲大第,亦售三千金,盡為[范]所浪費。”○《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非這番找足前文,不成文章片段。並不是他消磨工夫,浪費筆墨。”○[巴金]《亡命》:“朋友們在那裏奮鬥,我卻在這裏浪費我的光陰。”


浪放,◆謂任其活動。


浪廢(浪废),◆浪費。○[明][高攀龍]《講義‧盡其心者三章》:“知得順命,一毫心腸不閒用;知得立命,一刻工夫不浪廢。”


浪兒(浪儿),◆風流子弟。○[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秦]樓[謝]館鴛鴦幄,風流稍是有聲價。教惺惺浪兒每都伏咱。”○[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怕曲兒捻到風流處,教普天下顛不剌的浪兒每許。”○[元][張可久]《落梅風‧春思》曲:“趁東風遠遊不見影,浪兒每柳花心性。”◆补证条目■风流子弟。○宋史浩《粉蝶儿·咏圆子》词:“那佳人、怎生得見。更添糖,拚折本、供他幾椀。浪兒門,得我這些方便。”


浪度,◆虛度。○《宋史‧道學傳一‧程頤》:“無功澤及人,而浪度歲月,晏然為天地間一蠹。”○《金瓶梅詞話》第四二回:“易老韶光休浪度,最公白髮不相饒。”


浪弟子,◆詈詞。稱行為放蕩、不知檢束的青年人。○《水滸傳》第一○二回:“那婦人罵道:‘浪弟子,鳥歪貨,你閑常時,只喜歡使腿牽拳,今日弄出來了。’”


浪道,◆漫道,別說。○[唐][薛曜]《奉和聖制夏日游石淙山》:“此中碧酒恆參聖,浪道[崑山]別有仙。”○[明][陳玉陽]《義犬》第一齣:“浪道是名千載,不如這酒一盃。”




浪當(浪当),◆浪蕩。謂行為放蕩。○[清][郝懿行]《宋瑣語‧言詮》:“今人以浪抗為不牢固之意,此之所言似謂浪當無檢也。”○[西子]《吳剛奪槍》:“他推着一輛獨輪車……他一不推吃酒賭錢的浪當漢,二不推看燈趕會的大姑娘,他專推鬼子和二黃。”


浪傳(浪传),◆1.空傳;妄傳。○[唐][杜甫]《得舍弟消息》詩之二:“浪傳烏鵲喜,深負鶺鴒詩。”○[仇兆鰲]注:“弟不能歸,空傳烏鵲之喜。”○[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畿輔雜記一‧瑞屏山逆流河》:“[海虞][徐澤]詩:‘……古今[獨樂]([獨樂河])誰人識,[獨樂]佳名不浪傳。’”[清][李瀅]《望羅浮歌》:“[李白]平生最好奇,浪傳失足墮[蒼耳]。”◆2.隨便傳布;任意流傳。○[唐][杜甫]《泛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詩:“見酒須相憶,將詩莫浪傳。”○[宋][楊萬里]《為王監簿先生求近詩》:“新篇未許兒童誦,但得真傳敢浪傳。”◆3.無節制地傳送。


浪船,◆1.飄蕩於波浪中的船。○《三國志‧魏志‧田豫傳》:“及賊破,競欲與謀求入海鉤取浪船。”◆2.兒童體育器械。用仿製的船掛在架下,可以坐在上面來回搖蕩。


浪波,◆波浪。○[宋][葉適]《陳彥群墓志銘》:“浪波急疾,高或滅嶠,遠浮數國,而渟於深淵,必將有以用之也,而竟若此何耶?”


來浪(来浪),◆1.方言。在。○《海上花列傳》第三二回:“[雙玉]悄立簾下暗中竊聽,聽那[雙寶]帶哭帶說道:‘我碰着仔前世裏冤家!剛剛反仔一泡,故歇咿來浪說我啥,我是定歸活勿落個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伯芬]吃了一驚道:‘來浪啥場化?’”場化,地方。2.方言。着。表示命令語氣。○《海上花列傳》第五五回:“[潘三]上前攔道:‘看啥嗄,搭我坐來浪。’”


狂浪,◆1.洶涌的浪濤。○[陸俊超]《驚濤駭浪萬里行》:“當我們跟狂浪搏鬥時……我們的[波蘭]政委[馬茹爾]經常這樣鼓勵我們。”◆2.輕薄放蕩。○[清][和邦額]《夜譚隨錄‧蘇仲芬》:“女睨窗而笑曰:‘何物書迂,蓿盤甫徹,乃便窺人家閨秀邪?’[仲芬]應聲曰:‘螢蝶苟無花香勾引,狂浪何為哉?’”


驚浪(惊浪),◆洶涌的浪濤。○[晉][左思]《蜀都賦》:“流漢湯湯,驚浪雷奔。”○[唐][劉禹錫]《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成六十韻》:“北風忽震盪,驚浪迷津涘。”○[清][魏源]《青浪灘夜雨》詩:“客行得良朋,夜舟泊驚浪。”


駕浪(驾浪),◆1.乘浪;鼓浪。○[唐][元稹]《洞庭湖》詩:“駕浪沈西日,吞海接曙河。”○[清][陳恭尹]《贈余鴻客》詩:“長風駕浪作丘壑,蜃樓海市相崢嶸。”◆2.指鼓起的巨浪。○[唐][杜甫]《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黃牛]平駕浪,畫鷁上凌虛。”


積浪(积浪),◆大浪;巨浪。○[唐][耿湋]《陪宴湖州公堂》詩:“文府重門奧,儒源積浪深。”○[元][袁桷]《孟和鄉旌表》詩:“黃雲翳平壟,持以防歲年。○[河]流滔天來,積浪翻中田。”


荒浪,◆荒怠放蕩。○[唐][元結]《乞免官歸養表》:“臣常恐荒浪,失於禮法。”○[宋][司馬光]《晚食菊羹》詩:“嗟予素荒浪,強為簪緌牽;何當葺敝廬,脫略區中緣。”


胡浪,◆方言。胡亂地混。○[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三章:“他可憐喀!二十來歲上,在[華陰]知縣衙門給人家打爛屁股的。往後在[關中]道胡浪了二年,才在[蛤蟆灘]落腳做莊稼。”


後浪推前浪(后浪推前浪),◆見“後浪催前浪”。


紅浪,◆喻红色被子翻动貌。也指红被。○宋柳永《凤栖梧》词之三:“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鴦繡被翻紅浪。”○清朱彝尊《百字令·偶忆》词:“紅浪香温圍夜玉,墮我懷中明月。”


橫浪(横浪),◆惡浪。○[宋][梅堯臣]《重送楊明叔》詩:“翌日各解舟,出浦風動旗,子獨乘安流,彼受橫浪吹。”


黑浪,◆巨浪;惡浪。因其色深,故稱。○[唐][白居易]《題海圖屏風》詩:“白濤與黑浪,呼吸繞咽喉。”○[唐][施肩吾]《及第後過揚子江》詩:“魚龍互閃爍,黑浪高於天。”○[宋][劉克莊]《龍隱洞》詩:“中有無底淵,黑浪常蕩潏。”


鼓浪,◆鼓起波浪。○[晉][崔豹]《古今注‧魚蟲》:“﹝鯨﹞鼓浪成雷,噴沫成雨,水族驚畏。”


富浪,◆中古時,[法蘭克]王[查理大帝]統一[歐洲]西部,[阿拉伯]人因稱[西歐]為[法蘭克]。○[富浪]是[法蘭克]的譯音。見《元史‧郭侃傳》。也譯作“佛郎”。○[明]人相沿稱[葡萄牙]、[西班牙]人為佛郎機。參閱《明史‧佛郎機傳》。


負浪(负浪),◆謂游泳。○[清][冒襄]《影梅庵憶語》:“[朱]宅遣有力人負浪踏水馳報曰:‘後岸盜截歸路,不可返。’”


浮浪人,◆1.指無固定住地和無戶籍的人。○《隋書‧食貨志》:“其無貫之人,不樂州縣編戶者,謂之浮浪人。”◆2.指放蕩不務正業的人。


浮浪,◆1.到處游蕩,不務正業。○[宋][梅堯臣]《聞進士販茶》詩:“浮浪書生亦貪利,史笥經箱為盜囊。”○[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如此則妄庸輕剽,浮浪姦人,自此爭言水利矣。”○[茅盾]《動搖》二:“他又知道[陸慕游]的朋友,雖然盡多浮浪子弟,但也有幾個正派人。”◆2.輕浮放蕩。○《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伯皋]﹞聽他仍舊外邊浮浪快活。”○[葉聖陶]《倪煥之》十九:“中間有幾個艷裝的浮浪女郎。”◆3.飄泊;無定居。○[明][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摺:“小生不幸,學的聰明,致令半生浮浪,一世飄蓬。”○[茅盾]《追求》一:“我們--像某人所說的--浮浪的青年,有苦悶。”


浮筆浪墨(浮笔浪墨),◆謂多餘累贅的文字。○[清][惲敬]《答來卿》:“[禹]之功德從何處贊揚?故止此數言唱歎之。知此,雖著述汗牛充棟,豈有浮筆浪墨耶?”


風平浪靜(风平浪静),◆1.沒有風浪。○[宋][楊萬里]《泊光口》詩:“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面渾如鏡面新。”○《醒世恒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須臾,霧散雲收,風平浪靜,滿船之人俱各無事,唯有[王勃]乃作神仙去矣!”[田野]《火燒島》:“海闊天空,風平浪靜,紅日照遍了東方,白鷗在前後飛翔。”◆2.比喻平靜無事。○[宋][陸九淵]《語錄》卷下:“因提公昨晚所論事,只是勝心。風平浪靜時,都不如此。”○[明][蔣一葵]《長安客話‧關鎮雜記一‧古榆關》:“即今[倭]雖往封,未便風平浪靜;虜雖漸遠,豈能息燧寢烽?則屯田積粟之舉,誠綢戶徹桑之上計也。”○[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世界上的事體,哪一件是拿得定,把得穩的?看着風平浪靜,一點危險沒有,哪知忽然而來。”


風流博浪(风流博浪),◆風流放浪。○《金瓶梅詞話》第六九回:“[文嫂]便把怎的說念[林氏],誇獎老爹人品家道,怎樣結識官府,又怎的仗義疏財,風流博浪。”○《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那兒子卻是風流博浪的人,專要結識朋友,覓柳尋花。”


風浪(风浪),◆1.水面上的風和波浪。○《後漢書‧西南夷傳‧邛都》“南人以為[邛河]”[李賢]注引[漢][李膺]《益州記》:“漁人採捕,必依止宿,每有風浪,輒居宅側,恬靜無它。”○[唐][陸龜蒙]《相和歌辭‧江南曲》:“寄語櫂船郎,莫誇風浪好。”○[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九‧孫豹人詩》:“[孫豹人][枝蔚]遊[焦山],中流風浪大作,舟人失色。”◆2.比喻艱險的遭遇。○[宋][葉適]《題五畏齋》詩:“君不見匹夫膽大氣如山,風浪只在須臾間。”○[明][李贄]《與城老書》:“大抵七十之人,平生所經風浪多矣。”○[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十四章:“這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別說什麼大風浪,連婚喪嫁娶都經不起,連一場病一個瘡也頂不住。”


風急浪高(风急浪高),◆形容風浪很大。○《人物》1992年第1期:“江上風急浪高,人們都替他捏一把汗。”○《文匯報》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濤洶涌,風急浪高。”


飛浪(飞浪),◆洶湧的波浪。○[南朝][齊][孔稚珪]《褚先生百玉碑》:“欹竇遏日,折石橫波,飛浪突雲,奔湍急箭。”


放浪,◆1.放縱不受拘束。○[晉][郭璞]《客傲》:“不恢心而形遺,不外累而智喪,無巖穴而冥寂,無江湖而放浪。”○[唐][吳筠]《高士詠‧柏成子高》:“[大禹]受禪讓,[子高]辭諸侯。退躬適外野,放浪夫何求。”○《明史‧文苑傳二‧唐寅》:“[寅]恥不就,歸家益放浪。”○[丁玲]《韋護》第二章三:“他早先對於她的印象,只以為是有點美好和聰明而放浪的新型女性。”◆2.指行為不檢點。○[清][和邦額]《夜譚隨錄‧韓樾子》:“適[小紅]送茶至,[韓]戲捻其腕,[紅]微笑睨之曰:‘小娘甫出門,郎君便爾放浪耶!’”[茅盾]《子夜》八:“﹝[馮雲卿]﹞仿佛覺得自己的‘運氣不好’和姨太太的放浪多少有幾分關係:幾曾見戴了綠頭巾的人會走好運的?”◆3.浪游;浪跡。○[宋][陸游]《齋中雜興》詩:“孤舟小於葉,放浪煙水間。”○[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趙牧》:“有俊才,負奇節,遂捨場屋,放浪人間。”○[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集‧陶莊》:“每午餐後,必芒鞋竹笠,放浪於山巔水涯。”○[郭沫若]《蒲劍集‧關於屈原》:“其實‘放流’只是放浪,[屈原]被疏之後居於閑位,曾向四處游歷過而已。”


惡浪(恶浪),◆險惡的波浪。亦用以比喻困難。


大風大浪(大风大浪),◆自然界的狂風巨浪。多比喻社會上的巨大動蕩和激烈鬥爭。○[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風大浪也不可怕。人類社會就是從大風大浪中發展起來的。”◆补证条目■自然界的狂风巨浪。多比喻社会上的巨大动荡和激烈斗争。○《歧路灯》第六九回:“叫他看看我每日大風大浪,却還要好過。”


翠浪,◆1.碧波。○[唐][孟郊]《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詩:“晴湖瀉峰嶂,翠浪多萍蘚。”○[明][湯顯祖]《邯鄲記‧望幸》:“峽石翻搖翠浪,茅津細吐金沙。”◆2.指禾苗因風起伏而形成的波浪。○[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宋][周密]《野步》詩:“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乘風興浪(乘风兴浪),◆謂趁機挑起事端。○[清][容閎]《西學東漸記》第十九章:“[吳]監督[子登]聞之,遂又乘風興浪,思設法以破壞此留學事務所。”


乘風破浪(乘风破浪),◆1.順着風,破浪前進。○《宋書‧宗愨傳》:“[愨]少時,[炳]問其志。○[愨]答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陳毅]《滿江紅‧游廣東記沿途所見》詞之九:“[中國]海輪,第一次,乘風破浪。”◆2.比喻人的志向遠大,氣魄雄偉,奮勇前進。○《孽海花》第二四回:“[東海]湄,[扶桑]涘,欲往從之多蛇豕!乘風破浪從此始。”○[郭沫若]《巫峽的回憶》詩:“我如今就好像囚在了群峭環繞的峽中--但只要我一出了[夔門],我便要乘風破浪。”


長浪(长浪),◆1.綿延不斷的波浪。○[南朝][宋][鮑照]《與荀中書別》詩:“勞舟厭長浪,疲旆倦行風。”◆2.大浪。○[孫景瑞]《紅旗插上大門島》:“在他心裏,正詛咒着這種倒霉的長浪。”


長江後浪推前浪(长江后浪推前浪),◆見“長江後浪催前浪”。


長風破浪(长风破浪),◆《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愨]叔父)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後比喻人的志向遠大,氣魄雄偉,奮勇前進。○[唐][李白]《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參見“乘風破浪”。


博浪沙,◆地名。在今[河南省][陽武縣]東南。○[張良]與力士狙擊[秦始皇]於此。○《史記‧留侯世家》:“[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帝][博浪沙]中。”○[唐][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詩:“[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明][何景明]《游獵篇》:“橋邊孺子如婦人,[博浪沙]中鐵椎吼。”參閱《史記‧秦始皇本紀》。


博浪鼓,◆即不浪鼓。一種玩具。帶柄的小鼓,來回轉動時,兩旁繫在短繩上的鼓槌擊鼓作聲。○《金瓶梅詞話》第五十回:“[李瓶兒]交[迎春]拿博浪鼓兒哄着他,抱與奶子那邊屋裡去了。”


博浪,◆1.地名。即[博浪沙]。○[晉][袁宏]《後漢紀‧光武帝紀一》:“[張良]以五世相[韓],椎[秦始皇]於[博浪]之中。”詳“博浪沙”。2.輕佻,風流。○《金瓶梅詞話》第二回:“婦人便慌忙陪笑,把眼看那人,也有二十五六年紀,生的十分博浪。”◆3.謂放蕩,放浪。○《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那兒子卻是風流博浪的人,專要結識朋友,覓柳尋花。”


波浪鼓,◆即撥浪鼓。玩具名。帶把兒的小鼓。來回轉動時,兩旁繫在短繩上的鼓槌擊鼓作聲。參見“撥浪鼓”。


白浪,◆雪白的波濤。○[唐][李白]《司馬將軍歌》:“揚兵習戰張虎旗,江中白浪如銀屋。”○[宋][陸游]《夜宿陽山磯》詩:“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舞。”○[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六:“西來白浪打旌旗,萬舶安危總未知。”○[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詞:“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浪狗,◆野狗。○《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誰知腳底下橫不楞子爬着條浪狗,叫我一腳就造了他爪子上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