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4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在春天播下科学的种子——探访北京怀柔科学城》的报道。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纳米能源所供图)
3月30日,学生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内进行实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钟昊摄
3月30日拍摄的怀柔科学城凯利特青年公寓一景。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钟昊摄
3月30日拍摄的怀柔科学城凯利特青年公寓样板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钟昊摄
3月30日拍摄的怀柔科学城凯利特青年公寓内的生活服务空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钟昊摄
3月30日,科研人员在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内工作。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钟昊摄
3月30日,科研人员在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内操作显微镜。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钟昊摄
3月30日在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拍摄的展示产品。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钟昊摄
“最新的科研仪器,往往脱胎于最前沿的科研需求。事实上,正是国内日益繁荣的科研环境,和日益强劲的科研实力,使得国内的科研仪器公司有机会抓住时机,拿出有竞争力的科研测量解决方案。”丛君状说。
《“十四五”时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建设仪器与传感器产业工程化平台,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精密整机制造等领域的试验应用,推动科学仪器设施国产化。
为此,怀柔区政府授权、怀柔区国资委出资的市场化运营公司——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成立。这家公司既是让政府帮扶政策在创业主体间落地的桥梁,也是帮助初创企业对接市场、沟通资本的桥梁,成为不少公司入驻怀柔科学城的“介绍人”、成果诞生的“引路人”。
该公司董事长张鸣剑介绍,通过努力,科学城的创新主体越来越多。截至2021年底,怀柔区累计落地112家仪器传感器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约22.98亿元,产业初具规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