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贵州网讯(通讯员 谭飞芳)3月23日,贵州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海拔1300米高的煤山上,云雾蒙蒙,6000亩朵贝茶嫩芽勃发进入采摘高峰期,600余名茶农肩挎背搂,加紧采摘,加班加点赶制“明前茶”抢占市场。
“眼前这3000余亩的白茶园,目前就直接带动193户贫困农户脱贫,间接平均每天解决400名农民就业,加上土地流转金,每年稳定收入至少20000元。”普定县亮峰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峰表示,贵州银行投放8000万元“扶贫产业子基金”打造茶产业园区,基金的投放使用既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饥渴的难题,企业发展壮大后又能从长远保护贫困农户利益,形成良性循环,扶贫真正扶到了根子上。
近年来,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始终秉承“地方银行、市民银行、中小企业伙伴银行”的定位,发挥自身资金、机构、人员、经验优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金融“活血”和产业“造血”相结合的金融扶贫路径,通过以重点项目为融资主渠道,累计投放表内外贷款逾100亿元,大力支持扶贫产业、水利、旅游、医疗、教育、交通、示范小城镇建设,实现了“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到县,医疗扶贫到乡、易地搬迁到村、“组组通”公路到组,产业发展到(户)、教育扶贫到(人)”的金融扶贫目标,有力改善了多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看到屋,走到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一些贫困农村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围绕村组道路、安全饮水、环境整治难点和短板,贵州银行安顺分行持续增加在贫困地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投放,向安顺市平坝区、镇宁县、普定县等8个县(区)投放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信贷资金2.36亿元,支持96个深度贫困乡、30户以上的1600余个贫困村民组实施1775公里的“通组联户”硬化公路建设,打通了多民族贫困地区539条组与组之间的“断头路”“基耕路”,直接和间接带动4498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展生猪、山羊、蔬菜、核桃、李子、葡萄、火龙果、金刺梨特色种养殖业;审批投放5.5亿元助力旧州示范小城镇、紫云水塘示范小城镇、保障房工程、水利项目和美丽乡村,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出行条件和农产品发展,让贫困群众有了直接获得感。
瞄准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帮助低收入困难群体实现“老有所养”梦。贵州银行安顺分行与安顺市社保局密切合作,针对女年满55至60周岁、男满60至62周岁,参加湘黔铁路项目建设人员、退伍军人、粮管员、计生员、农技员、护林员、公办学校代课员、财税助征员、广播员、电影放映员、乡村医生老年人群,创新推出“养老贷”金融产品,按照基准利率投放金融扶贫贷款近4000万元,有效解决1000余名老年困难群众无力补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难题,帮助特定困难群众参保养老,金融扶贫社会效应显著,被省市主流媒体密集报道。
定点帮扶解难题,为发挥“结对帮扶”在党建扶贫中的带动作用,贵州银行安顺分行与普定县开展了“双帮双带”(银行帮、政府帮)活动,成立“中小企业促进会”、“惠民综合农协”、“普定富强路经济商圈”,采取信贷扶贫,结对帮扶措施,解决农村“计生两户”住房就业创业难题,累计投放1.87亿元小微、零售贷款,扶持100余家个体工商户创业,带动了4000余人就业,带动返乡农民率先致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