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工程质量审计服务 工程审计包含质量审计吗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全面履行宪法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而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提升审计质量不仅是审计机关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社会和各级人大、政府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迫切愿望,审计质量的高低体现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2021年,离石区审计局紧紧围绕全市“审计质量提升年”活动,以“三立”精神为引领,以打造项目精品为目标,以国家审计准则为准绳,以大数据审计为支点,全面提高审计项目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促进审计质量稳步提升。现就如何提升审计质量,打造审计精品提几点思考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提高站位,找准定位,点中“穴位”


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始终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推动讲政治与抓业务深度融合,更好担负起新时代审计工作的职责使命,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审计工作只有站位高,才能把项目计划定得准,才能把重大问题审得深,查得透。审计机关要围绕重大政策质量落实,党委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事项安排计划,精准聚焦,靶向发力,点中经济社会发展的“穴位”,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的深度,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


二、树牢质量意识,深化细化项目管理


(一)审前方案要有预见性和操作性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机关对整个审计过程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预先安排的一种工作计划、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逻辑起点。审计实施方案好比“作战图”,一份好的审计实施方案可以指导审计人员顺利开展审计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制订审计实施方案时要结合审计调查了解的情况,分析研判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问题的领域和薄弱环节。审计方案既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方法适当,又要做到人员分工清楚、职责明确、时间安排科学合理。


1.了解情况要目标明确,全面完整。根据确定的审计目标,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等情况,广泛收集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内控制度、行业法律法规文件及相关的财务报表等资料,采取座谈走访、报表分析、审计成果利用等方法,从总体上评估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报表的合理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为下一步确定审计重点内容、实施方法步骤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基础。


2.制定方案要突出重点,分工科学。一方面应根据审计前调查了解的情况,在方案中列出审计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工程、重点环节和重点方面,将重要审计事项的查证过程予以细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实施方案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合理调配审计资源,科学安排审计时间和人员分工,使参审人员人尽其才、分工清晰、责任分明。确保在按照项目要求顺利完成审计任务的基础上,对重点问题查深查透,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二)审中实施要有规范性和合法性


1.程序要规范有序,合法合规。审计程序是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律程序。规包含范审计程序是保证审计监督工作高效有序、审计结果客观公正的基础。一方面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法定审计程序和实施方案内容按确定的审计目的要求、范围、内容、重点和方法,深入细致地实施审计。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调查取证的过程必须是合法的,再有力的证据如果获取途径是违法的,也不允许作为审计证据加以运用。因此,在法定程序和权限的范围内尽可能获取最吗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取证要有效可靠,适当充分。审计证据是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收集的,用以证明审计事项真相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材料,为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提供支持的信息。审计人员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等各种方式方法获取的审计证据,都应当具有合法性、适当性和充分性。一方面审计人员在审计取证后,要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看证据来源是否可靠,审计要素是否齐全,问题描述是否清晰,与对应的审计事项和具体的审计目标之间是否有实质性联系等,确保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者有关人员有异议的审计证据,应当进行核实,对确有错误或者偏差的,应当重新取证,审计证据不足的或尚存疑虑的重要事项,应进一步获取审计证据,以证实或消除疑虑,确保审计取证的充分性。


(三)审后报告要有客观性和指导性审计


审计报告是审计过程的综合反映,是审计结论形成的基础,是审计成果的载体,更是审计公正和权威的一种体现。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审计项目的成功与否,也决定着被审单位能否心服口服。写好审计报告,应当做到“五要五忌”。


1.要符合规范要求,切忌华而不实。规范化的审计报告是审计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人员在撰写审计报告时,首先是格式必须规范,内容要素必须齐全,定量分析要有数据支持,定性分析要有适用法规支撑,对问题的认定要从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角度进行考证,不应带有主观色彩和个人成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用词必须规范、严谨,语言要朴实无华、一目了然,反映审计结果要实实在在地写实,直述事实,切忌华而不实的描述,既不要夸大其辞,也不要形容、烘托和渲染,更不要拐弯抹角。


2.要重视谋篇布局,切忌逻辑混乱。审计报告不是资料的简单堆积,更不是问题的任意罗列。因此,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审计人员应对审计获得的资料认真斟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好撰写提纲,按照公文要求分清段落,突出层次性,增强报告的内在逻辑性。在语言方面,既要概念明确、判断正确、推理合乎逻辑、造句符合语法,又要做到意尽言止、无弦外之音;在词语方面,词的内涵必须明晰、不能模糊,词的外延要作必要的限制。同时,要注意准确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先后颠倒、逻辑关系混乱。


3.要力求简明扼要,切忌画蛇添足。审计文书实质是法律文书的一种,筒明扼要是法律文书的共性。撰写审计报告要以少寓多、简洁为贵,用最少的文字、最短的篇幅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切不可冗长,总怕别人看不明白,画蛇添足。对读者一看就明白的一定要少用笔墨,当然对读者容易模糊的可多用笔墨,力求简繁合理、简明扼要。同时要避免数字连串、专业术语连篇的游戏式的表述,防止让人越看越糊涂,摸不着头脑。此外,还应多用短句或长短结合的句式,以增强审计报告的筒洁性。


4.要突出个性特色,切忌千文一面。审计报告缺乏独立个性,写法状似八股、评价趋向雷同是目前部分审计人员存在的共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为了增强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应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不同的审计内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死搬硬套、千文一面。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突出个性,多用能反映被审计对象个性特点的语言,拒绝标签式的套话,使审计报告鲜明生动而不落俗套,读起来有新意、有个性、见文如见其人。


5.要坚持适度评价,切忌越权发挥。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的灵魂、眼睛。在对被审计对象进行评价时,一定要从审计角度出发,把握好“度”,切忌“超职能”发挥。首先要一分为二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辨证分析,既要提出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意见,也要直面被审计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要把握评价范围,做到不漏项、不加项,要有依据有支撑,切忌主观臆断。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再次要简明扼要,用词准确适当,要有整体观,不能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矛盾。


三、跟踪审计整改,落实成果转化,打通质量提升最后一公里


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与否、质量高低关系到审计成果的转化提升。把整改监督作为重要日常工作来抓,推动有关单位审计服务举一反三、加强管理,更好发挥审计“查病”和“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