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广东省广州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广州市区县级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

2021年,广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收支管理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以“加强统筹”为主线,着力解决财政收入承压、财政支出固化、收支矛盾突出等具体问题。广州通过实施新一轮预算管理改革,努力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系,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悉,《意见》分为主方案及《广州市推动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工作方案》《广州市改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工作方案》两个子方案,即“1 2”改革方案。主方案明确11方面重点改革举措。两个子方案提出了64条具体改革措施,并同时细化到责任部门和区,确保改革可操作、可落地,提高财政政策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文/何颖思、穗财宣


聚财有道


统筹好财政资产资源


《意见》紧紧围绕“增财聚财”这一目标,树立“大财源”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统筹资产资源的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重大战略任务。包括:加强税源综合管理;加强预算体系衔接;加快盘活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闲置资产等。


广州市财政局把闲置低效运转资产的处置盘活作为增加政府收入的重要抓手。重点关注和督导处置进展滞后项目,确保资产处置顺利推进。2021年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成交总额度1.55亿元,资产出租合同总金额9.94亿元。


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特别是办公、业务用房配置,优先选用调剂方式,有效节约财政资金。2021年共审批调拨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22.43亿元。


对市行政事业单位重大国有资产进行梳理,将符合条件的闲置资产(房屋、设备、股权等)积极转化为经营性资产,通过无偿调拨的方式注入国有企业。2021年,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累计注入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8万多平方米,价值4.62亿元,为落实“稳投资”工作做有力支撑。


用财有效


统筹好支出政策


据初步统计,“十四五”期间,广州市轨道交通、机场、道路、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超过万亿元,大力推动基础设施REITs工作,有助于广泛吸引各类投资资金积极参与广州基础设施领域建设。


广州财政创新和优化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推进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产品试点工作,扩大基础设施项目直接融资规模,广州交投集团通过申报国家首批基础设施REITs试点募集资金超90亿元。此外,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广州市符合财政部规定的入库PPP项目达26个,涉及总投资774.5亿元。


REITs、PPP项目……这些都是广州财政深化财政资源配置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的体现。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财政在保民生、稳增长等领域刚性支出压力较大,《意见》针对财政支出固化、统筹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强化支出统筹的措施,确保宝贵的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做法包括围绕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和重大战略任务,梳理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机制。


深化财政资源配置改革。统筹利用好争取上级支持、申报债券、利用社会资本投资等筹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综合运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强化预算约束。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到期政策经评估后分类予以延续执行、调整或取消;严禁出台溯及以前年度的增支政策,新的增支政策原则上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支出。


理财有度


统筹好发展与安全


立足新发展阶段,财政收支平衡、政府债务管理等领域风险防控压力增大,《意见》围绕强化财政风险管理提出一系列措施,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充分做到政府理财的未雨绸缪,增强发展的确定性。


与此同时,广州财政强化中长期财政运行风险防控。加强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编制的预期引导和总量控制,加强中长期支出事项和跨年度项目管理,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动态监测市、区政府债务风险指标,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科学适度,确保不新增风险预警地区和风险提示地区。切实防范“三保”风险。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确保兜牢“三保”底线不出风险。坚决防范库款风险。进一步强化库款日监控机制,库款管理,确保各级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全域协同


统筹好市区和部门


财政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才能行之有效,《意见》围绕全市预算管理“一盘棋”这一目标,谋划部署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财政协同机制,全面增强整体预算管理能力。


其中,实施市对区财政预算安排审核机制。加强对各区重点支出预算、“三保”预算、收入预算、民生政策、风险防控、程序合规性的前置审核,督导各区科学合规配置财政资源,增强全市整体管财理财能力。


此外,加强各部门协同配合。在完善涉税信息共享、统筹招商引资政策、强化预算编制等方面加强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增强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力,做好本级预算和政府投资年度计划衔接,建立健全财政协同联动机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财政加快“数字财政”系统建设与应用,纵向贯通市、区、镇(街)各级财政,横向接入各级预算单位,通过数字赋能,支撑预算管理制度创新,极大地提升了财政整体协同能力。


专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