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天津出口加工区东门桥下往北走(天津西出站口离进站口多远)

今天要寻访的古迹是位于漷县的东门桥,说起漷县,相信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第一次都将此字读成“郭”县,其实这个字念作“火”。


漷县镇内还有个漷县村,明明是一个村,为什么叫漷县呢?传说这里最早叫郭县,可能是名字起得不好,建成之后连年发生火灾,百姓苦不堪言。有一天来了个仙风道骨的道士告诉村民这里动工时拆了火神庙,得罪了火神,所以把这个“郭”字加个三点水,变成了“漷”字。问题又来了,大伙问道士这字怎么念啊?道士说既然是为了灭火,就以火克火吧,这字就念“火”了,一直传到今天。


当然这是民间传说,据考证漷县起源于汉代,原名霍村,当年隶属泉州县(天津武清),传说与西汉名将霍去病有关。据史料记载,东汉末年,魏武帝曹操东征乌桓时曾修泉州渠运送粮草供给大军,而泉州渠曾称笥(音四)沟,也就是潞水,今天漷县村东边流淌的港沟河乃是其中的一条故道。也就是说,当初曹操大军曾在漷县村东侧的港沟河上运送粮草。



北魏天兴二年(399年)泉州县废除,霍村改属雍奴县(今天津武清);辽会同元年(938年)霍村改称漷阴镇;辽太平年间(1021年—1031年)设漷阴县,县城设在霍村;元代因漕河地位重要,至元十三(1276年)年,漷阴县升漷州。


通州博物馆内的辽代通州地图


明洪武五年(1372年)降州为县;正德元年(1506年)开始筑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扩建。


漷县村村史馆内的漷县古城地图,图片来自网络。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年漷县降为镇;民国降为村。而这一聚落的百姓已经习惯了“漷县”这个名字,建国以后,漷县升格为镇,名字依然照用。


漷县东门桥也有一段历史,话说东门外港沟河历来无桥可通,来往行人只能靠小船摆渡过河,每逢大雨或洪水,船翻人亡的事经常发生。武清县(天津武清)瓦屋村张善人在北京做厨工,攒了些钱。一次从港沟河渡船回乡,船在河心被水浪掀翻,同船之人死于洪水急流之中,他则被人救起,幸免于难。此后他发誓建桥,倾其所有仍不够,便多方募捐集资,终建石桥一座,称漷县东门桥,行人称便。说起这段历史,同为武清人的笔者心中很是温暖。


漷县东门桥


东门桥位于漷县镇政府以西,S303漷马路南侧,横跨港沟河。


漷县镇政府南侧广场“圣火”雕塑


东门桥位置图


通县文保碑上的名字是“漷县东门桥”,而历史记载此桥名为“漷县十三孔桥”,是北京地区方孔名桥中最大的一座,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桥长44米,宽7米。1958年,桥北大片洼地辟为水库,桥洞用砖封堵,截流蓄水以做水库,但因水量不大,就此作罢。文革时桥栏被毁拆用。后来桥北新路调直,成为柏油路,此桥停用,1985年列为通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重修此桥,修复桥面和护栏。


通县文保碑


重修漷县东门桥碑记


站在上面,觉得此桥很新,但走到桥东侧石级下的平台上,老桥墩一目了然。仔细观察,护栏下有三层石料,其中上两层石料全是新的,最下面的石桥礅和过梁石为原物。


东门桥的十三孔结构


东门桥下的港沟河


漷县东门桥最具特色的是桥孔,桥礅和桥梁构成的平形桥,与拱桥有很大的差别。石平桥因桥面过梁不能太长,就必须多建桥礅让桥延长,形成了十三孔,这在北京古桥中非常少见。


漷县东门大石桥,桥下平行十三孔。


孔洞结构望京城,城内郭外第一名。


名垂历史一百载,载入历史谱新篇。


感念武清同乡人,潞河卫水一家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