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系列改制培育,让企业解开上市之惑
上市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在上市之前往往会经历迷茫期:企业是否应该上市?要选择哪个板块上市?何时进行筹备等。中心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痛点、疑点问题,开展了常态化、系列化的培育工作。
另一方面,“浦江之光”科创沙龙致力于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面临的各类专题性问题,如知识产权、股权激励、税收筹划等专项问题。今年的8场沙龙活动紧扣资本市场改革、IPO涉税问题、股权激励实务等主题,吸引了约400余名科创企业代表参会。其中,3场沙龙为闭门研讨形式,专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和上市进程中的相关诉求进行了一对一解答,针对性强,沟通效果好。
挖掘硬科技企业,实现培育库稳步扩容
为拓展上市培育的宽度和深度,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从提升数据容量和专业度为切入点,以培育库建设和上市服务联盟建设为抓手,不断做强企业上市服务工作,实现增量、存量“双提升”“双突破”。
一方面,立足上海市改制上市企业培育库建设,持续扩大服务对象基数。培育库入库企业作为科创板的种子企业,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科创属性较为突出。入库培育企业中,近八成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成长潜力大,科创属性明显;二是发展态势向好。入库培育企业大多经过了初创期,具备良好的盈利和持续经营能力,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度;三是研发能力较强。入库培育企业最近一年平均研发投入占比24%,平均研发人员占比47%,平均拥有16个发明专利,显著高于其它企业群体。企业培育库建成两年来,累计已有553家科创企业申报入库(其中66家通过培育实现上市),有力推动了本市优质科创企业对接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
另一方面,以上市服务联盟为坚实后盾,不断强化和更新高质量、高水平的企业上市服务。目前,联盟共发展头部成员单位40家,包括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各7家,律师事务所5家,投资机构12家,银行9家。2021年11月,“上海科创企业上市服务联盟实训基地”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正式揭牌成立。
展望2022年,上市工作将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展开。一是完善“上海市改制上市培育企业数据库”。围绕“3 6”产业体系,挖掘硬科技企业,实现培育库稳步扩容。二是加强科创企业的培育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推出上海科创企业上市服务联盟服务清单,实现资本赋能,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立足一隅,放眼全局,积极配合“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助力长三角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