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企业一般都是使用的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属于复式记账的一种。借贷记账法其实就是为了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而专门发明的一种记账方法。对于这种记账法,我们不能死记硬背,而是需法要从经济实质去理解。
费用借贷方表示什么?
费用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即企业的这种费用发生时,计入相应费用类科目的借方,而出现费用类科目的抵减情况时,计入费用类科目的贷费用方。主要来说,企业常用的费用类科目,就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关于财务费用。
例如:
虎虎财经公司2021年5月份,管理部门的工资是50000,相应的财务财务处理如下:
计提费用时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50000(管理费用增加)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00结构0
实方向际发放工资时的会计分录
借法: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月底结转费用的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50000
贷:管理记账费用50000(这里没有实际记账的意义,只是转入本年利润)
“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是什么?
借”和“贷”都可以表示增加,也都可以表示减少。到底什账户么时候表示增加,什么表示减少,就需要结合账户的性质来方向具体分析了。
资产类、费用类借贷是用借贷“借”表示增加,而用“贷”表示减账户少。关于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收入类,和上面的情况正好相反。即用“贷”表示增加,而用“借”表示减少。
当然我们根据,借贷记账法基本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能知道。在一个会计分录里面,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借贷属于同时存在的事物,我们讨论借贷时,需要一起讨论,而不能孤立的讨论它们的任何一方。
“借”和“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借”和“贷”其实就是抽象的记账符号,它们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可以说“借”和“贷”,本身不是借贷,是会计行业里面的奠基人,让借贷成为了“借”和“贷”。
如果当初设计这套记账规则的奠基人,把“借”和“贷”用其他任何字代替了,“借”和“贷”自然就财务被其结构他字给代替了。但是,基本的记账规则费用,并不会因为两个字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所以我们在理解“借”与“贷”表示的含义时,需要从企业经济业务的实质以及账户的性质来理解,而不能被借贷记财务账法表面复杂的规则给吓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