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农村会计准则有哪些(农村合作社适用会计准则)

第八个问题:关于农业集体经济时期的公共积累


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确实农民家庭收入普遍有显著提高。至于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原因,网络平台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包产到户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八十年代以后,良种、化肥、农药等广泛在农业中推广使用,这才导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也许,以上两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是否还存在另一个因素:集体经济解体后,农村的公共积累大幅度减少,也造成了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


这一篇就来谈谈集体经济时期农村的公共积累问题。


(1)“重积累,轻消费”是那个年代国家经济指导方针的基本特征


八十年代以后,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经济理论界的一批专家学者都在批评新中国前三十年国家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中的“重积累,轻消费”,认为这是那个年代所犯的“错误”之一。


所谓“重积累”,就是把每年的收入(国民收入或集体经济中的纯收入,下同)中比较大的一部分积攒起来,用于扩大再生产;所谓“轻消费”,就是把每年收入中比较小的一部分用于人们当前的消费支出。


这就好比一个打工者,把他每年打工挣来的钱尽可能地积攒下来,用于以后创业,而他这样做,势必要在当前节衣缩食,减少消费开支。相反的做法是“轻积累,重消费”,这也好比是一个打工者,把每年打工挣来的钱尽量用于当前的消费开支,吃好、穿好、玩好,但他每年攒不下什么钱,基本上是个“月光族”(或者可以称为“年光族”)。


如果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我们父母一辈的话,那么,我们希望父母一辈象那个为了创业而苦苦攒钱的人,还是希望我们父母象个“月光族”,吃光、喝光,什么也不给我们留下?


(2)农村集体经济时期的公共积累


农村集体经济时期的公共积累有两类:一类是显性的公共积累;另一类是隐性的公共积累。


所谓显性的公共积累,是指可以用货币金额表示岀来,记在专门会计账户里的公共积累。


我在本文第(二)篇中讲过会计年终决算时的6个公式,其中,第三个公式是:


可分配收入=净收入-生产发展基金-社员福利基金


上面公式中的“生产发展基金”和“社员福利基金”就属于公共积累。


从上面的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本年的“净收入”已经确定,那么,“生产发展基金”和“社员福利基金”提取得越多,则“可分配收入”就越少。须知,“可分配收入”是要通过按劳分配变成每个农户的家庭收入的,“可分配收入”越少,自然农户的家庭收入也越少。


所以,1、集体经济时期的农户家庭收入,是已经提取了公共积累以后的家庭收入;2、由于集体经济时期的“积累率”比较高,这就成为导致当时农户家庭收入低的一个重大因素。


所谓积累率,就是当年用于积累的部分占当年全部净收入的比率。我在本文第(四)篇中进行年终模拟决算时,暂假定“生产发展基金”和“社员福利基金”各提取净收入的10%,二者合起来是20%,也就是说,该模拟年终决算中,假定的积累率为20%。


积累率应该多高?或者说,“生产发展基金”和“社员福利基金”应该按多大的比率提取?当时上级并无明确规定,一般是丰收的年景多提点,歉收的年景少提点,遭遇灾荒的年景,“生产发展基金”可以不提,但最低限度的“社员福利基金”还是要提,因为还有五保户的供养费、合作医疗站的补贴费等必要的开支需要从这项基金里支付。虽然这两项基金提多提少是由生产队自主决定的,但是,县里和公社的干部会经常在各种会议上批评“分光、吃光”的错误思想,如果哪个生产队的积累率过低,生产队干部是会受到上级严厉批评的。


我们那里是贫困山区,积累率一般不敢过高,否则,难以保障农民家庭当年的基本生活。


但是,在当时一些富裕的地区或富裕的集体经济组织,“生产发展基金”和“社员福利基金”的提取比率和金额是很高的。本人虽然没有看过富裕地区或富裕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账册,不知道他们的积累率到底有多高,但是,看到那时候一些富裕的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办起了粉坊、油坊、豆腐坊、碾米厂、面粉厂,一些富裕的生产大队或生产队购置了拖拉机和各种农业机械,我的老家浙江省和江苏省的许多生产大队办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社队企业,就可以断定,这类生产大队或生产队的积累率不会低,会计账上“生产发展基金”账户积累的资金必然是相当可观的,因为按照会计制度,购置农业机械、办粉坊油坊、办社队企业等所需的大量资金,只能来自历年积累的“生产发展基金”。看到一些富裕地区的富裕生产大队为社员办起了幼儿园和中小学,一些生产大队有条件为社员举办各种集体福利事业,一些生产大队能够每逢节假日给社员发过节消费品,甚至一些地方的农业集体经济有条件给农民统一盖新房子,给老人发养老金,就可以判定,他们那里的会计账户上积累形成的“社员福利基金”肯定是非常可观的,因为根据农村会计制度,举办这些社员福利事业所需要的大把资金,肯定是要来自“社员福利基金”账户中积存的钱。


除了记在会计账上的显性的公共积累以外,集体经济时期还有一大块隐性公共积累,这就是那时候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除了兴建80000多个水库,还有无数配套的水利设施建设,还有各地山区的水平梯田修建,还有各地农村对盐碱地、沙荒地的治理,荒地开垦,道路修建,等等。那个年代的农民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极其庞大的。


如果放到现在,在上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的劳动成果,按照现在的经济统计制度,是一定会统计到每年的GDP数字中去的,但那时候没有。


如果放到现在,按照现在的会计制度,那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劳动成果,是一定会记入会计账册,作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但那时候没有。


那时候,农民每年参加建水库、上河工(实际上是挖水渠)、修梯田、改良土壤、修路等劳动,由生产队记工分,这种做法,实际上增加了生产队的劳动日总数,降低了平每个劳动日的工值。也就是说,那时候的农民投入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的庞大的人力成本,实际上是通过降低每个劳动日工值的办法“消化”掉了。


所以,那个时期留下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果,是一笔庞大的“公共积累”。但那时候的国家统计部门没有确切的统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账上没有登记,我们现在甚至都搞不清当年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究竟投入了多少人力、财力、物力成本的确切数据,我们现在也搞不清当年修建的水库、水渠,修建的水平梯田,改良的盐碱地、沙荒地,栽种树木,究竟为以后的年代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的确切数据。但至少当年修的水库中的大部分直到40多年后的今天,还在为子孙后代创造经济效益吧?至少当年栽的树40多年后都长大了吧?


总之,那个年代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劳动成果,是一块没有记入GDP数据和会计账目的“隐性公共积累”,是那个年代的农民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庞大的资产。


(3)包产到户以后的公共积累


包产到户以后,集体经济解散了,是不是就没有公共积累了呢?不是的。公共积累还是有的,不过,积累率降到非常之低了。


我们都知道,包产到户以后,农户要交“三提五统”,其中,“三提”,是指农户上交给村级行政单位的三种提留费用,包括公积金、公益金和行政管理费;“五统”,是指农民上交给乡镇一级政府的五项统筹,包括教育费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道路建设费和烈军属优抚费。


在上述村级行政单位提留的“三提”中,“公积金”和“公益金”在性质和用途上,就相当于集体经济时期的“生产发展基金”和“社员福利基金”,属于公共积累性质。


那么,包产到户以后的公共积累的积累率有多高呢?根据1991年颁布执行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第六条:“农民直接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费(不含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缴纳的利润),以乡为单位,以国家统计局批准、农业部制定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报表和计算方法统计的数字为依据,不得超过上一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也就是说,所有“三提五统”加在一起,也不能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而“公积金”和“公益金”只是“三提”中的其中两项,可想而知,能有多少?


所以,包产到户以后,绝大多数地方的村委会都缺钱,他们甚至没有钱维护集体经济时期已经修建好的水渠和其他水利设施,以致几十年只使用不维护,许多地方的水渠、渡槽等水利设施已经塌坏,甚至废弃了。许多集体经济时期公社一级组织修建的小水库,由于乡镇一级政府没有钱维护,有些水库已经淤积,不能蓄水了。许多地方的村委会没有钱来维修本村的道路和桥梁,以致有些地方,只能由村民们自己集资来修路。这些地方的村委会自然更没有钱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没有钱来举办各种村民的福利事业。一句话,积累率太低,公共积累的钱太少,办这些事情都是需要花钱的。


据我所知,也有一些村级、乡镇级行政单位比较有钱,原因是,在当初包产到户的时候,他们没有把集体经济时期公共积累所形成的资产全部分掉,由村委会或乡镇政府继承了下来,例如,用集体经济公共积累创办起来的油坊、粉坊等,用集体经济公共积累创办起来的社队企业(改名叫乡镇企业),现在,他们把这些资产,或者由自己经营,每年收取利润;或者承包出去,每年收取承包费。据说,有的乡镇,把集体经济时期修建的水库承包给了私人养魚,每年大概也能收一笔承包费吧?


至于包产到户以后,每个农户是“重积累,轻消费”,还是“重消费,轻积累”,那就看各家自己的了。反正现在的农村里,两种类型的农户都有。




顺便说一下,我在头条上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提问,问南街村、周庄等的模式能不能复制?我想说的是:哪有那么容易?人家那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五、六十年时间内,经历了积累、发展、再积累、再发展……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两、三代人的努力奋斗,这才有了现在强大的经济规模和实力,有了令外人羡慕的生活福利水平。如果不是复制他们当年勒紧裤腰带搞积累的过程,而是试图复制所谓的“模式”,在短时间里就过上类似南街村村民那样水平的生活,怎么可能?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