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广州市国家税务局石牌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

宋景定元年(1260年),沿江制置使马光祖复筑宜城(今安庆市),怀宁随府迁至安庆城,同城而治,至建国后1950年末,达690年。


1950年末,市县分开,怀宁县人民政府迁驻石牌镇,遂定为县城。



石牌镇,位于皖河中游,皖水、潜水、长河汇合于上石牌一公里处宋称石牌口。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赵匡胤渡江伐南唐,先试舟于此,明、清时期,是潜、太、宿三县通道。



旧志载,"粟布云集,贿货泉流,为怀宁诸镇之首",抗日战争时期,安庆沧陷,民国怀宁县政府迁驻石牌8年(1938--1945)。


建国初,上下石牌有河北街、四平街、前街、汀宇街、正街、后街、永兴街、新民街等8条主要街道,全长2525米。


除新民街为沙土路面外,其余7条2260米为石板路面,宽度多为4米,少数宽仅2米。



下石牌原为孤洲,皖河在此两条河道交叉绕街而过,永兴街、后街、汀字街有三道木桥和一个庆洲渡通向街里,地势低洼,每逢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洪水穿街横流。


建国前,大小商店,服务业集中分布于上石牌河北街、四平街和下石牌的正街、后街、永兴街。



-1954年,县粮库、县供销社、县邮电局和潘段小学等,在上石牌至下石牌永兴街,线长600米的大片坟山荒场上,兴建办公营业、教学和仓库用房但缺乏合理布局。


1955年,副县长李洲应主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开始着手对石牌镇建设进行初次规划,确定"保存下石牌,淘汰上石牌,扩建猫山",并将永兴街口--上石牌坝脚一线,开辟一条南北向宽10米的主街道,定名为建设路。



路两侧新建房屋均面向街道,是年起,在猫山始新建粮库,货库、师范、卫生学校和轧花厂等。


1958年,皖河改道,筑同马大堤堵庆洲河,把下石牌圈进堤内,上石牌在堤外,不再建设。


1964年开始,动员机关,学校干部、职工采取挖废堤填宕弥沟的方法,修建一条东从建设路口、西至汀字街口长370米、宽9米的建新路,并将建设、建新两条路铺上石子路面。



1972年,皖河大桥通车以后,随着交通网的延伸,又先后开辟了皖河路、石腊路、怀望路、怀中路、大桥北路、宜塘路、中洲路、及皖河大道,全长8495米,并同时对大桥北路、石腊路、怀望路、皖河路4450米的路段,铺上了石子路面。


1978年末,县专门成立了城镇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一批勘察设计人员,从翌年6月起,历时6个月,对石牌镇进行总体规划,开始大规模市政建设。



1980--1985 年,分期对怀中路、建新路、建设路、大桥北路皖河路、怀望路、石腊路、皖河大道等全长7920米的主要街道铺上渣油路面,将后街、正街、永兴街、汀字街、新民街等老街计长1825米改铺水泥路面,,建筑面积10100平方米。


1951--1985年,石牌镇建成区面积扩大为170公顷,比建国前净增7.5倍,新增街道11条,计长8495米,最窄6米,最宽30米,建筑面积136769.5平方米,加上原来老街道8条,共19条,总长1020米,建筑面积146869.5平方米,其中渣油路占80.7%,水泥路面占16.5%。



建国以来,随着对老城镇的不断改造,市政建设的逐年发展,迄至1985年,全城结构已初步构成以下石牌为主体,猫山、官山为东西两翼的雏形。


皖河流以经其间,麻塘湖镶嵌一侧,镇中心开始从建设路向宽阔的皖河大道转移,从而基本形成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以轻工业为主、农副产品加工为副,并以农副产品集市贸易为特征的新城镇。


但是布局仍不够合理,平房中间有楼房,居民间有机关、工厂、商店。



建设路两侧主要有百货大楼、工商银行分理处、棉麻公司、石牌农贸综合市场、供销社商场、土产副食品公司、糖酒公司、食品厂、农业局、税务局、财政局、粮油食品局、水电局、五交化公司、怀宁电影院、图书馆、文化馆、怀宁县招待所、邮电局、医药公司、石牌粮站、家俱厂、织布厂等,为商业和商品批发中心。


建新路两侧主要有新华书店、石牌供销社、水产公司、外贸局、农业银行、二轻局、供电局、军人接待站、劳动局、文化局、交通局、皖河供销社商场,基本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主。


怀中路主要有铜板纸厂、林业局、司法局、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县政府、劳动服务公司、怀宁中学、县医院 ,与该路相邻的汀字街北端驻有县教委、人民武装部、中共怀县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这一区域,为党、政、军机关和教育、卫生集中区。



皖河大道两侧主要有石牌镇政府、种子公司、农机公司、建设银行怀宁支行、电信大楼、保险公司、物资局及其所属公司、基本建设局、土地局、肠衣集团公司、工商银行怀宁支行、盐业公司、人民银行怀宁支行、印刷厂、石牌交通管理站.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基本上以金融、物资等企实业单位为主,与之平行的新村路有木材公司、乡镇企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职工住宅区。


皖河路两侧主要有怀宁汽车站、粮油贸易大楼和食品、饮食服务、农资、石油、燃料公司



石腊、怀望两路分别向郊区伸展,沿路有烟草公司、怀宁二中、职业高中和广播电视局、新织布厂、交警大队等。


猫山为工业区,主要有食品机械厂、酒厂、轧花厂、110千伏变电所、服装厂、饲料加工厂、怀宁师范及粮库、商品库等。


其他老街道还分布有机关、商店、工厂、旅社等。



建国以前,安庆城内宋、元、明、清以来修建的大型公用建筑,如巡抚部院,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提学使司、道署、府署、县衙、学官、试院.书院、寺庙、道观等,屡经兵变革除迎江寺完整保存下来外,大部分已面目全非,名存实亡。


民国时期安徽省政府,于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机炸毁。


石牌原为乡村集镇,没有大型公用建筑。私人房屋均为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



明、清、民国时期著名官绅宅第,大商号店宅集中分布在安庆坡内,唯民国安徽省政府建设厅长刘贻燕在石牌建有700平住宅,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外墙青砖、内壁木板,上有天花,下有地阁,走马通楼,推窗亮格,红漆装饰。


1950年末,怀宁县人民政府机关迁到石牌镇后,由于房屋挤容、简陋,从1953年起,大部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改建、新建了一部分办公用房,但职工宿舍偏紧



1960年,还是因陋就简,修修补补,住房紧张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1973年开始,新建了县医院门诊大楼、县电影院、县百货大楼、怀宁饭店等较大公用建筑。


1977年后,县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各自条件,分别新建了办公楼和一批厂房。



1981年起,普遍建起职工宿舍,先建单门独户平房,后因地基困难,分别建两层--四层集体宿舍楼和高层商业大楼。


-1985年,城区共完成较大公用建筑超百项,总建筑面积379100平方米,总投资为747538万元。


其中工业、交通用房73391平方米,商业用房6774平方米,文教卫体用房36467平方米,其它用房3642平方米,住宅20835平方米。



与此同时,私人建房4341平方米,从而使职工、居民办公、生产、居佳住用房条件大为改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