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期邀企业现场“吐槽”
11月17日,在江西高安天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紧赶制5G光纤连接器部件。
在宜春万申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新入职技术员正在了解公司生产设备零部件。
到企业后,王霏帮助企业解决了高精度、高速率、低损耗光传输器件的制造难题。王霏指导的一项科研项目,入围2020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评选,即将进入答辩阶段。
“作为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同心协力开展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攻克难关,我们也找到了科研成果的试验田。”王霏说,这是一项双赢的举措。
在宜春,“科技特派员”入企正在推动创新发展。宜春市科技局局长周建鲜说,从提升油茶产量质量到研发高效环保沸腾干燥设备,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到助力新型制造业成长,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经济产业焕发活力,“科技特派员”已成为宜春助力企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的利器。
截至目前,宜春已累计选派工业企业科技特派员51名,引导企业攻克技术难题95项,归集研发费用9154万余元,推动技术交易6亿元。“企业发展创新是关键。把‘一对一’的精准科技帮扶送上门,旨在让中青年科技人才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技术需求、解决技术难题。”宜春市委常委聂智胜说。
3 “红黄榜”将评价权交给企业
半月谈记者在宜春市经开区采访时,听到一则“红黄榜”的新事。
今年6月,江西智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黎智申请注册成立公司,仅耗时5个小时就完成核准名称、登记注册、刻章备案、银行开户等多项手续。“过去需要5天时间,现在时间大大缩短,服务高效,我真心为行政审批局点赞。”黎智说。
今年,宜春市经开区建立营商环境“红黄榜”网络评价机制,即让企业对政府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项目展开评价,每月公示一次。“红榜”代表激励、“黄榜”代表警示,上榜情况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该评价机制的评价对象包括全区35个执法类、服务类单位和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单位,评价主体包括区内80家规上工业企业和20家投资亿元以上的在建企业。
上过“黄榜”的宜春市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如今因为企业的“点赞”肯定,登上“红榜”被公示表扬。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政府答题、企业阅卷、公开亮榜”的方式,把营商环境评价的话语权真正交给企业。针对问题和建议,政府部门逐一梳理,落实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确保每个问题能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一张“红黄榜”是宜春不遗余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当地制定《关于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围绕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打造公平透明市场环境、激励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等6方面提出了24条措施。
从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到简政放权完善规则优化监管;从换位思考服务企业,到聚焦问题破解难题困局……宜春坚决破除一系列不利于发展的桎梏。今年前三季度,宜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8.75%,同比提高4.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