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浙江香港入境许可全程(香港入境标签)


根据疫情形势变化 完善入境人员管控


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在会上介绍,近期,印度等国家出现新冠病毒变异、感染人数急剧上升的态势,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挑战。


4月25日,浙江舟山市在某船厂锚地靠泊修理的中国香港籍船舶上发现11名核酸检测阳性船员,经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属于当前印度许可流行的新冠毒株类型。5月1日,浙江义乌市发现1例印度籍无症状感染者,患者于4月15日从上海入境,在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前来义乌,经当地核酸检测呈阳性。据统计,今年以来浙江全省有40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其中11例由印度输入。


根据全球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浙江在全面实行入境人员“14 7”健康管理的前提下,将对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来浙返浙人员予以重点管控,在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适当提高核酸检测频次;在7天居家健康观察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并完善社区管理机制,确需外出的人员应向社区报备行程,全程严格落实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限标签制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陈广胜称,鉴于疫情传播渠道多元化,为进浙江一步筑牢“人物并防”屏障,浙江对21天内曾停靠印度等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的船舶船员以及有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旅居史的船员,在入境首港进行核酸香港检测,并持续强化船岸界面管控,严格执行港口作业非必要不上下船,外轮维修全员检测、先检后上、先检后修,换班许可下入境船全员检测、闭环转运、入境隔离香港等规定。


此外,对21天内来自或途经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的入境人员,浙江将在口岸严格落实“核酸 抗体”双检测等要求。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的进口冷链货物加大监全程测检测力度,严格执行预防性全面消毒等措施;加强变异毒株监测工作,对所有输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阳性样本等开展病毒基因序列测定;深入推进“净海”行动,严密防范和打击非法入境活动。


深化进口冷链食品防标签线建设 防止“一刀切”


陈广胜提到,为巩固数字化管控防线,浙江在将进口冷冻冷藏畜禽肉、水产品纳入“浙冷链”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将进口冷冻冷藏蔬菜制品、水果制品、乳制品等其他品种纳入“浙食链”管理。


浙江规定,自5月1日后依托“浙食链”系统对进口食用农产品全面进行进货报备和销货登记,推动追溯链条向末端延伸。


此外,该省还将按照月均预约入仓量动态调整公共监管仓设置,积极引导设立企业(第三方)监管仓。浙江全省现有39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自2020年12月以来累计入仓21.6万吨冷链食品,及时发现22批抽检核酸阳性货品,在流入市场前有效阻断了隐性传染源。


与此同时,为巩固省际检查站防线,浙江还合理设置检查站点,更好地实现信息引导和精准排查。目前,浙江进口冷链食品流入总量基本平稳,近30天日均流入量2入境402吨。


“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应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既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境外物品输入的风险,又切实防止层层加码管控,避免影响物流和市场供应。”陈广胜称,要坚决摒弃对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下浙江架、禁止经营等“懒政”行为,严禁只认可本地集中监管仓出仓证明、只允许本地企业预约集中监管仓等“一刀切”做法。(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