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安徽泾县的“皖南川藏线”。 李博 摄
9月28日,在泾县昌桥农民创业产业园内,一名工人正在裁剪黄板纸箱。 刘鸿鹤 摄
昌桥村位于安徽泾县城北郊8公里,辖17个村313个村民组,1万余户,总人口3.8万人,地域面积200平方公里。紧邻318国道,205国道穿境而过,素有“泾县北大门”之誉。2016年该村通过挖掘闲置土地、集约利用,整理出废弃窑厂地块,并盘活利用废弃窑厂创建了昌桥农民创业产业园。
“2020年我村先后对已倒闭的昌桥前山产业基地现有的房产及土地进行盘活,公开对外招租。目前已有二家企业入驻园区,年上缴村租赁费23万元。”泾县昌桥乡昌桥村村委会主任汪道荣说,“目前,我村集体各类经济收入达57.4万元。下一步,我们将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抢抓机遇,产业园区以土地租赁、自建、入股等形式,吸引优质企业入驻,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加快产业化进程,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昌桥农民创业园里,昌桥乡长桥村村民徐稷君正在跟工人们一起生产黄板外包装纸装箱。随着互联网的兴起,2019年,看见网店、外贸企业、以及生产加工企业等需要大量的纸装箱,他决定放弃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
“我们主要服务的市场是泾县本地,以及周边县市,现有员工有9人,基本都是本乡人,人员流动率低,业务发展稳定。”徐稷君说,“目前公司还处在上升期,但经过这一年多的发展,公司的年产值也达到了300多万元。”
45岁的梅小兵正在把一摞摞裁剪好的纸箱打包并装上货车,由于文化程度低,没有专业技能,他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家里没有地种,如果去城里上班,不仅离家远,无法照顾70多岁的父母,而且厂子好多数控的设备也不会用。”梅小兵说,“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不仅可以照顾父母,而且每个月也有3000块左右的收入,在我们农村也是不错的收入了。”
目前,泾县坚持用改革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市场的办法破解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障碍。全面拓展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大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集聚,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强农村发展活力。2020年实施产业项目30个,社会投资额达35.2亿元。(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