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按应付职工工资的10计提职工福利费(为什么要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一、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




(1)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4)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应向工会部门缴存的工会经费等,国家(或企业年金计划)统一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




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2)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二、发放职工薪酬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2.支付职工福利费




企业向职工食堂、职工医院、生活困难职工等支付职工福利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3.支付公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或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4.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的三大坑




一、自有房屋vs租房



(1)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累计折旧
(2)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企业付出的代价是租金)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
(3)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一定是先提后发!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不能直接: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累计折旧【错!错!错!】




二、自产产品vs外购产品



(1)企业将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应该视同销售,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但是如果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2)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
①确认收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3)以外购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
①外购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作为非货币性职工福利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三、累积带薪缺勤vs非累积带薪缺勤
(一)累积带薪缺勤(概念: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可以顾名思义)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今年确认明年的)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带薪缺勤——短期带薪缺勤——累积带薪缺勤
(二)非累积带薪缺勤(概念:不能结转下期 离职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举例:我国企业职工休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病假期间的工资。
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通常情况下,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作额外的账务处理。
因为就算没有非累积带薪缺勤,本期做账也是: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只是不必作额外的账务处理,而不是不用做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