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李黑记”这个名字就悄然传遍全球:打开互联网,“2006全球华人500强”“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2008新财富劳斯莱斯500富人榜”都有这个名字。2012年,李黑记更是以45亿元一骑绝尘荣登“陕西首富”。
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农民、一个没有任何政治背景的草根人物,从不足万元资产的黑白铁皮加工作坊起家,在经历了20多年的不寻常的风雨历程之后,到企业的总收入逾千亿元,利润突破10亿元;作为一名企业家,李黑记42年砥砺前行,带领一间村办黑白铁皮加工铺,发展成为年营收超千亿元、连续16年上榜中国500强、陕西省最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并光荣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榜单;作为一名党员,李黑记带领秦岭脚下的东岭村,从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收入超10万元、户均资产300万元的“中国十强村”,并因此荣获“中国农村改革终身贡献奖”。
如今,李黑记始终保持低调作风,很少接受媒体对其个人的采访,所以大家很难在网上看到有关此他的相关消息。小编特地整理出李黑记的资料,以供大家作为榜样参考和学习,也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做时代的先锋和楷模,为老百姓树立好榜样,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那么,李黑记何许人也?
李黑记,1958年出生,陕西宝鸡人,现任东岭集团创始人、集团(村)党委第一书记、董事局主席。先后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农村改革终身贡献奖”、“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球秦商功勋人物”、“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民营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公开资料显示,李黑记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东岭村;7岁起就读于斗鸡小学;12岁起就读于斗鸡中学;
小时候两件事让李黑记终生难忘:
一是:14岁时,父亲生病需要输血,但没有钱,在村上借钱借不到,为什么?因为家里穷,人家怕借钱给他还不了。没办法,只好把小猪娃卖了给父亲输血;
二是:1975年冬天,他高中毕业后返乡干活,亲身感受到求生的艰辛。他要早起给村上卖白菜,大冬天满手抓的是冰碴子,手指头感觉掉了一样钻心疼,只有将指头塞进嘴里减少痛苦。
17岁时,高中毕业返乡劳动,和村民一起种菜卖菜,后来在村上当金台区陈仓镇联盟村六组保管员;
20岁时,黑白铁皮加工部要关门,没人愿意干,村长就让李黑记上,个人承包干。李黑记起早贪黑,八年时间挣下了6800万元;接下来足以让大伙儿目瞪口呆的壮举谁也没有想到:“黑记我自愿将个人8年承包企业挣下的6800万元无偿赠送给咱村集体”“一人富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是富”“有了这笔资产打基础,咱东岭才有希望像华西村一样富强起来。”
27岁时,联盟黑白铁加工厂扩大经营范围,成立宝鸡市金台区东岭机械铆焊厂;
30岁时,李黑记与联盟村六组(东岭自然村)签订为期三年的企业承包协议,接收资产只有一万元的东岭机械铆焊厂,开始进入东岭集团的创业阶段;
34岁时,东岭机械铆焊厂完成工业总产值856万元,销售收入总890万元,创利税31.84万元;
36岁时,东岭机械铆焊厂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企业固定资产达到2000万元,并先后投巨资已经先后参与了宝鸡市金台区物资回收公司、宝鸡五交化公司先锋商场、宝新公司、凤县锌品厂、宝鸡八方山铅锌矿、宝鸡焦化厂、陕西略阳钢铁厂、西安第一轧钢厂、陕西省木材总公司等14濒临破产的国有或集体企业制工作。
37岁起担任金台区陈仓镇联盟村六组组长;李黑记迈开大步谋发展,进入钢铁贸易行业,目前年销售各类钢材1000多万吨,在全国设有40多个经营公司,销售规模位列行业第一;
38岁时,李黑记和村民们商量后决定以原本的厂为基础建立了东岭集团。这一决定开创了陕西第一次实现村子和企业合二为一,以企业带动村子发展的新做法。李黑记同时任宝鸡东岭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39岁时,宝鸡东岭集团兼并宝鸡市金台区物资综合供销公司,开创了民营企业兼并重组国有企业的改革先河;
42岁时,宝鸡东岭集团改制设立陕西东岭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黑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东岭走上工业扩张之路,先后进入了有色锌冶炼、钢铁冶炼、焦炭生产等产业领域,其中年产锌30万吨,名列全国第五,是西部地区最大的民营锌冶炼企业;
44岁时,东岭集团总收入19亿元,首次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排名38位;
45岁时,陕西省相关领导又找李黑记,让东岭接收陕西汉中市的略阳钢铁厂。这个厂截至2002年底,负债率达92.09%,且欠缴(发)职工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医疗费、职工工资等诸多费用数目巨大,职工生活条件极差,成为省市、县沉重的包袱。东岭集团先后投入20多亿元, 在占股比例51%的情况下,却承担了100% 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保住了略钢3万名职工及家属的生活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保住了国有资产,盘活了银行资产。
48岁时,东岭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1亿元,利税7.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49岁时,注册成立陕西东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东岭新时代”,为东岭村的200多户居民盖起了新居;
50岁时,进入煤炭资源开发领域,建成年产能600万吨的崔木煤矿。
东岭集团总资产400多亿元
东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岭集团)成立于1979年,是陕西非公经济发展的示范企业,位列2021“中国企业500强”第18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5位。企业总资产400多亿元,拥有员工1.8万余名,下辖100多个成员企业,分布在上海、天津、重庆、西安、南京、广州、长沙、青岛、无锡、秦皇岛、兰州、西宁、银川等40多个省会及中心城市。“东岭集团的光彩之路,没有尽头,永远在路上。”李黑记真挚地说,因为这是国家的呼唤,社会和人民的期盼,更是民企的使命与责任。
“同是一个太阳照,同是一个党领导,别人能过上好日子,东岭也一定能,我要带领大家过上富日子、好日子。”这是1994年李黑记竞选村组长时的原话,27年过去了,梦想已然照进现实。“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共同发展”的东岭村,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圆梦之路。
据了解,东岭村的村民每年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10万元,每户的资产超过了300万。这样的数字让人感到惊讶,因为有些在大城市打拼的白领都不一定能赚到这么多钱,更别提资产过百万了。就像李黑记毕业回乡的初衷一样,他想改变东岭村的面貌,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为了照顾大多数人,东岭集团旗下产业众多,为东岭村有工作能力的村民开设了多元化的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几年来,李黑记把各级政府奖励他个人的近百万元,全部捐赠给企业和村上,用于村上各项文化活动和教育事业。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修路、架桥、扶贫、帮困、助学、助教等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和新农村建设,近5年累计投入2亿多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自己企业遭受损失的情况下,李黑记毅然为灾区捐助300多万元;出资8000万元建设东岭石鼓文化廊桥。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东岭更是身先士卒,在做好防疫工作、捐资捐物的同时,保民生、保就业、稳外贸、保供应链产业链稳定。2020年上半年东岭进口同比增长43%,不仅满足了东岭集团自身需要,也保障了西北、西南、华中等地区多家冶炼厂的稳定生产,为陕西省稳外贸作出了积极贡献。2020年,东岭集团不但没有降低员工工资,更是新入职了数百人;西安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乌鲁木齐方舱医院、成都地铁、拉萨军民融合项目都有东岭人的身影。
资料参考:
1、《陕西首富李黑记:从万元资产到千亿企业嬗变的秘诀! 》
2、《又一个“华西村”诞生,村企年营收上千亿,户均资产超300万元》
3、《李黑记:党员、农民和企业家》
结语:
援引“第十一届全球秦商大会”为李黑记颁授“全球秦商杰出领军人物”奖的颁奖词:
“改革开放以来,李黑记凭借超人的胆识、科学的决策、精细的管理,带领村民艰苦创业、突破创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走上了一条‘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共同发展’的成功之路,把一个不足万元资产的黑白铁皮加工铺发展成为营收千亿的中国500强企业。东岭村以‘先行者’的姿态屹立潮头,从远近闻名的穷村一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被誉为‘西部第一村’。近年来,在全省追赶超越的大背景下,李黑记带领东岭集团以创新为驱动,以发展为内核,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企业年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连续17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连续19年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放眼望去和东岭集团年纪相仿的企业,能做到今天这么大的寥寥无几,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之外,更主要的是能够抓住时机快速发展。希望广大创业者,也能从这位大佬的故事中有所领悟,让自己的事业有所增进,更上一层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