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通过构建用户模型来分析拼多多用户的基本属性、认知与行为特征、消费习惯及社交关系等,通过对网购场景与动机的提炼及网购行动链路的拆解来分析用户网购背后的影响要素。
图2-3 拼多多用户性别及年龄选择(数据来源:艾瑞数据)
图3-1 用户反馈关键词(数据参考:企鹅风讯)
图4-1 调查问卷回收结关于果
图4-2 问卷调查结论
图5-1 拼多多与用户关系
图6-4 认知-行为特征雷达图
图8-1 行动链路
图8-2 网购行动链路拆解
从链路拆解图中可以看出:
在信息刺激阶段,关于信息刺激可分为外在刺激与内在刺激。内在刺激是产品自身因素激发用户去使用产品;而外在刺激是各种环境,场景因素刺激用户去使用产品。内在刺激可以让用户直接去使用拼多多,例如日常签到,果园浇水等,但外在刺激不一定会让用户去使用拼多多,用户可能会去使用竞品比如淘宝。那么在产品设计时,如果能将外在刺激转化为内在刺激,则可以有效促使用户直接去使用产品。不论是为了用户促活留存还是拉新,信息调研刺激对于产品均格外重要,特别是社会化消费趋势下,人们的购物需求更是在各种信息刺激下得到激发。
促成行动阶段关键在app于把握产品想要达到的商业目标和用户目标。因为有时候用户的行动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最终目的,我们更希望用户在行动的同时能完成关联任务。例如,在设计砍价功能时,我们当然不是仅仅希望他与人只是单纯帮好友砍价,而是希望通过帮砍价的行动,引导用户参与活动之中。因此促成行动阶段,需要根据商业目标与用户目标来设计直接任务甚至增加关联任务。
在用户购物的方案评估阶段主要影响因子是需求度与三维属性。需求度可分为很需要、一般需要及不需要,其中对于“一般需要”才是更需要我们花大力气进行设计,提高下单转化的点。
三维属性主要指商品属性李宁,营销属性忠诚度和行为属性,商品列表页与详情页正是围绕着这三要素来进忠诚度行设计的,因此在产品设计中需要问卷合理进行信息露出展示与关键提示。
(1)商品属性主要是让用户明白李宁这是什么,涉及标题、主图、详情、价格、品质等要素。
(2)营销属性主要是让用户明白为什么购买,涉及折扣、限时、赠品、满减、包邮等要素。
(3)行为属性主要是让用户对商品产生信任,涉及热度、评论、销量、收藏量等。
在用户下单的决策执行阶段,拼单(参与拼单app或发起拼单)与收藏品牌是用户两问卷个重要执行动作,对于它们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下单与传播增长(拼单分享)。
在体验反馈阶段,对于购物来说,重要的点是用户如何能够把好的购物体验选择分享给他人(熟人与陌生人),因此在这个阶段如何设计分享通道,如何促进用户分享便是产品需要着重思考的点。
总结
本文主要对拼多多用户基本属性、认知-行为特征、网购场景-动机和网购关键行动链路做了分析。在产品分析篇中,笔者将结合用户分析的内容,对拼多多在,基于场景动机的页面设计、网购行动链路下的各环与节拆解分析、基于人际关品牌系的传播增长及产品新的机调研会点“以贩养吸”式的成长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
欢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在产品的路上共同前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