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关于企业自查整改措施的报告(粮食企业自查自纠报告及整改措施)




3.应急预案及内外部联动处置情况。为使我行全体员工能够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监控我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和有效性,特制定声誉风险应急预案及内外部联动处置。截至目前,我行未发生相关舆情事件,所以未启动应急预案及内外部联动处置。


4.商誉计量情况。我行暂未将声誉风险纳入商誉计量。


5.声誉风险纳入产品服务情况。我行业务产品参照XXX成熟的的产品服务,在自主产品研发、销售、制定业务流程和政策时,相应的声誉风险因素降到最低,目前没有因为产品引发声誉风险的案件发生。


6.声誉风险考核情况。我行逐步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并将声誉风险纳入考核,2015年—2016年期间,声誉风险工作纳入到对各部门、各网点的年度考核中;在年度各项业务考核中占比10%。针对声誉风险管理建立明确的内部评价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从而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


7.声誉风险培训及应急演练情况。我行已于2014建立 声誉风险培训及应急演练工作机制,同时将声誉风险培训纳入全年培训计划,每年度进行两次声誉风险专题培训,培训后的下周进行预案演练。


8.舆情监测与报告情况。我行各部门、分行为舆情监测第一主体,采取在班8小时专人制度。通过各部门和分行舆情监测,截至目前,我行未出现负面舆情。2015度没有负面舆情发生,上报负面舆情监测和处置情况0次。





9.舆情应对情况。我行于2014年建立了舆情应对机制,截至目前未发生舆情案件。我行于舆情应对机制中,明确规定舆情快速回应机制,如遇相关解释说明舆情事件,联动媒体针对真实舆情事件刊发稿件,进行应对处置。


10.舆情引导情况。(1)我行建立了舆情引导机制,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等。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舆论。(2)暂时没有建立专家评论员及网络评论员队伍。


11.新媒体运用情况。由于我行各项业务产品单一,暂未开通企业微博及微信公众号,随着今后业务发展需要,已计划逐步完善该项工作。


12.排查主体情况。这次声誉风险工作,由XXX部牵头,明确各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中职责,制定相应排查方案及培训计划,主动维护本行良好声誉。


13.排查频次情况。根据监管部门要求,我行将在每年度进行不少于2次定期声誉风险排查。


14.排查范围情况。由XXX部牵头,排查范围覆盖主要业务种类、业务流程和部门,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2014年(从第一次排查起算)至2015年间,共组织了4项声誉风险排查,排查范围涉及同业、储蓄、信贷等业务等业务,占全部业务的100%,涉及会计财务部、客户部、营业部等部门,并根据排查结果制定了舆情处置应急预案。


三、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声誉风险管理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人员素质有待培训提高,不能提供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


(二)一线员工和基层营业网点负责人参加案防工作培训时间少,培训率低。


(三)能够对声誉风险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但检查中不够细致,可能存在应该查出但未查出问题的现象。





四、整改措施


(一)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实行全员考核制度,考核成绩纳入员工档案管理,作为考核员工一项重要标准,并与员工岗位、待遇、职务晋升等挂钩等。


(二)进一步加大声誉风险培训力度,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内外部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提高一线员工案防合规培训和管理层水平。


(三)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责任落实制度,逐个问题落实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时间,落实整改进度,落实整改措施,落实处罚问责部门,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通过此次自查,进一步明确了我行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声誉风险的识别、监测、控制和化解,以建立和维护我行的良好形象,推动我行持续、稳健、健康经营,同时培育了我行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声誉风险意识,从而促进我行健康、稳定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