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泸州市泸县代办个体户营业执照(营业执照)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泸州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着力解决群众在政务服务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探索创立推进“一线办”机制,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政务服务供给。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泸州针对办事程序繁杂、效率不高、办事推脱绕问题,建立领导陪跑机制,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跨省通办专窗等一线办机制,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服务更暖心。


领导陪跑 5分钟就办好


不久前,在江阳区行政服务中心,江阳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谢勇作为当日的陪跑领导,开展了“局长进大厅”活动。


“陪跑领导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为州市我解惑答疑,并带我代办到窗口协调办理,5分钟就办好了业务,大大缩短了我的办事时间,态度好、效率高,我很满意。”王晓萍说。


今年,江阳区行政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每周三入驻中心的22个职能部门安排部门分管局长以上领导陪跑半天。


“自活动开展以来,江阳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形象、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在群众办事需要多窗口、多部门协调时,陪跑领导协调部门、窗口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谢勇说。


“领导陪跑”不是作秀,而是下深水调研问题、解决问题。目前,我市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建立“领导陪跑”工作机制,各入驻窗口部门领导切实发挥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先锋模范作用,定期深入营业执照窗口一线,以现场体验、陪同办理、解决“疑难杂症”、跟踪问效等方式,以“群众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群众办事环节和办事流程的问题负责到底,实现群众办事无堵点、办事体验无差评。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社局开展“局长泸县走流程”活动。活动按照线上全体验、线下跑个遍的目标,把73项行政审批和168项公共服务分成高频线上、高频线下、低频线上、低频线下4个种类,按照分管领导分管业务交叉走、业务种类兼顾走的原则,将所有事项全州市部分配给局领导班子成员,平均每个班子成员负责40项以上。局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对线下高频事项采取陪跑全程体验,对线上高频、线上线下低频事项采取线上体验和线下调研、暗访、座谈等方式予以推进。


“通过‘局长走流程’活动,我们掌握和了解了全市人社系统存在的堵点和难点问题,亲身体验了群众办事的感受,切实完善机制,为基层减负,为群众排忧解难。”泸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办不成事” 窗口解决“疑难杂症”


“服务企业周到,登记许可高效。”日前,泸州鑫洪海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洪为江阳区大山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送上了一面锦旗。


今年9月,泸州鑫洪海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要参加一次招投标,需要办理食个体户品经营许可证,按照正常办理流程需要半个月时间。由于时间紧,王洪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到大山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求助。大山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了解了企业需求,通过在“办不成事”窗口协调多部门联合办理,2天就为王洪办好了证件。“在‘办不成事’窗口,通过营业执照多部门协调办成了事,非常感谢。”王洪说。


目前,泸州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坚持问题“前置”,将群众“办不了”“很难办”“不给办”等问题纳入事项受理范围,建立受理、会商、办理、反馈、回访、归档整套闭环办理流程,将问题留在政务大厅解决,避免群众“多头跑”“往返跑”且“办不成事”。“办不成事”窗口设立以来,全市共受理解决“办不成事”问题累计188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


泸县云龙镇在便民服务中心也设立了“办不成事”受理窗口,针对办事流程中遇到的问题,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办理未能解决的问题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办不成事’受理窗口的设立,提升了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帮群众把‘办不成的事’办成、办好。”云龙镇便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川渝通办” 两地不再“两头跑”


马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马杰也体验到了我市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马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在重庆市江津区,负责人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换发业务,从泸州回重庆办理,时间长、成本高,如果资料没准备齐很有可能来回跑。


马杰了解到泸州市开通了“川渝通办”业务,于是在10月21日前往龙马潭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工作人员很快就为他办理完了业务。“不用回重庆办事,太方便了。”马杰高兴地说。


“‘川渝通办’为异地流动人口提供生产生活方面的服务,对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和地方经济发展,方泸县便群众办事起到很好的作用。”龙马潭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传勇表示。


今年6月22日,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也开通“川渝通办”业务,川渝两地居民办理不动产权登记等相关业务不用再“两地跑”。


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市加强与重庆市江北、永川、江津、涪陵、荣昌,贵州赤水、遵义等毗邻地区合作联动,建立政务服务事项联办机制,制定“跨省通办”事项清单,不断扩大“跨省通办”事项合作范围。我市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跨省通办”专窗,指派专人负责“跨省通办”专窗事项办理,各级各部门以全个体户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线上线下联办等方式积极推进“川渝通办”。截至目前,全市各级专窗线下共办理事项614件,部门办理事项17.14万件。


办事窗口搬一线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泸州

基层党组织要把服务作为永恒的追求。今年7月,在江阳区水井沟商圈内,热闹的街道多了一个红立方党群服务站。红立方党群服务站可为群众提供社保、医保、民政、卫健、综合执法等7大类54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的信息咨询办理服务,以往需要群众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在“红立方”都可以办理。


“今年以来,我们为群众提供上门跑腿、党员领办、组团协办、支部承办等代办服务350余人次。”江阳区北城街道报恩塔社区党委书记李小娟说道。


将办泸州事窗口搬到一线并不是个例,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我市将改革的目光放在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办理上,通过缩流程、代办减手续、门口办,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


泸州将新生儿出生办证窗口也搬到了一线。今年,家住碧桂园的康先生和妻子,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健中心院区三楼大厅新生婴儿落户窗口前,给刚出生的宝宝办理了户口,五分钟就收到窗口工作人员递来的户口本。


江阳区也在报恩塔商圈和佳乐社区试点打造“一站式”行政服务工作站。商圈政务服务工作站以区行政服务中心为支撑,打造了等候区、办件区、帮办代办区、自助办理区等服务区域,在商圈内就能办理延伸政务服务事项325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