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近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耸立于人们的视野之间。建筑数量的提高,推动的是消防行业的发展。消防设施设备消防检测服务从“无”到“有”,消防设施维保从“售后维修”到“定期维护保养”。而湖北省作为中部崛内蒙古自治区起排头兵,第三方消防技术服务亦蔚然兴起,然而发展过程、规范从业、结构内部监督机制、人员培训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 设施基础不牢:
消防设施维保、检测、评估等服务皆基于一次消防工程竣工的基础上进行,大多项目接管时面临着图纸缺失、现场报警点位无编码图、设施改造异动无台账、原现场采用技术手段做假等众多乱象,地下管网漏水、外来二次改造过程造成破每坏性故障等比比皆是。
案例二:某大型楼盘商铺百余间火警故障时,发现商户二次装修,对收费报警设备线路破坏性极大,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人破坏,人人受害”,物业方束手无策,有心无力。(当前,武汉众多商铺及商业网点、公寓楼、设有户内烟感,超高层住宅皆面临此问题,且隐患较大)
解决方法:重新布设公共报警维保线路一条,至每商户接驳点留端子箱一处,施工时脱离该户设备,上线前检测内部线路完好情况,经确认无故障后方接入公共线路,后期管理较为顺畅,且保障非施工区域消防设施正常运行。建议规范制定专家、设计院考虑采纳此建议和设计。
案例三:我公司协助甲方某物业进行超高层住宅内烟维保感测试时,发现火警地址与门牌号相反(报警地址为对门门牌),再陆续将相邻层测试时,发现整栋楼烟感与门收费牌房号均为相反,形成了重大设施消防信息隐患。
总结:
1、当前,社会单位确认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的三大手段基本就是:查灭火器、看设施是否缺失,以主机是否显示系统工作正常、管网是否有水等为基础范本,存在着重大认知误区,对消防设施基少钱础都没有摸底排查清楚的情况下,所谓“管理”,大多时候是一个巨大风险源。
2、针对消防设施故障,消防技术服务,某些时候就是面对一个乱摊子,消防或建管部门验收时不可能点点到位,在面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实际情况下,加之部分项目消防设施改造无设备设施异动记录,设施管理人员流动频繁,社会服务机构不下功夫全面搞清楚设施情况,不找到病根动手术,而做些刮痧拔罐之表面工作,消防服务工作根本就会沦为逢场作戏,且让很多管理上不专业的社会单位觉得消防维保的”做了事”。
(二)专业素养不佳:
1、人员构成:
据行业内交流沟通,当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已面临严重人才断层,据文献数据来源统计,2007年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3.2岁,2017年为43.1岁,10年时间平均年龄增加了10岁。行业内不完全调查显示,当前建筑业从业人员尽管平均年龄没有直逼45岁如此夸张,但平均年龄超40岁已成定局,超50%老龄建筑工人支撑着建筑业的发展。此外,建筑业劳动力专业素质偏低,主要还是由“洗脚上田,拎包进工地”的农民工构成。40-50岁年龄段工程现场出身技术工人,且从业达5-10年、具备一定动手施平方工、维护保养能力的产业技术工人面临无学历、无证书、未接受正规培训而停留在劳动力本来就短缺的施工现场,月薪均在1万元左右,此工资水平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负责人或注册消防工程师水平,内蒙古自治区造成了社会消防服务机构无人可用。
当前消防服务机构持证人员构成:工程类专业毕业生20%、注册每消防工程师考试大军中有志从事消防工作人员5%-10%、公司各类岗位依据公司要求考试后获证人员30%-40%、不法社会机构所倒卖挂靠人员20%、安保行业转行消防行业人员10-15%。
以上人员良莠不齐,毕业生耐不住消防行业加班加点、节假日上班、值班,注册消防工程师面临证书备案潮后待遇或挂证费用一落千丈,公司各岗位包括会计、文员参与考试和证书凑数,其他人员无法到场到岗从业的尴尬局面。
- 技术基础:
大部分被服务单位消防管理人员皆为工程部门代管,对消防设施的复杂性和专业知识存在众多错误认识和欠缺。此现象在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中亦广少钱泛存在。
案例一:某项目维保洽谈前期,甲方项目、工程部主要负责人带领至现场,进行屋顶试验栓压力防水测试不到一分钟时,水压迅速变小至流淌状态,当值安保人员一再委屈地确认:2小时前例行放水测试平方,水压及出水正常。经专业工程师判定:该管网高区阀门被关闭,管网导致形成静压状态多少,水箱无法对管网进行及时补水,加之放水测试时间过短,造成历次巡查检测时有水有压假象,形成重大隐患。
案例二:某项目检测期间,对地下室排烟机进行测试时,发现风机反转,后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日常测试方法时,均未进行风速、风压、风量等测试,风机能启动则判定未合格,根本不懂排烟和送风区别及性能。此现象在维保、检测服务人员中亦可能存在。
上述问题自始至终萦绕在各大社会单位维保活动的周围,羁绊着消防行业的发展。但发现问题,找到痛点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让我们多少以客观的眼光发现问题,冷静的态度思考问题,最终能够得以完美的解决问题,为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