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综合税率13.85(8513sex)


内容提要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对于缓解企业经营困境、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土地价格、能源成本、物流成本等七个方面的分析显示,中国要素成本整体仍然偏高,降成本仍有较大空间。必须将降成本(重点是降低制度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以持续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有效应对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降低实体经济和企业成本,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有效缓解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对于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土地价格、能源成本、物流成本金等七个方面,对中美要素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




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比:中国高于美国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被认为是企业投资的风向标,其实质为评价“做生意简易程度”的排名,重视企业获得感,更多采信来自企业的数据,可用于评价一国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套由世界银行设计的指标通过理想化的企业设定,能够排除各地地理等方面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度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名列第31位,连续两年大幅上升,相较于上一年度的第46位提升了15位,这也是中国营商环境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40位。与此同时,世界银行连续第二年将中国列为过去一年中营商环境改善度最高的10个经济体之一,充分认可了中国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等八个领域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在“办理施工许可”这一指标上,中国的排名从上年的121位急剧提升到33位,前进了88个位次,创世界银行测评史上单一指标年度升幅纪录。







尽管如此,相较于连续三年排名前10的美国,中国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较高,整体的营商环境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具体来看,中国在纳税(排名第105)、获得信贷(排名第80)和跨境贸易(排名第56)等领域仍显滞后,特别是“获得信贷”这一指标的排名有所下滑。在跨境贸易方面,中国的出口边境合规耗时为21小时,成本为256美元,相比美国的2小时和175美元耗时更长、成本更高。同时,美国在获得电力(排名第64)和开办企业(排名第55)等领域也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世界银行对纳税指标的采集时点是从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2019年推进的超2万亿减税降费举措尚未体现在这项指标中。因此,2021年我国营商环境指标中的“纳税”项排名有望再进一步,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望继续降低。




企业税费负担对比:中国高于美国



企业税负:中国高于美国




近年来,我国政府着眼于“放水养鱼”,连续推出了一系列减税措施,企业整体税负呈现下降趋势,但仍高于美国,在世界处于较高水平。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企业总税率为59.2%,较2018年下降4.8个百分点,高于美国22.6个百分点。




从纳税总量来看,在扣除社会保障费用的情况下,美国企业只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这部分主要由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进行征收。2017年,联邦政府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占联邦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4.7%,州和地方政府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占州和地方税收收入比重为3.2%,合计的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为9.5%。而在中国,大量的税收由企业缴纳,其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占比最高。2018年,中国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22.6%,高于美国13.1个百分点。此外,尽管增值税是间接税理论上可以转嫁,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常常无法取得足够抵扣凭证或行业竞争激烈难以提价,从而让企业产生实际税负。







企业社保负担:中国高于美国




为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强企业发展活力,2015年以来,中国先后降低或者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5次,同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增强社保基金支撑能力,企业发展与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但与美国相比,中国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率偏高,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




美国的社会保障税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是联邦税的主体税种之一,分为老年遗属及残疾保险税、医疗保险税和失业税三个税目,实行全国统筹,企业缴纳的养老遗属及残疾保险税率为6.2%、医疗保险税率为1.45%,失业税率为6.2%,合计承担13.85%。




中国的社会保险是一种需要雇主和雇员按比例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保障形式,企业承担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的部分计入社会统筹账户。目前,我国企业社保的综合缴费率为24%左右,其中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率约为16%,失业保险约为1%,医疗保险约为6%,工伤保险约为1%,加上住房公积金12%,合计为36%,明显高于美国企业。




劳动力成本对比:生产率劣势削弱成本优势



劳动力成本:中国低于美国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但绝对值仍低于美国。2007-2018年,我国年平均工资涨幅明显,时薪从2007年的1.5美元/小时增长到2018年的5.7美元/小时,增长了3.8倍,年均增长率达13%。同期,美国年平均工资同样总体呈上升趋势,时薪从2007年的20.9美元/小时增长到2018年的27.1美元/小时,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2.4%。2018年,美国劳动力平均时薪为中国的4.8倍,中国企业用工成本仍较为低廉。







劳动生产率:中国低于美国




由于中美两国发展阶段和物价水平的差异,单比较工资绝对值难以充分衡量两国劳动力成本差异。因此,还需分析两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对劳动力投入和单位产出做出客观评价。我们采用小时劳动生产率(GDP per hour worked)来计算劳动生产率,具体计算方法为:小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就业人数×就业人员工作时间)。







通过计算得到,2018年我国小时劳动生产率为6.8美元/小时,美国为70.8美元/小时,约为我国的10.4倍,相较于2005年的38.6倍已经大为收窄。自2006年以来,我国小时劳动生产率年均同比增速始终高于美国,尽管差距逐步缩小,但绝对值依然相差较大。总体来看,劳动生产率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我国劳动力平均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







资金成本对比:中国高于美国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年均增速远高于美国,这意味着中国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要远高于美国,资金成本自然更高。无论是以国债收益率刻画的无风险利率水平,还是以贷款利率衡量的综合融资水平,中国均高于美国。以贷款利率为例,我国由2009年的5.01%升至2011年的7.57%,随后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总体保持稳步回落至2016年的5.2%,然后在金融去杠杆政策驱动下再度持续攀升至2018年的5.85%。美国方面,受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其资金成本曾持续稳定在历史低位,2009-2014年贷款年利率连续6年保持在3.25%水平,随后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带动下逐步上升,由2015年的3.26%升至2018年的4.9%。




可以看出,中国企业融资成本较美国更高,贷款年利率持续高于美国,且在2011年以前差距不断加大,由2008年的1.39个百分点升至2011年的4.32个百分点。2012-2018年,中美资金成本差距总体不断收窄,贷款年利率差距由3.86个百分点降至2018年的0.95个百分点。除了经济发展阶段对资金水平的影响之外,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较发达国家而言仍不够成熟,融资渠道以及金融产品较少,导致企业贷款的中介费用较高,所承担的评估费、保险费、顾问费等交易费用也普遍高于美国,资金成本总体偏高。





土地价格对比:中国大幅高于美国



土地成本是企业建设厂房的基础要素和重要成本,中美之间土地成本差异巨大。




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部分通过整理国内制造业企业赴美投资典型案例,梳理比较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土地价格。需要注意的是,包括土地在内的要素成本有时可能并不是企业“出走”的主因,推动引起赴美投资的因素还包括更加接近市场和优化战略布局。




通过跟踪相关报道,报告整理了1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赴美投资案例,结果如下表所示:





基于案例分析比较中美部分地区工业用地价格。具体流程为:首先,通过整理企业赴美投资相关报道,获得美国部分州土地价格;其次,通过查阅企业国内地址相关资料,获得企业国内所在地土地价格;最后,经过汇率折算,获得可比的中美土地价格数据。结果如图7所示。




从结果上看,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所在地的土地价格较低,工业用地价格一般在0.9万美元/亩(6万元/亩)左右,而且美国工业用地是永久产权。国内企业迁出地土地价格较高,相关地区最低等级工业用地基准地价在100-350元/平方米(约合1.1-3.5万美元/亩,或7-23万/亩),而且国内工业用地是50年产权。国内工业用地价格几乎是美国的数倍以上,(制造业)企业投资负担较重。相比之下,中国工业用地价格成本较高。







能源成本对比:中国整体高于美国



本部分从汽油价格、电力价格和燃气价格三个方面,对中美能源成本进行比较。




油价:中国高于美国




油价走势上,中美汽油价格走势基本相同。2008年以前中国汽油价格低于美国汽油价格,其后情况发生逆转。201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92号无铅汽油市场价格4.01美元/加仑,发改委发布的92号清洁汽油36个城市平均零售价价格为3.43美元/加仑;同时期,美国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常规车用汽油零售价格为2.72美元/加仑,终端用户零售店价格为2.22美元/加仑。







成品油价格主要由原油成本、炼油成本、运输和销售成本以及各类税费构成。从原油成本以及物流、运输等成本看,中美差别并不大;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税收因素,这一点可从近些年关于油价的讨论中得到证实。







电价:中国企业电价高于美国




作为重要的基础生产要素,电力是许多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重要成本构成。对比中美用电价格可以发现:一是两国电力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二是中国工业电价偏高、居民电价偏低,存在交叉补贴问题。




中美电力成本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从数据上看,中美两国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价格都在逐渐上升,中国工业用电价格从2001年的0.062美元/千瓦时上涨至2018年的0.112美元/千瓦时,涨幅80.9%;居民用电价格从0.055美元/千瓦时上涨至0.079美元/千瓦时,涨幅44%。美国工业用电价格从2001年的0.051美元/千瓦时上涨至2018年的0.069美元/千瓦时,涨幅37.2%;居民用电价格从0.086美元/千瓦时上涨至0.129美元/千瓦时,涨幅50.2%。







中国工业用电价格大幅高于美国,居民用电价格则相反。2018年,我国工业用电价格0.112美元/千瓦时,美国工业用电价格0.069美元/千瓦时,高于美国;我国居民用电价格0.079美元/千瓦时,美国居民用电价格0.129美元/千瓦时,低于美国。




在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关系方面,我国存在交叉补贴问题。居民用户电力传输距离较长、供电电压较低,且用电时间大多集中于系统需求高峰期,其综合供电成本相对较高;工业用户的供电电压等级和负荷率较高,供电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仅从供电成本角度看,居民用电价格应当大幅高于工业用电价格。美国的分类型用电价格有效地反映出了这种情况,但我国居民用电价格长期低于工业用电价格,存在着明显的交叉补贴问题。







燃气价格:中国企业用气价格高于美国




根据数据可得性,本部分选取民用天然气和工业用气价格作为分析对象,对比中国与美国天然气价格水平。




民用天然气方面,中国民用天然气价格处于上升态势,2015年以后逐渐企稳;美国民用天然气价格起始水平较高,上升至2008年后基本保持稳定;在样本区间内中国民用天然气价格一直低于美国民用天然气价格,2018年,中国民用天然气价格为10.94美元/千立方英尺,美国民用天然气价格为12.77美元/千立方英尺。




工业用天然气方面,中国工业用天然气价格与民用天然气价格起始水平接近,其后通常呈现上升态势,在2015年后触顶回落;美国工业用天然气价格起始水平低于民用天然气价格,在2008年前后由升转降,与民用天然气价差逐渐拉大、并基本保持稳定。2018年,中国工业用天然气价格为13.67美元/千立方英尺,美国工业用天然气价格为4.18美元/千立方英尺。




从工业用气和民用天然气价格关系上看,中国工业用气价格高于民用天然气价格,与此相反,美国工业用气价格则低于民用天然气价格。







物流成本对比:GDP占比高于美国,但费率低于美国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降低物流成本有助于挖掘企业盈利潜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中国高于美国




政府规划文件和研究者普遍认为物流成本高,主要依据是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值高于发达国家。2018年,中国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为14.8%,同期美国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为8%。按照物流费用占GDP比重口径,中国物流成本约为美国的近两倍。




中国物流成本较高也是政府管理部门的主流认识。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明确指出,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2013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高达18%,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倍左右,也显著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将着力降低物流成本作为发展重点之一。







物流费率:中国低于美国




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其实是一个反映经济结构的中性指标,并不能如实反映物流成本的高低,不具有跨国横向比较的意义。




具体来说,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取决于单位GDP的货运量、平均运距和物流费率三个因素,只有物流费率是衡量物流成本高低的合理指标,其他两个指标则取决于经济结构、地理结构和人口分布等因素。




从测算结果上看,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较高主要是由于单位GDP货运量较高造成的,而这主要受制于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较低的货物价值,中美平均运距较为接近。真正客观衡量物流成本高低的物流费率上,中国吨公里物流成本仅为美国的一半。







物流绩效指数:中国有待改善




2007年,世界银行首次发布“物流绩效指数”。指数每两年发布一次,综合分析海关效率、基础设施质量、物流服务质量、国际船舶出航便利度、货物跟踪能力以及交货准时性等多方面因素,对各国物流绩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名。




2018年7月24日,世界银行正式发布《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2018年)——联结以竞争:全球经济中的贸易物流》报告。2018年物流绩效指数排名中,中国排名第26位,比2016年的第27位上升了一位;德国连续第三次排名第一,美国排名第14位,比2016年下降4位。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行业发展已取得不小成绩,但是在物流绩效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对比结果显示



近40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够作为制造业大国迅速崛起,并连续数年稳居FDI流入国前列,同中国特有的优势密不可分:一是制造业体系完善,尤其是上下游之间的配套协作非常顺畅,可以节省企业的搜寻成本;二是劳动力成本低廉,尽管低端劳动力成本已明显上升,但是中高端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所谓的“工程师红利”在逐渐显现;三是政策优惠,各地为了吸引外资,通常会在土地出让、税收等方面给予外资非常大的优惠,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四是市场优势,中国拥有全球人数最多的中产阶级,并即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所以中国对于外资仍然有较强的吸引力。




不过,从我们选取的制度、税负、劳动力、资金、土地、能源、物流等领域来看,当前中国多数领域成本已高于美国(见图14)。即便劳动力成本略低,但劳动生产率差距偏大;物流成本略低,但物流绩效差距偏大。随着美国开始吸引制造业回流,不少中资企业已选择到美国去投资设厂。




2016年,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到美国办厂,称“中国企业税负比美国高35%”,引发热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5年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到了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按照这种趋势,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这就提示我们:降成本已成当务之急,必须把“降成本”(重点是降低制度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以持续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有效应对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