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青岛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345.9亿元,仅为上海的1/13.“发展我市科技服务业已刻不容缓。”颜成霞表示,为解决目前青岛发展科技服务业面临的问题,首先需要高标准营造1个软环境。“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土壤,没有好的软环境,再好的企业、再好的项目也会流失。建议青岛市制定产业地图,将引进项目定向引导至符合产业定位的区域,实现科技服务业与主导产业匹配集聚,防止内卷化发展。”
另一方面,颜成霞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完善激励机制、供给机制和评价机制,形成机制留人的氛围。激励机制突出将对外服务质量作为核心考核指标,激励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专职化科技服务队伍;供给机制通过完善学校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院企联合培养,形成人才队伍的常态供给;评价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对员工进行“双轨制”考核办法,专门从事科研的人才申报研究类职称,专门从事服务的人才申报应用服务类职称,提升科技服务业人才发展空间。
鉴于科创产业的高风险高收益特点,颜成霞建议相关部门应强化优先发展政府引导基金与天使类投资基金两类基金,并引进培育头部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高校创业机构三类服务机构,全力构建机构协同、行业协同、创新端与产业端协同、区域协同四种协作机制,打造1个示范区。
颜成霞表示,青岛蓝谷是市委、市政府助推海洋强国战略打造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域,建设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质检中心、大洋钻探船等“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28个,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24所,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77个,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对发展以成果转化为主的科技服务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青岛蓝谷管理局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作打法,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基金投资、双招双引一体化推进,这相当于举全局之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基础优势和路径优势给发展科技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建议相关部门以青岛蓝谷为试点区域,在政策、项目上予以倾斜,同时市区两级共同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打造科技服务业高地,助力青岛高质量发展。”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