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谨榕 通讯员 杨锐轩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造成冲击,复杂的国际形势也给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外部挑战。在环境倒逼之下,企业进一步加速转型步伐,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不断开拓新兴市场,打造出口竞争新优势。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出口企业,其中,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从最初0EM(贴牌代加工)到ODM(研发设计及生产)再到OBM(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国际化路径。广州大运摩托车有限公司从销售到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路径。在国际舞台上,广州外贸正演绎着越来越精彩的创新故事。
实录·广州故事(1)
长嘉电子:从OEM、ODM到OBM,“走出去”越走路越宽
早在2006年,广东省政府确立加快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和实施“数字家庭行动计划”之时,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嘉电子”)创始人就捕捉到电子行业发展的新商机,在南沙成立了长嘉电子,为客户贴牌(OEM)生产各类音响、液晶电视,产品远销欧美地区。
然而,历经几年的快速发展,长嘉电子管理层看到了问题:OEM企业过度依赖外来订单,生产的稳定性差,而且随着同行业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从2008年5月开始,长嘉电子加大对先进生产设备的投入、上线先进的检测手段,逐步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对产品的外观结构、电路设计、软件功能作出较大改进、改型的加工,甚至是为客户设计定制化产品,长嘉电子也由此进入ODM时代。
为发达国家企业开展代工业务的这些年,长嘉电子一直有意识地学习、摸索,加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研发投入,2010年2月,长嘉注册“长嘉电子”商标,开启了自有品牌的OBM发展征程。
税惠直达,自主创新底气十足
“长嘉电子主做电子产品,开发周期短、投入大、产品更新迭代快,要跟上潮流,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创新。而行业竞争相当激烈,我们的步子慢一点,就容易被市场抛弃。因此我们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宏东感慨道。
要打响自有品牌,创新是摆在长嘉电子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而创新,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存在一定风险。
为助力企业创新升级,广州税务部门送政策、送辅导、送服务,从各个方面优化营商环境,令企业家们备受鼓舞。
长嘉公司财务经理龚寄林介绍:“税务部门为我们提供无疑点快速退税服务,通常申报出口退税后3个工作日内就能收到款项,大大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减少了资金占用成本。2018年以来,公司累计收到出口退税1.14亿元。”
除了出口退税,广州税务部门还辅导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将减税红利和出口退税款用于扩大生产、加大研发、技术改造等再投资。去年,我们在南沙区东涌镇万洲建设的生产基地已正式投入运营,预计将实现智能化生产的跨越!”
目前,长嘉电子已建有广东省超高清智能电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研发平台,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119项,成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进入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名单。据庄宏东介绍,长嘉电子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先后参与《声频功率放大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规范》、《智能音箱技术规范》等9项标准的编撰,促进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服务添力,贸易“朋友圈”越扩越大
“把鸡蛋放到更多的篮子里,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庄宏东说。
在深耕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长嘉电子很早就开始下大力气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尤其是人口规模大、市场份额低的新兴发展中国家。
庄宏东更是亲自上阵。他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跑到中东、东南亚、非洲市场打响品牌、抢占市场。“大多老一辈管理者囿于时代环境,在境外市场开拓中不得不带上翻译,交流信息免不了有阻碍。我飞到非洲、东南亚、中东,直接和当地的客户面对面谈,开发了不少新市场。”庄宏东回忆道。
庄宏东的开拓很快有所回报,2012-2014两年时间,企业实现了营业额翻倍。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也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2020年疫情突然暴发,幸好我们一早在非洲国家做了布局,非洲份额提升至出口额的两成以上,大大对冲了疫情带来的风险,公司营业额提升近20%。”庄宏东表示。
为满足企业扩大规模需要,税务部门为企业开通申请增量领购发票、增值税即征即退等绿色通道,并通过实地辅导、电话、微信等方式给予全方位的政策辅导。
“现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抓市场。”庄宏东说。
实录·广州故事(2)
大运摩托:从风行全国到驰骋天下,民族品牌打开大舞台
“风驰天下,大运摩托”。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曾在21世纪初风行全国。这也是一句饱含企业对未来发展期盼的广告词。经过多年的发展,大运摩托实现了“布局南北、挺进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规划,当国内的摩托车市场逐渐饱和时,大运摩托早早顺应改革开放的号召,在海外市场提前布局,谋求新的商机。
“千里走单骑”积累第一桶金
1986年,广州大运摩托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运摩托”)创始人远勤山还在山西老家的收粮队帮忙,勉强维持温饱。有一天,远勤山外出务工的堂哥带着自己攒钱买的一辆摩托车回家,让他羡慕不已。堂哥告诉远勤山:“那边摩托车价格很便宜,不像我们这边这么贵。”这一番话引起了远勤山的注意,他想,自己如果将广东的摩托车拿到山西来卖,是不是能赚个差价呢?
于是,19岁的远勤山押上了全部家当,用借来的钱买下他人生中的第一辆摩托车,从广东骑回老家山西售卖。尽管这一路并不容易,但一买一卖间利润十分可观。这为远勤山打开了一条“广东-买摩托-骑回山西-卖摩托”的致富之路。他头戴重盔,身穿大袄,在晋粤两地1800公里之遥的公路上骑行,一趟接着一趟,凭着他“千里走单骑”的耐力,积累下第一桶金。
就这样跑了几年之后,远勤山用积累的资金在山西盘下门市,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最大的摩托车经销商。
退税红利助业绩逆势上扬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出行代步的摩托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摩托车的市场越来越大。嗅到商机后,远勤山生出了做自己品牌摩托车的想法,于是在广州组建了大运摩托车生产基地,完成了从卖摩托到造摩托的转变。
“做企业的,你要朝着大方向走,才能利国、利民、利己。有了好的土壤,有了国家好的政策,加上自己的努力,就能发展壮大。企业就跟一个小孩一样,长大了原来的鞋就穿不上,那就要转型,就要想办法‘创造’更大的鞋。”远勤山这样解释大运摩托的转型。
如今,大运摩托已经发展成为大型摩托车出口企业。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税务部门提供“随到随审”服务,让企业快速拿到退税款,加速资金周转。2019年至今,大运摩托已获出口退税1.31亿元。
“2020年疫情爆发后,广州税务部门还主动联系我们,问询我们有什么需求,帮助我们快速复工复产,公司上下也齐心合力、坚守市场阵地,销售额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全年出口销售总额5.57亿,同比增长34.6%。今年继续稳打稳扎,1-8月出口销售额2.87亿元,同比增长10.01%。”谈到业绩逆势突围,大运摩托总经理牛大鹏十分欣喜。
勇闯“一带一路”中有“税务参谋”
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大运摩托加速在海外市场拓展版图。
“我们一直以‘振兴民族工业,提升民族品牌’为己任,从车形的时尚感,到保证劲飙安全的大灯和发动机设计,公司一路走来,非常重视产品的形象塑造和技术创新”,牛大鹏分享公司成功的“密码”,“发展中国家是摩托车的大市场,但这些地方消费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大运摩托的‘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可控,也是重要的‘利器’。”
除了开拓更多的外贸市场,大运摩托还加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布局。2020年,大运摩托在埃及投资布局设厂,走出了运用国际优势资源、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
企业到海外投资,适应复杂的国际税收环境,制定税收风险管理策略成为企业一项重要任务。
责编 | 唐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