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什么是实物资产的金融资产(什么是实物资产?什么金融资产?)



01中国居民家庭财富结构


2000年-2019年,中国的GDP由10万亿元增长到接近100万亿元,财富存量从39万亿元上升到675.5万亿元,翻了17倍。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实物资产占到了八成,金融资产占比仅20.4%。在我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居民累积了巨量财富,大部分都拿去买房了。



▲数据来自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细看金融资产中各类分项,现金存款、理财等相对风险较低的产品占比高达65%。而股票和基金这类风险相对较高的权益类资产占比仅一成,综合算下来,股票和基金只占我国居民家庭资产的2%,占比极低。



▲数据来自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02中美居民财富结构差异​


我们摘取了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中的家庭资产配置数据,发现北美的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基本是和中国截然相反的。北美金融资产占到七成,而实物资产不到三成。过去我们的钱大部分都在用来积极买房,北美人民的钱大部分用来买成了各类金融产品。同样,亚洲的日本,金融资产占比也有近60%。根据报告中的财富数据,2020年,北美金融资产已有110.6万亿美元,是亚洲(不含日本)的2.4倍。而亚洲(不含日本)的实物资产是83.6万亿美元,是北美的近2倍。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很难说是北美金融资产泡沫了,还是亚洲的实物资产泡沫了。



▲数据来自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


也正是因为美国居民财富结构中金融资产占比较高,在金融资产的配置上,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风险资产的占比相对中国居民高出很多,现金存款占比较低,股票、基金占比高达37.5%。而美国居民金融资产中占比最大的养老金,并未体现在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中。这主要是中美养老体系的差异造成,我国养老主要依靠社保。其次我国居民的养老储备仍然是依靠传统的储蓄存款,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情况较少。


抛开美国居民养老金的股票投资部分不计算,仅对比股票、基金这两类金融资产在居民资产的占比,中国仅占2%,美国占到了27%。对比发达市场的资产结构,我们居民的权益类资产占比还有十倍以上的提升空间。



▲数据来自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Federal Reserve




03、 为何现在是财富结构转折点


一、人均GDP跨过财富结构转折门槛


从海外的经验来看,财富管理行业具有“门槛效应”,随着居民收入跨越一定水平,基本生活条件能够满足后,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将会快速提升。美国人均GDP在跨过1万美元后,美国居民开始大规模存款搬家,这一时期公募基金、养老金等产品迅速发展,1980-2000年琼斯指数增长11.2倍,纳斯达克指数增长12.5倍。2021
年,我国人均GDP 连续3 年超过1 万美元,与美国80 年代财富管理爆发前的人均GDP水平相当。


二、房地产投资热潮渐行渐远


房地产购买需求减弱。前文我们已经提到,我国居民家庭资产中,实物资产占到了八成。央行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中提到,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其中住房拥有率大幅超过美国(63.7%),我国的快速城镇化推进成果是显著的,社会整体对房地产的需求已经得到较好满足。


投资成本高,交易周期长。当前的房地产需求主要存在于一线和强二线省会城市,这些城市有区域经济主体聚集,可以吸引年轻人口流入,带动购房需求。但这类城市房价较高,往往会有比较严格的限购、限售措施,每年符合购房条件同时具备购房资金条件的群体增量是有限的。同时因为限售措施,在房地产市场较差的时期,交易不活跃、周期长,往往要相对市场价格有一定幅度的降价才能售出。而三、四线城市则面临长期的人口流出压力,需求端的减弱,进一步压低房价,长期来看并不适合房地产投资。


租金回报低。租金收益率低,房贷利率高也是房地产投资的一大阻力。当前,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产租金收益率只有1%-2%,而房贷利率超过5%以上。按照当前的房价,以投资为目的买房,如果房价不涨,即使房子能租出去用租金补贴一部分的现金流,仍然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



综上,在购房需求减弱、投资成本高周期长、租金收益率低和房地产税试点的多重夹击下,房地产投资将变得如履薄冰。我们三十年的飞速城镇化造就了房产创富的历史,这个历史是否能一直复制下去,需要我们结合当下更深入地去思考和剖析。一旦房地产失去创富效应,居民资产自然而然地会去配置到其他金融资产中去,而这个配置过程,很可能会带来下一个时代财富机遇,而我们现在恰好就站在这个转折点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