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电子设备道闸怎么折旧(电子设备一次性折旧)


1.智慧停车领军企业

1.1.老牌出入口控制管理厂商,业务覆盖BCG三端


捷顺科技成立于1992年,大的战略方向是从硬件转型为停车场运营服务。公司做硬件起家,代表性产品是停车场出入口的道闸,属于安防行 业下的出入口控制与管理行业,与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楼宇对讲等行 业并列。2011 年上市以来,公司一直在把握战略转型升级的机遇。对于 硬件业务,由传统硬件向智能硬件升级,毛利率较低的机电类产品占比 已经被大幅压缩。公司最后一次披露机电类产品收入占比是在 2014 年, 当时的收入占比仅为 22.97%。


对于第二成长曲线,公司进行了若干次尝试。早在 2011 年,研发智能 安防系统平台(NISSP),可以把不同厂商的安防设备做互联互通,尝试 向智能安防方案商转型;2014 年,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通过捷慧通智 能管理平台、捷顺通支付平台,构建 B2B2C 的业务模式,当时的愿景 是成为智慧停车、智慧社区平台运营服务提供商;2018 年是战略转型的 一个转折年,公司明确把捷停车智慧停车业务作为战略方向,这一业务 最终跑通了商业模式;2019 年是战略转型下半场的第一年,停车场云托 管业务正式走向市场;2020 年没有增加新的业务领域,而是集中资源做 好智能硬件和前述的几个新业务线。





1.2.2019年开始财务业绩回暖,现金流质量改善


业绩表现经历波动后重新回暖。公司的硬件业务属于安防行业,受到下 游投资力度的影响,2012 年由于宏观经济增长压力,收入增速回落。2014、 2015 年,互联网创业公司免费赠送停车场设备,对公司有一定影响,但 得益于经营策略的及时调整,收入增速依然维持在 20%左右。2017 年开 始,为了抓住硬件存量市场升级换代的机会,推出分期付款、主流产品 降价 20%到 30%、重点发展大客户等政策,当年停车场系统的出货量同 比增长 56.5%。2018 年,公司收入负增长,但主营产品停车场控制机的 出货量同比增长 15%,与价格策略有关。2019 年,公司继续推进分期销 售、大客户战略、行业解决方案业务,硬件收入回暖,人行产品增速更 高;同时,前瞻布局的停车场云托管、智慧停车运营、城市停车业务等 开始放量,由于这些业务处于成长期,增速高于公司整体。


毛利率波动比较大,2020年为44.80%。智能硬件业务早期毛利率提升, 得益于智能类产品收入占比增加、机电类产品占比减少;而在 2016-2018 年毛利率下降明显,与当时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司的打法有关,特别是 停车场硬件业务;2019 年毛利率水平有所改善。软件及云服务业务, 2014-2017 年以上海捷羿的城市通卡收入为主,2018-2020 年分别约有 577、4602、7419 万元是其他业务的收入,包括停车场云托管、天启智 能物联平台、云停车/云门禁等。智慧停车运营业务还处于发展的早期, 毛利率还没有到达稳态水平。总体而言,新业务的毛利率是高于硬件的。


2016年是净利润率的高峰,为23.37%,2020年为11.76%。公司近几 年净利润率波动也比较大,主要与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的变化有关。公 司以直销为主,销售费用率总体比较平稳,2018 年增长明显,达到了 21.42%,此后又有所回落,2021H1 增加至 20.93%,与扩大销售力量有 关。研发方面,2020 年研发投入为 1.30 亿元,占营收比重为 9.49%,部 分研发投入做资本化处理,因此研发费用率为 7.09%;研发投向的新产 品包括低功耗地感车位引导系统、大型网络门禁系统、人行云服务项目、 智行车场管理终端设备等。





现金流质量2020年改善。从归母净利润现金净含量来看,2014 年表现 最好。此后几年,支持分期付款(绝大部分是分 5 年付款),重点发展 大客户,回款周期更长,因而对现金流造成一定影响,也增加了应收账 款、长期应收款。2016-2019 年,大客户订单分别是 1.25、2.02、2.57、 3.72 亿元,2018 年分期业务合同签订 1.18 亿元。2020 年现金流质量改 善的原因在于,硬件的分期付款业务规模在变小,云托管、智慧停车运 营业务的收入与现金流匹配程度高。


截至2021H1,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60亿元。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合计 为 7.23 亿元,前五名欠款方合计占比为 16.56%。从账龄结构来看,1 年 以内的应收账款是 5.07 亿元,1-2 年为 1.40 亿元,2-3 年为 0.45 亿元,3 年以上为 0.32 亿元,对应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别是 3%、5%、20%、 100%,因此坏账准备期末余额为 0.63 亿元。截至 2021H1,长期应收款 账面价值为 2.32 亿元,坏账准备为 332.71 万元。





1.3.实际控制人为唐健、刘翠英,深圳国资入股


引入国资战略股东,形成业务协同。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唐健先生早年 曾在韶关市钢板弹簧厂、深圳市金属制品厂、深圳市罗湖水利设备机械 加工厂工作,产业经验丰富。刘翠英女士 1997 年加入公司,现任公司 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2019 年 7 月,公司引入深圳特区建发集 团作为国资战略股东,该集团是深圳市属全资国有企业,主要业务有基 础设施投融资建设运营、科技园区开发建设运营、功能性投资,与捷顺 科技具有业务上的协同性,在拓展城市级停车业务上更有力。


近几年人员规模保持平稳。2015-2017 年公司转型初期的时候,人员增 加比较快,很快达到了 2800 人的体量;从员工构成来看,生产、客服、 行政、财务人员保持平稳,主要扩充的量在销售和技术人员上。此后几 年,公司转型进入下半场,对人员的需求相对稳定,同时对后端岗位进 行适当压缩,增加前端岗位,以加大新业务的市场推广力度。公司 2020 年人均薪酬为 17.52 万元,人均创收为 47.45 万元。





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资9.81亿元,用于智慧停车及智慧社区运营服务平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根据公司后续披露的情况,2017 年使用了 1.13 亿元,2018 年是 1.20 亿元,2019 年是 4.43 亿元,2020 年是 3.04 亿元。公司在进行停车场联网建设上实际投入的募集资金低于预期投入 金额,是因为最初考虑向停车场自投智能设备,后来由于市场环境变化, 调整了策略,面向停车场推出了分期付款的销售模式。原有募资规划中 提及的自建 IDC 项目,公司改为使用第三方云服务,避免了初期一次性 投资和后续的折旧摊销费用。


2.智能硬件基本盘将稳健增长

2.1.商业模式为销售硬件设备,有定期更新需求


公司智能硬件业务商业模式就是卖硬件设备,停车场一般5年左右做更新。传统停车场对硬件设备的需求很简单,能做到自动化,对联网化没 有要求。但是,正在加速渗透的智慧停车场的特点是快速停车、反向寻 车、快速缴费,甚至是无人值守,本质上是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对于智 慧停车场,首先,在出入口,需要对车辆进行放行,设备包括出入口控 制器、停车场盒子、监控摄像机、车牌识别摄像机、道闸、车位显示屏 等,取卡票箱不再需要;进入停车场后,可以看到车位引导屏、车位查 询机,用于显示停车场区域分布、剩余车位信息等,还有自助缴费机; 到了车位上,有车位探测器,这个终端用来检测车位上是否有车,以及 车位锁。除此以外,从停车场的整体管理出发,还需要数据服务器等设 备。





硬件产业链的上游是芯片、电子材料、大宗材料生产商,供给充分。传 统的机电类产品如道闸、折叠门,以机械为主、电控系统为辅,毛利率 比较低,在 10%到 30%之间;智能类产品通过芯片、处理器(如单片机、 X86 嵌入式、ARM)、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等与机械产品结合,实 现出入口控制与管理,产品包括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 通道闸管理系统等,毛利率达到 40%-60%。产业链上游的供给比较充分, 供应商偏同质化竞争,因此上游对公司的议价能力不强。但从 2020 年 底开始,由于疫情后上游整体涨价,对公司还是带来一定的成本端压力, 公司通过芯片切换、拓展供货渠道、规模采购等方式来降低影响。


下游分散,不同客户的需求有差异。停车场行业分散,有住宅小区、高 铁站、机场、商场、写字楼、酒店的配建停车场,也有政府或民间资本 投资的公共停车场,政府、事业单位内部的停车场,以及路内停车区域。 高铁站、机场、医院、会展中心的停车场规模大、车流量大,对车辆快 速出入、场内引导的要求高。商场停车场一般要求停车场管理系统接入 商场的内部系统,满足顾客积分兑换等要求。


2.2.市场相对分散,竞争格局正在改善


硬件市场相对分散。由于市场范畴广,目前尚未有权威的份额统计数据。 捷顺科技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中估计,公司产品在国内主要城市的市占率 约为 30%,在珠三角地区约为 50%。行业的玩家有几个特性:①集成商、 中小厂商多,如果进一步考虑技术壁垒不高的传统硬件市场,捷顺科技的整体市占率应低于其估计的数字,其招股说明书中提及,2009 年公司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市场份额为 13.88%;②地域特性明显,在广东、福 建、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生产企业分布密集。


互联网创业公司曾采取赠送停车场软硬件设备的形式打市场,促进了行业智能化进程。2014、2015 年前后,互联网停车的概念火热,市面上出 现了数百个停车 APP,可以找车位、付停车费。一些公司试图通过赠送 软硬件设备,甚至是后期免费运维,来做 C 端车主的流量生意,或者攻 取汽车后市场,如洗车、保养、维修。创业公司的硬件设备主要通过 ODM、OEM 的形式获取,在后期运维上缺少经验。更关键的是,由于 停车资源分散,平台地推周期长,不仅软硬件投入巨大,而且未能有效 创收,所以近几年行业在回归理性。不过,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大量投入 起到了教育市场的作用,促进了停车场对在线支付停车费的接受度以及 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捷顺科技在当时也很快反应过来,对设备进行互联 网改造升级,并且和支付宝进行了战略合作。


安防厂商也参与到行业竞争中,但目前不是其业务重点。安防厂商下游 场景丰富,业务范围覆盖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向停车场 场景的延伸比较顺畅。比如海康威视的守蔚系列停车场出入口一体机, 在车牌抓拍上依赖于其智能交通 AI 产品单元,内置智能芯片、深度学 习算法,识别车牌、车型,还支持语音对讲、驻车超时检测。大华推出 岗亭级停车管理终端,提升停车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用性。宇视科技 也有类似产品,如出入口抓拍一体机、车位检测器。总的来看,这些业 务线只是安防厂商内部业务单元的一个构成,对于停车行业的深入度还不够,给行业带来的压力相对有限。


2.3.捷顺收入体量第一名,产品线不断升级


捷顺科技的智能硬件业务包括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和门禁通道管理系统 两个产品线。在车行领域,高中低全系列布局,比如智能车场盒子、车 场控制机、智能道闸、车位引导系统、自助缴费机;在人行领域,比如 楼宇、景区的通道和门禁产品。公司最早做折叠门、道闸这样的机电类 产品,1995 年开发了智能停车管理系统,进入到毛利率更高的智能类产 品领域,到 2010 年时智能类产品的收入占比已经超过 65%,而机电类 的占比不断压缩,体现出硬件业务本身的升级。接下来,公司硬件产品 还将从车场级管控向车位级管控发展,聚焦到车位上来。





竞争壁垒在于规模效应和智能化服务能力上。智能硬件具有强入口特性, 厂商覆盖的停车场越多,在客户中积累的口碑越多,对新停车场的吸引 力就越强。捷顺智能硬件的收入规模远超同行业竞争者,是科拓的 3 倍, 在品牌影响力、服务体系、供应链能力、行业理解上具有一定优势。随 着停车场对智能化管理需求的提升,硬件中视频 AI 识别等技术也成为 竞争要素,能够提供智能化、云化服务的厂商具有独特竞争优势,进而 为停车场创造增值收益,单纯地打价格战已经不符合市场需求。


除了捷顺科技以外,涉及到的上市公司还有科拓股份、立方控股、蓝卡 科技、安居宝、道尔智控、五洋停车。科拓股份在其中规模相对大一些, 在业务上聚焦于停车领域,硬件产品线就是视频免取卡收费系统、车位 综合信息系统、车位引导系统,以直销为主,并具有一定的产品先发优 势,与微信支付合作较早。


2.4.未来5年停车场智能硬件有百亿级增量


停车场智能硬件行业扩容的驱动力来自于量、渗透率的提升。从量的角 度看,从渗透率的角度看,新建的停车场对智 能化硬件接受程度更高,而依然采用人工方式计时收费的传统停车场也 将逐步更新至智能化硬件。对于客单价,我们认为,行业内龙头厂商在 一些技术含量高、壁垒深的智能设备上有议价能力,而普通的中小厂商 在客单价提升上能力有限。


停车位缺口弥补需要大量采购智能化硬件。首先讨论一个问题,停车位 缺口讲了很多年,为何一直得不到缓和?①城市中心的停车场建设资源 有限,供给很难快速扩张,而需求恰恰集中在这里。②停车资源的时空 分布动态变化,提高车位的有效利用率也很重要;在白天,医院、学校、 商圈、景区很难停车;到了晚上,住宅小区找不到车位。③乱停车的现 象某种程度上缓和了车位紧缺问题。但随着城市管理的规范化,乱停车 将很难走得通,而且国家对于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是明确支 持的。我们假设 8000 万个停车位缺口在未来 5 年解决 30%(不考虑缺 口进一步扩大的问题),再假设每个停车场有 100 个车位,对应新建 24万个停车场,智能硬件的渗透率达到 30%,估计每个停车场的采购规模 是 10 万元,则未来 5 年内市场空间为 72 亿元。





传统停车场做智能化改造也带来明确需求。即便新停车场建设缓慢,改 为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智能化改造的趋势依然是确立的。国内现有停车 场数量约为 80 万个,估计其中约 50 万个为没有使用智能硬件的传统停 车场(比如免费停车场对智能硬件的需求度还不高)。我们假设在这 50 万个传统停车场中,未来 5 年智能硬件的渗透率突破 20%,每个停车场 的采购规模是 10 万元,则未来 5 年内市场空间为 100 亿元。综上,未 来 5 年内合计市场空间为 172 亿元。如果考虑到存量智能化停车场因自 然损耗、功能更新带来的硬件更换的情况,市场空间将达到 200-300 亿 元。传统停车场硬件的市场空间则更为庞大。


3.停车场云托管业务增长将超预期

3.1.云托管本质上是客服人员的线上集约化利用


停车场云托管就是给停车场运营方提供的远程托管服务。停车场线下基 础的收费、放行工作由智能化硬件解决,偶尔出现的问题交给云端的业 务人员辅助解决,停车场线下对人员的需求大减甚至是不再需要,本质 上是一种人员的集约化使用。





云托管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合作运营,技术企业与停车场经营方是 合作的关系;另一种是承包运营,技术企业直接承包了停车场的经营。 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在于,技术企业都需要提供停车场的硬件、软件,因 此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项会增加;不同点在于,第 一种经营模式的经营负担较轻,不需要考虑停车场本身的业绩情况,同 时承担的风险也较小,但可能获得的收益有限。合作运营模式还可以进 一步划分为全托管和半托管,全托管是指停车场的硬件、软件、云坐席 客服都由技术企业提供,而半托管中的云坐席客服由物业管理方自建或 本地渠道商提供。


停车场接受云托管的本质动机在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以一二线城市 为例,停车场单个人工的年成本约 5 万元,若两班倒,则单个岗位的年 成本为 10 万元。捷顺科技提供的云托管服务是一条车道平均 1.8 万元/ 年,成本节约明显,如果再考虑之前购买硬件的支出(一条车道 1.5 万 元),成本节约更多。低线城市目前人力成本比较低,对云托管的接受 程度还没有那么高,但随着人力成本攀升,以及对智能化管理的追求, 云托管同样有推广机会。而且,云托管节约的人力可以用于停车场地面 揽客、场内巡逻、保洁。结合智慧停车运营,还可以给停车场带来车位 运营、广告运营等增值收益。需要强调的是,云托管现阶段可能做不到 对人工的完全替换,因为停车场管理员除了收费还会有别的工作安排, 比如疫情期间需要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线下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人 力。我们认为,云托管即便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给停车场带来的成本节 约依然是巨大的。


云托管在客户内部的决策过程更复杂。买一套设备对停车场来说很简单, 但接受云托管的过程更为复杂,这里面涉及到意识转变,一般而言,停 车场对现场人工的驻守更为信任,而且云托管的总合同额更高,在 5 年 内约是购买硬件的 4 倍。


硬件厂商关注的是更永续的收入、现金流。过去卖设备是一次性生意, 后面的硬件升级替换要等待若干年,到时候还要和友商一起去争取签单。 而云托管是类似于 SaaS 服务的模式,停车场按月或按年付费,签订的 协议一般是 3 到 5 年,在相同时间内成倍扩大了合同金额,厂商与停车 场的绑定更为紧密,还可以为停车场运营业务提供线下停车场场景。云 托管的成本主要包括:①云端的人员成本;②线下的智能设备折旧、维 保费用、宣传物料成本;③承包停车场的支出(如为承包运营模式)。


ETC向城市内停车场延伸,对云托管的冲击有限。全国 ETC 用户突破2 亿,平均使用率超过 70%,将 ETC 应用在停车场的驱动力来自政策端。 2019 年发布的《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 案》提出,鼓励 ETC 在停车场等领域应用,2020 年 12 月底前基本实现 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码头等大型交通场站停车场景 ETC 服务全 覆盖。以北京市为例,ETC 不停车付费已覆盖 300 个停车场。但是,ETC 在停车场落地需要安装设备,存在成本承担问题,推广进度有待观望。 即便 ETC 在停车场落地,仍会有许多车主选择其他付费方式,这意味着 停车场智能硬件、云托管是有存在必要的。





3.2.捷顺、科拓是主要玩家,竞争格局尚未清晰


停车场云托管还处于培育期,竞争格局不清晰。此前互联网创业公司并 未对这块市场关注过多,而主要投入 C 端业务,因为该业务需要地推, 推广速度不如 C 端业务。捷顺科技、科拓股份在近几年开始发力这块业 务,渗透率很低,目前各个厂商之间的竞争关系还没有那么明确,而且 很多公司均声称能够提供云托管服务。在中国停车网评选的 2021 年停 车场云托管服务商中,捷顺科技、蓝卡科技管理的车道数比较多,其他 公司规模普遍比较小。


如何理解云托管的竞争壁垒?对于硬件厂商来说,推动现有客户转为云 托管模式,可以获得更为永续的收入。一旦停车场接受,出于对云托管 服务厂商的信任,切换成本高,粘性就得以显现,除非竞争对手发起猛 烈的价格战。因此,云托管的竞争壁垒体现在:拥有充足的停车场资源、 以及停车场对技术企业提供的云托管服务是信任和肯定的。另外,做硬 件的厂家很多,愿意且能够提供好云托管的企业很少,因为业务更复杂, 从前端智能硬件、识别算法、音视频,到云平台、线上支付,再到云坐 席、远程运维,对厂商的全链条能力要求高。


捷顺科技采用合作运营模式,有“前端智能硬件 平台软件 远程运维 电子发票 云坐席 增值运营 数据服务”的一整套生态链。线下无人值 守,通过远程坐席解决车主遇到的问题,比如车牌无法识别、特殊车辆 收费、付费不成功等,还可以与捷停车运营业务联动。公司按照车道数 量收费,一条车道平均 1.8 万元/年,合同服务期限为 3 到 5 年,目前以 5 年居多。由于在月初收取服务费,所以对应收账款、合同负债两个项 目的影响不大。





捷顺科技目前覆盖车道6000条,续约率高,是公司业务的一号工程。 2019 年云托管正式推向市场,签约车道数量突破 1000 条,公司内部从 业务到交付、服务的各版块形成统一认知;2020 年列为公司业务的一号 工程,新签车道数超 4000 条,疫情有一定影响,系云托管目前无法代 替人工测温;2021 年继续定为一号工程,体现公司对云托管推广的决心, 上半年新签车道超 2000 条。公司目前的优势区域是珠三角、成渝、南 京、杭州等,中小型客户居多(管一个大楼/小区的物业),也有一些中 大型集团客户从内部试点到大批量推广。2021年的目标是新签6000条, 打法主要有:①从珠三角向全国主要市场推进;②在中大型集团客户中 试点试用,然后去批量覆盖;③与捷停车的停车场时长置换业务协同;④业务团队考核上予以侧重。


科拓股份2017年开始发展智慧停车运营管理服务业务。2020 年合作运 营、承包运营模式的收入分别为 1.04、0.21 亿元。截至 2020 年底,覆 盖的停车场通道数量为 8889 个,接入停车云平台的停车场共有 2620 个, 未来重点扩展区域是南京、厦门、福州、重庆、南昌、武汉、济南以及 其余 22 个省会城市。2020 年均价为 1255.32 元/通道/月,相当于一个通 道一年的收费是 1.5 万元。合作运营模式下的毛利率 2020 年达到了 47.68%,较 2018、2019 年提升明显,原因在于:①单位设备投入成本 降低,公司对设备配置进行了调整;②单位人工成本降低,远程坐席的 服务人员、客服经理的规模效应得以显现。


3.3.成长空间巨大,但不是所有停车场都适合云托管


仅考虑捷顺科技自身,云托管业务规模有望达到 4 亿元/年。公司硬件业 务覆盖的停车场数量为 10 万个以上,假设在其中云托管的渗透率做到 10%,保守估计每个停车场购买 2 个车道的云托管,则共计为 2 万个车 道,是目前托管车道数的 3 倍以上,进一步假设车道单价为 2 万元/年, 则公司的业务规模有望达到 4 亿元/年。


并不是所有的停车场都适合云托管。60%-70%的停车场适合云托管。写 字楼、酒店、购物中心、机场配建的停车场,以临时停车为主,对云托 管的需求更强烈,捷顺目前做的项目里一多半就是这些客户;还有人车 分流的新小区也适合云托管,捷顺现在有 40%左右的社区客户。而人车 不分流的老旧小区不适合云托管,因为人发挥的作用很难被替代。一些 停车场可能对人工成本不敏感,比如停车费收入已经很充沛,或者是不 指望靠此赚钱,但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捷顺还是科拓,都有在这方面落 地的案例,比如捷顺的银泰百货、深圳宝安机场,科拓的上海环球港、 杭州火车东站,说明停车场智慧化管理、效率提高可能是这些客户的需 求。


还要关注云托管业务的毛利率能否提升。目前云托管业务的毛利率与一 般而言的 SaaS 服务有着较大差距。毛利率的提升取决于以下几点。① 云端坐席服务车道数的增加、坐席调度能力的提升。2019 年捷顺科技的 云托管业务运行初期时,一名云坐席客服能覆盖 50 到 60 条车道,随着业务成熟度增加和规模效应显现,人均管理的车道数量已经提升到 100 条,未来仍有一定的空间,但不会太大。②停车场线下智能硬件的成本 控制、使用年限的增加。随着云托管业务的磨合,给不同规模的停车场 提供合适的硬件设备,以控制设备投入。③对云托管业务的提价。提价 能力取决于停车场客户对云托管的价值认知,如果降本增效真正得以体 现,技术企业有一定的提价能力,因为云托管的壁垒比硬件更高。


3.4.以样板案例打市场,由中小客户向集团客户进军


捷顺科技在主要市场建立样板案例,随着应用客户的增多,客户的接受 程度也逐步提升。深圳 7000 多个停车场,由公司云托管的有 300 个; 公司在上海、北京分别有超过 600、100 个云托管项目。10%的渗透率对 于一个城市而言是临界点,过了临界点以后,推广起来将更加快速,因 为云托管的功能将被众多停车场所认知和接受。


在深圳宝安机场落地31条车道的云托管。深圳机场日均出场车次 2.6 万 台次,上线云托管以后,用智能硬件代替服务岗亭,现已完成 P1、P2、 P3 停车场合计 31 条车道的升级改造。除了常规功能,升级后的停车场 管理平台,在原有信息采集、车辆进出查询、现场数据统计的基础功能 上,还增加了车辆进出场异常统计、停车收费集中审核管理、受限车辆 管理等功能,实现所有车场软硬件、数据的集中管控与业财一体化。


在银泰百货由项目试点走向批量推广。2019 年开始,银泰商业针对旗下 停车场管理成本高、人员投入多、服务质量优化空间大、车场服务异常 情况等问题,逐步为全国 21 个项目进行了捷顺科技的云托管模式升级, 覆盖杭州、北京、西安、武汉等城市。根据合作计划,还有更多银泰商 业的项目正在或亟待接入云托管。


4.智慧停车运营商业模式形成闭环

4.1.智慧停车运营属于产业互联网,渗透率低


智慧停车运营的前提是停车场智能化、联网化。技术基础就是视频 AI 识别、线上支付、云平台、移动 APP 等。一方面,为 B 端的停车场提 供平台化运营与管理,提高车位的利用率、周转率;另一方面,为 C 端 的车主提供停车相关的服务,包括车位查询、车位预订、线上支付、无 感支付、车位共享等。


智慧停车运营在停车场中的渗透率不到10%。


市场前景广阔,但现实经营不易。这块业务的潜在市场空间很大,我国 汽车驾驶人近 4 亿,假设渗透率为 10%,每个人身上获得收入 100 元, 便是 40 亿的市场空间。但商业模式能不能跑通值得深思,前文已经论 述了互联网公司折戟的原因,智慧停车属于产业互联网,而非消费互联 网。而停车行业的线下属性重,企业要有强大的地推能力,捷顺科技、科拓都是以直销为主,互联网公司短期内高举高打也可以拿到份额,但 与停车场的利益绑定不牢固,而且各个平台之间打通的可能性不高。


政策面鼓励智慧停车运营的落地。2021年5月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 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开发移动终端智能化停车 服务应用,实现信息查询、车位预约、电子支付等服务功能集成,推动 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快速匹配。鼓励停车服务企业依托信用信息提供收 费优惠、车位预约、通行后付费等便利服务。”目前,智慧停车覆盖的 停车场范围和车主规模不断扩大,叠加政策面的鼓励,行业或迎来快速 规模化发展的阶段。


4.2.捷停车线上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构建四大模式


捷停车推进对停车场的联网覆盖,这是开展线上运营的基础。2017 年底 开始通过智能硬件分期付款,绑定停车场,助力其经营能力的提升。2018 年,顺易通获得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的 2 亿元投资,目前捷顺 科技的直接持股比例为 74.22%。截至 2021 年中,捷停车覆盖 1.8 万个 停车场、7.5 个车道、730 万个车位,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





通过车位查询/预定/共享、无感支付、车后市场服务及周边服务等,提升用户体验,实现C端的粘性。捷停车 2021 年上半年新增线上触达用 户(包括线上注册或关注捷停车公众号的用户)2600 万,累计数为 5800 万(ETCP 注册车主约为 3300 万);期末周日均线上交易订单突破 210 万笔,较期初增加 30 万笔。


2019年是公司智慧停车运营收入大爆发的时点。2018 年少量贡献了不 到 900 万元的收入,2019 年高增长到 4200 万元,实现突破。2020 年, 实现运营收入 5600 多万元,其中,通道服务 2700 多万元,广告运营 800 多万元,交易佣金近 2000 万元。2021 年上半年,收入增速相较于订单 增速小了很多,是因为通道服务业务的模式从服务开通转向效果转化, 从订单到收入确认的周期变长;而公司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 139%。





捷顺科技已形成四个主要的业务模式。①通道服务。通俗来说,就是将 车主与其他 B 端机构相连接,包括银行、保险机构、地图商、车生活服 务商、本地生活服务商等,依托于线下的消费行为进行变现。②广告运 营。这块业务操作起来更为简单,依托于 APP、公众号、H5 页面以及 停车场空间,进行广告覆盖。③停车费交易服务。公司提供停车费交易 和清结算服务,向停车场管理方收取千分之 6 的服务费,有的项目会打 折。④车位运营。最基本的是错峰停车,车主可以购买闲时停车卡、夜 间或周末停车卡,通过一定的价格优惠来改善停车位时空分布不均衡的 矛盾,对于公司而言实现了从出入口管理到车位级管控和运营。


5.城市级停车业务密集收获订单

城市级停车业务就是构建城市停车管理平台,接入路内停车位、路外停 车场,实现停车资源管理。路内停车位的管理方式包括前端 Lora 地磁、 NB 地磁、高位视频车牌自动化检测识别等。目前,比较活跃的玩家除 了捷顺科技,还有智慧互通(爱泊车)、千方科技。爱泊车 2015 年成立, 擅长高位视频停车管理技术,2020 年完成 4 轮融资,其城市级智慧停车 解决方案已在近 30 个城市落地。千方科技提供城市级停车云平台,近 期联合中标宁波市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深化试点项目。





捷顺科技以控股子公司智城科技作为这块业务的经营主体,参与招投标,有两种业务模式。①项目建设,公司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客户提供 软硬件产品、实施、运营支撑;②投建 运营,捷顺科技参与出资设立 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负责停车项目建设与运营,收取停车费或开展智 慧停车运营业务获得收益,公司按持股比例进行股东权益分配,这种模 式目前在同行中采用还比较少。


2019 年中标 13 个城市停车项目,2020 年中标 21 个。三线城市的停车 项目的投入规模在 1-2 亿元左右,县级市、一二线城市区级项目的规模 在几千万元左右。2019 年,公司中标项目涉及采购的合同金额超 1.3 亿, 当年实现销售收入 2971.56 万元,同比增长 897.2%。2020 年,实现新签 订单金额 2.20 亿元,同比增长 560.40%;实现销售收入 1.11 亿元,同比 增长 273.92%。2021 年上半年,招标数有所下降,但考虑到政策端对城 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推动,行业需求预计将很快回暖。


「链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