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案(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体系教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的宏观调控》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必要性、目标;掌握宏观调控的手段。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现象,逐步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图片,引出宏观调控,从而导入本节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含义


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


2.原因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漫画“假”“欺”何时休,思考一个问题: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2)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目标


过渡语: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呢?接下来我们看宏观调控的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请同学们分析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思考一下这些分别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目标?



4.手段


过渡语:国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呢?接下来我们学习宏观调控的手段。请同学们分析以下三个案例,分别指出在案例1、案例2、案例3中国家运用的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案例1: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案例2: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体现严惩重处原则,强化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行政、民事法律责任。


案例3:2016年9月30日至10月5日,短短六天时间,南京、厦门、深圳、苏州、合肥、无锡、天津、北京、成都、郑州、济南、武汉、广州、佛山共计14个城市先后发布新楼市调控政策,多地重启限购限贷。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在以上三个具体的案例中,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宏观调控的这些手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案例1经济手段、案例2法律手段、案例3行政手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环节三:巩固提高


分析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材料1: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2: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和反价格垄断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材料3: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回答。


材料1:经济手段;材料2:法律手段;材料3:行政手段。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的手段,同学们要学会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作业:有人认为,既然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就不应调控。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