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舒城县徽商银行开户行(舒城县梅河东路徽商银行电话)

‘义字当头,利在其中’是古徽商流传下来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在新徽商中一脉传承。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徽商银行深刻感受到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因而从‘义’出发,认真研究普惠金融的需求和特点,在通过渠道、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可持续推进的商业模式,也拓展了自身发展的有利空间。”徽商银行董事长李宏鸣表示。


自2014年以来,徽商银行实施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开展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从渠道创新、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三方面积极探索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经验。经过一年的经营试点,该行目前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普惠金融组织架构,在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根据乡镇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渠道建设模式、管理模式、考核模式、运营模式、风控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专属产品。


创新打造“四惠”产品包


试点一年来,徽商银行实施普惠金融战略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和“管理提升”两个关键点,着力打造“五个体系、一个机制”,即组织保障体系、渠道体系、制度体系、产品体系、营销宣传体系和考核机制建设。在一年的创新实践中,该行已打造了定位明确、功能完备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


“在产品研发上,我行按照‘研究需求、创新产品、包装品牌、形成体系’的步骤,根据客户群体特点,创新产品研发,组合产品种类,形成产品包,建设产品品牌。”徽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该行研发上线了一系列竞争力强的普惠金融专属产品。最具创新意义的是组合推出了针对不同客群的“四惠”产品包,为不同目标客户针对性地提供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


据介绍,针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等农业承包户,该行研发了“惠农”系列产品包,以徽农贷为主打产品,配套徽农信用卡和徽农卡产品,满足其在生产经营周期中各项资金及日常结算需求;针对外出务工的包工头、牵头人、务工人员,研发了“惠工”系列产品包,主要利用移动发卡终端,重点推介徽农卡、个人资金归集产品,配套徽农信用卡产品,满足务工人员工资发放、临时流动资金、异地小额取现、节假日返乡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针对县、乡镇上商贸人员,研发了“惠商”系列产品包,以徽农信用卡为主打产品,配套徽农卡、徽农贷产品,满足其在日常商贸经营、商品购销、对外货款结算、投资理财、日常储蓄等环节的金融需求;针对县、乡、村三级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研发了“惠政”系列产品包,以徽农卡为主打产品,重点推介徽农卡的分档计息、费用减免、交易对账、积分兑换四大特色功能,配套徽农信用卡产品,满足其在居民储蓄、投资理财、小额信用资金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铺设“三维一体”渠道体系


在创新打造服务产品的同时,徽商银行打通了县域“三农”、小微企业、社区居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县域乡镇地区,该行通过建立县域支行、徽农支行、徽农金融服务室“三维一体”的农村普惠金融渠道体系,将营业网点铺设到乡镇和村庄终端,同时配套专属的金融产品,结合“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延时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各类金融需求。截至7月末,该行在舒城、宁国和太和三地试点建成开业了11家徽农支行和16家徽农金融服务室;2015年计划新建徽农支行38家,新建徽农金融服务室百余家。


在城市地区,通过建立综合支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三维一体”的城市普惠金融渠道体系,提高金融普惠的深度和广度,打通社区、小微市场、商圈的“最后一公里”,在经营时间上采取“错时经营、延时经营”,在服务上采取“上门服务”与“厅堂服务”相结合,强化与社区、商圈周边商户的联动协调。


力促业务转型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不仅是徽商银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服务大局意识的体现,同时也成为推动该行自身业务转型发展的助力器。


“通过实施普惠金融,我行在乡镇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小微商圈地区拓展了新的市场,探索出新的业务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我行业务转型发展。”徽商银行负责人表示,截至2015年6月末,普惠金融网点各项存款余额超10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9.39亿元,小微存款余额1.38亿元;徽农贷贷款余额约636万元,各类交易渠道总交易数量超27万笔,为所在乡镇地区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和优质的就业岗位。


对于未来进一步的规划,徽商银行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继续坚持将“普惠理念”和“众创思维”相结合,以“创模式、建渠道、抢市场、树品牌、抓管理”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渠道创新、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大物理渠道建设力度,抢占县域、社区和小微三类新兴市场,打造徽商银行普惠金融品牌。


“同时,我行将加大研究和推广力度,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在新型市场拓展和获客过程中,处理好抢市场与控风险的关系,协调联动、合力攻坚,在承担起徽商银行在社会金融普惠方面社会责任的同时,推动银行业务取得更大发展。”上述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