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珠海万山岛注册公司(珠海万山群岛)


编者按:这篇文章选自本人新著《商业的逻辑》第七章能源安全与投资篇。以下为文章全文:


当今世界,能源决定世界经济版图的局面正在形成。在能源中占比高达三成的石油,由于产地与消费地区不同,贸易长盛不衰,形成了目前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三大石油交易中心控制全球石油市场的格局,努力寻找在世界石油版图上于己有利的新定位,已经成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重大战略取向。


中国自 1993年失去引以为傲的石油自给自足地位后,石油进口年增幅很长时期都在两位数以上。 2009年,原油和成品油对外依存度双双突破 50%的“石油安全警戒线”; 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 2.8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升高至 58%;2013年 9月,中国进口石油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2016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 65.4%。有人估计,到 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飙升至 75%,甚至更多。


面对中国石油需求数量大、增长快、风险多、来源和消费都受制于人的严峻局面,如何改变世界石油市场于己不利的格局,掌握石油主动权,降低我国石油风险,满足中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石油能源的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实现近期和长远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当务之急。


建设中国自己的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中心势在必行


石油不仅是能源,也是当今蓬勃发展的化工产业的上游产品和主要原料来源。多年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的石油与成品油消费量及其进口量一直处于高位增长,对石油炼制、运输、仓储、贸易、金融等业务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石油企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亚洲乃至世界石油市场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但是,这些需求大部分要经由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等国外石油贸易中心交易才能得以满足。这种石油市场格局制约了中国获取石油资源的渠道,加大了获取海外石油的资本支出,失去了对石油市场资源配置和定价等的话语权,增加了保障石油供给的风险,阻碍了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发展。


中国没有一个可以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基地和贸易中心,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增加海外石油资产、推进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的同时,必须致力于改变目前于己不利的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建立一个中国自己的、稳定的、安全的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中心,以保障中国的石油供给和石油市场权益。


中国建设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中心的可行性与风险因素


现实基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仅资本实力日益雄厚,还积累了丰富的与国际市场打交道的经验,有经济特区、保税区、科技园区等成功样板,在招商引资、企业管理万山、土地征用、税收征管、信息沟通和劳动政策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探索和成功的范例。换言之,立项建设石油集散中心有着坚实的基础,并非空中楼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石油产业迅猛发展,在大江南北、内陆沿海崛起了一批国内区域性的石油产业基珠海地和贸易中心,已经为建设世界级石油集散基地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国际上已经建成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等世界级石油集散中心和东京等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它们的经验可供借鉴。


珠海是中国最早对外群岛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目前,已经是华南主要的石油集散基地和化工产业基地。在珠海建设石油集散贸易中心,正好与在珠海建设临港重化产业带和在广东建设沿海化工产业带的规划相契合,也与未来开发中国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匹配。


自然条件


珠海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由海陆空通道向内地辐射。珠海有近 150个岛屿,分散在 3000多平方千米的海面上,海岸线长达 600多千米,可建万吨级码头 100多个,与此同时,也具备建设 30万吨级码头的条件。


珠海海域最外侧的大、小万山岛的面积共约 14平方千米,新加坡石油集散中心所在地裕廊岛的面积原来只有大约 10平方千米,前者是后者的 1.4倍。珠海海岸自然水深 10~30米,具有优越的建港条件。大、小万山岛邻近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位于太平洋到印度洋航线两大咽喉——马六甲海峡和中国台湾海峡航线的中段,目前已有多条著名国际水道纵横其间,中心水域已经成为国际锚地。可以说,建设世界级炼油和石油集散、储存和配送基地,珠海大、小万山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


风险因素


构想和规划珠海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中心时,我们必须考虑以下三大风险因素。


首先,环境污染。石油化工是污染严重的产业,对陆地、海洋和上空都会带来污染。但是,若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环保措施,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可以防范和克服的。近年来,国内外环保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只要增强环保意识、重视环保投入、采用先进技术、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指标、开展清洁生产,就能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标。大、小万山岛离珠海主城区香洲约 40千米,隔着大片海域,环保问题比较容易处理,可以避免给市区和四周海域造成污染,不会影响市区和周边岛屿居民的生产生活。迄今为止,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三大世界石油中心,都没有发生过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仍是化工产业与蓝天碧海并存的滨海生产生活综合体。


其次,战争风险。人们担心,珠海建成世界石油集散贸易中心后,实力会增强,地位会上升,每逢局势紧张,首当其冲就会受到影响,一旦发生战争,就会成为主要目标。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围堵中国的战略部署以及中国南海的主权争端,都使油路畅通存有隐患。这样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世界石油集散贸易中心是各国石油公司获取利润的共同平台,各国的利益交织其中,珠海石油贸易集散中心不仅有中国的石油公司入驻,还会邀集来自欧美、中东和包括日韩在内的东亚地区的石油公司入驻,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鉴于巨额投资和利益交织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的风险反而会降低。


最后,规划冲突。珠海是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其城市定位和发展规划已经国家确立或批准。建设珠海石油集散贸易中心,需经国家批准对原定位和规划进行修改或调整。例如,目前,大、小万山岛是国家生态海洋渔业示范区和国际滨海旅游示范区,若在岛上建设石油集散贸易中心,上述示范区的定位肯定要放弃或调整,原有的发展成果可能无法继续享用,世代在岛上生息繁衍的数千居民可能也要搬迁或重新安置。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些工作都非常艰巨。但是,如果能够争取到中央和广东省机关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给予特殊政策和特别优待,这些问题也不难解决。


新加坡的经验可供借鉴


新加坡是一个弹丸之地的城市岛国,石油化工及其相关产业集中在西南部的裕廊岛。


20世纪 60年代,面对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落后和失业率极高的艰难处境,新加坡政府抓住了国际石油开发和亚洲化工市场蓬勃发展的机会,利用其地处马六甲海峡东端的有利位置,大力发展石油贸易,并在距市区十多千米的 7个荒芜小岛上填泽平地,填海扩地,辟出一个面积约 14.5平方千米的裕廊岛工业园区,拨出巨资进行港口、码头、铁路、公路、电力、供水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把其发展成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港口服务和生产加工基地,为了吸引国内外资本到裕廊岛投资,政府对投资厂商提供贷款和统一的税收优惠。


起步阶段,由于政治不稳、规划短视、建设零乱、效率不高,来岛投资的企业很少,而且,绝大多数是规模不大的国内企业。进入 20世纪 70年代后期,新加坡设立了专门的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制定十年发展规划,采用政府主导开发经营模式,将宏观战略修改为以资本和技术为主导,实行自由港政策,吸引高附加值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入驻,为高增长型企业提供特别优惠政策,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把裕廊岛建设成为石油炼制、储存、集散中心和石化产品的生产与配售基地,带动新加坡成为港口服务、货物中转和金融服务的中枢平台。从此,裕廊岛的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到 20世纪 80年代就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工贸重镇。


1991年,新加坡重新全面规划,用填海造地的方式将 7个小岛连成一片,经过为期近 20年、投资超过 50亿新加坡元的填土工程,新加坡将裕廊岛由原来的 10平方千米,拓展为总面积达 32平方千米的人工岛工业园区。


如今,裕廊岛已经完成基础设施投资 52亿美元,吸引固定资产投资 230多亿美元,成为拥有 3座裂化厂、 95家公司和 8000多名员工的产业基地,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并已形成完整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建设成为环境优雅、天蓝海清的专业工业园区,每平方千米的产值高达 5.59亿美元。裕廊岛的开发使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石油集散贸易中心,全球有 50多家大型石油公司在新加坡设立经营总部,有数百家石油贸易公司全天候地在新加坡进行交易和集散。


综合分析,新加坡的成功主要依靠以下优势。


石油仓储先发优势。新加坡的储油库主要集中在裕廊岛,存储能力超过亿桶,七成归属大型石油公司所有;新加坡政府还拥有超过 1600万桶的独立石油储存能力,是亚洲独一无二的拥有巨量独立存储设施的国家。近年来,新加坡还不断地在周边新建和扩充油库,原油和成品油的储存和集散能力已超过亿桶。


区位和港口优势。新加坡地扼印度洋—太平洋航线咽岛喉通道马六甲海峡的东出口,水域开阔,港区面积达 93平方千米,水深适宜,吃水在 13米左右的船舶均可顺利进港靠泊,而且,很少受风暴影响。新加坡港口建有先进完善的大型港口设施,拥有计算机化的情报信息以及管理调度系统,吞吐能量大、运行效率高。


交易市场优势。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是亚洲第一个能源期货交易市场。新加坡油品市场的价格行情,在亚洲能源交易商中是十分重要的基准价格。因此,新加坡能够掌控和左右亚洲油品市场价格行情,成为亚洲石油产品的定价中心。


炼油能力优势。新加坡炼油业发达,世界石油巨头都在裕廊岛上设有炼油基地,年炼油和加工处理能力达 7000万吨,日原油炼制能力超过 130万桶,相当于东南亚地区炼油总量的 40%,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 2/5;炼油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的石油化工体系。新加坡的炼油业主要操控在壳牌、埃克森美孚和新加坡石油公司手中。


政策优势。新加坡对进出口货物实行自由港政策和低税费激励政策,为客商创造简便、优惠的低成本经商环境,提供一站式管理服务。比如,对中转货物减免仓储费和货物管理费,免收进口关税, 2001年通过的《全球贸易商计划》将获证企业的企业税率一度从 20%减至 10%。


总而言之,新加坡的优势在于较早地明确了自己在世界石油版图上的地位,抢占了国际石油市场的先机。


珠海相对于新加坡拥有独特优势


珠海与新加坡比较,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从方方面面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亚洲石油中心从新加坡转移到珠海,不仅可能,而且是大势所趋。


市场优势。珠海有中国巨大的石油消费市场作为支撑。 2016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 5.56亿吨,同比增长 2.8%,其中, 65.4%要从国外群岛进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比例还会逐年递增。


深水港口优势。中国的石油运输,除了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口的石油可以在陆上运输,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所有石油,均要通过海上运输,需要拥有优良港口的地域承担仓储和集散基地的功能。我国除来自拉美的石油走太平洋航线外,其余均走“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航线,从中东到美国西海岸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运输,也走这条航线,因此,珠海具有区位“地利”优势。更难得的是,开发潜力巨大的大、小万山岛有着长达 16千米、深达 14~28米的深水岸线,可建设 10万 ~50万吨级的码头泊位,这样的宝贵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土地资源丰富。充足的土地是建设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中心不可或缺的条件。新加坡裕廊岛经过近 20年填海造地,才将原来面积仅约 10平方千米的 7个小岛连成一片,成为一个面积达 32平方千米的工业园区。珠海辖区内,除现有面积约 14平方千米的大、小万山岛外,还有 140多个岛屿可供开发利用。珠海辖区内陆多为平原和丘陵,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这种特殊地形地貌是建设大型石油集散贸易中心非常合适而且十分难得的天然条件。珠海的土地价格相对低廉,其价格优势更是新加坡无法比拟的,非常有利于修建石油仓储等大型设施。


周边城市具有强大的炼油能力。珠海周边的城市具有强大的炼油能力,非常有利于储存和中转石油的消化和吸收,充分发挥集散功能。珠海毗邻的惠州等地有中海油、壳牌公司等千万吨级的大型炼油厂,惠州大亚湾石化区总的规划炼油能力将达到 4000万吨 /年,这是石油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石油集散贸易中心发展、成长、壮大的活力源泉和必要支持。


多个交易平台可供选择。珠海东邻经济自由度较高的香港,与设有中国首个自由贸易区的上海距离也不算太远,这是非常有利的地缘优势。在珠海建立中国自己的石油交易所,取代新加坡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集散中心之前,尤其是在珠海石油集散贸易中心立足初期,可利用香港燃料油期货合注册公司约交易所进行交易;作为中国自己的能源与资源整合机构,珠海还可以依托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交珠海易。


便捷的石油运输路线。经新加坡中转的石油主要供应三大市场:一是中国,二是日本、韩国、菲律宾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三是北美西海岸地区。与新加坡相比,在珠海建设石油集散贸易基地,成品油和其他产品运往中国内地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运往日本、韩国、菲律宾和北美等国家的成本也因距离相对缩短而大大降低。一旦未来克拉运河开通,其运输成本将会更低。


不过,新加坡毕竟是一个经营了数十年的、成熟的世界石油集散中心,国际大公司在那里已有许多投资。建设珠海石油集散贸易中心,在世界石油市场格局中不完全是填空补缺,而是要改造现有格局,争强抢胜,在国际石油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诞生、立足、发展、壮大。因此,要把珠海拥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国际投资吸引过来,必须要有创新的方法,需要在提高生产力和增强吸引力上下足功夫。


在珠海建设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中心的预期效应展望


提高中国石油储备能力。增加石油储备,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石油安全的重要措施。国际能源署要求其成员国石油储备量达到 90天以上的消费量,中国目前只达到 30天左右。建设珠海石油集散贸易中心,首先要建立相匹配的储存设施,还可协调同步在附近小岛上增建石油储存设施,这些设施无疑会提高中国油储的能力。珠海石油集散贸易中心建起来之后,市场信息将会更灵通、油源更多样化、石油交易更便捷、吸储石油的商机更多,有利于多渠道进口石油,便于中国根据市场行情选择最佳时机灵活增储或减储,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国际能源署规定的储存标准。


摆脱石油进口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石油集散中心,中国石油的海上进口主要通过新加坡。新加坡外交的核心是依重美国,力促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洲,主张美、日等国制衡中国的崛起。同时,新加坡还在美国训练部队,而且为美国航空母舰修建了专门的码头泊位,是美国军队在亚洲重要的战略基地和在东南亚筹集与储备给养的后勤中心。一旦中美交恶或东亚局势紧张,新加坡只能听命于美国。因此,中国通过新加坡进行石油贸易就会相应地受到限制,尤其是军事上需要的油品可能会路断源绝,通过新加坡进口石油和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石油的通道全无安全性可言。珠海石油集散中心的建设,是我们防范这一不测局面的预先战略准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缓解这一被动局面。


提升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中国是石油消费大国,但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不到 0.1%,还不如印度尼西亚。世界石油价格每桶涨跌 1美元,就会影响中国石油进口用汇增减 46亿元人民币,直接影响中国 GDP波动 0.043个百分点(数据因进口量和汇率变化而不同)。如果珠海建成世界石油集散贸易中心,随着越来越多的石油以及其他产品在中国境内交易和集散,越来越多地使用中国港口服务和金融服务,越来越多地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和结算,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地位会相应提高,最终建立起对我国公平合理的“中国价格”,增强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变目前中国进口石油价格高企、成本巨大、受人宰割的不利局面。


促进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扩大广东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珠海建设世界石油中心,契合广东建设沿海化工工业带的发展思路,拓宽广东发展石化工业所需的能源保障、原料供给、技术引进和产品销售渠道,强化广东石油石化自东向西的带形发展格局,形成产业联动,加快珠三角西部地区的开放开发,打造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广东在全国乃至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在建设珠海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中心的策略构想


合理定位,分期实施。珠海应建设成在规模、功能、服务和效益等方面都不亚于甚至超过新加坡的世界级石油集散、储存、配送和贸易中心,高质量油品、化工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广东沿海化工产业带的原料和技术支援基地。


初期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建设广岛泛采用先进技术的石油交易集散、运输中转、储存配送平台,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中期以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炼油和化工产业为主导,建设炼油和化工、贸易与生产双轮驱动的综合基地,吸引大量国内外先进大企业入驻。发展万山方向是以技术和产品创新为主导,发展尖端技术和高精尖系列石油化工产品,建设成兼具高精尖石油化工产品研发、生产、贸易、集散功能的高效高能创新产业基地。


高效高能是竞争力的核心,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走电子化、集成化、智能化的道路。


政府主导,精心规划建设珠海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中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宜采用政府主导开发运营模式。建议广东省尽快成立该项目建设筹备小组,由省主要领导挂帅,由政府、石油化工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深入系统地进行项目调查论证,周密细致地拟订建设规划方案。立项后设立专门机构,构建简单直接的管理架构,统筹和策划整个建设工作。建议走政府统一规划、专业化分工、逐步实施、管理和服务协调配合的道路。建设初期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向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创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础空注册公司间,筑巢引凤。政府统一谋划和协调在全球的招商引资,以大公司和技术领先企业为主要对象。政府制定统一的政策,向各类厂家和商家提供土地使用、建设融资、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便利和优惠,保证项目快速启动并很快达到规模经济。


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提高效率和质量。招商引资需面向全球,大力引进国外资本,重点是吸引国内外跨国公司的投资,适当吸引一般外资企业和国内民营企业投入参与;对客户的资本、产品与技术水准等设定入驻底线,保证引进企业有长期运作的基础;在世界各地设立招商分支机构,按照统一的策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有效选择客户群;多种渠道引进境外资金,采用推动资本项目直接投资、发行债券、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广揽人才,使珠海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区。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面向省内外和国内外招揽石油、贸易、管理、工程和技术等各方面的急需人才,为建设珠海石油集散贸易中心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