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摊销仓储费用计入什么科目(折旧费用计入什么科目)




存货的概念及内容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有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 包括的内容:

原材料:构成产品主要实体


在产品:尚未完工


半成品:阶段性检验合格并入库,但未制造完毕


产成品:已完成什么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


商品:外购或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


包装物:包装商品的包装容器


低值易耗品: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


委托代销商品: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


  • 存货成本的确定

采购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加工成本: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人工及分配的制造费用


其他成本:除采购成本和加工成本外,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 不同来源存货成本的构成

购入: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自制:包括自制的原材料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运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税费


委托加工:包括加工后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产成品,其成本包括实际有耗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加工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加工的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税费


  • 不应计入存货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 如自然灾害原因而发生的消耗
  3. 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必须的仓储费用,应计入成本,不能计入当期损益)
  4. 其他支出
  5.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计划成本法(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实际成本法


  • 个别计价法

【假设】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一致


【方法】按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优点】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工作量较大


【适用】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劳务等


  • 先进先出法

【假设】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


【方法】


  1. 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2. 发出存货时,按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优点】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


【缺点】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工作量较大


【特点】


  1.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2. 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思路】


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结存存货数量 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缺点】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 移动加权平均法

【思路】


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结存存货的成本的合计额,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结存存货的数量的合计额,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成本 本月进货的成本)/(原有结存存货数量 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优点】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缺点】计算工作量较大,不适用于发货较频繁的企业





原材料

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 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包括有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 、燃料等


  • 原材料的成本核算
  • 实际成本法

应设置的科目


【原材料】


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在途物资】


借方: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应付账款】


贷方:登记企业因购入材料 、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


借方:登记支付的应付账款


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 具体账务处理程序

1.购入材料


(1)货款已经支付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同时材料 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

费用

(2)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 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若月末未收到发票账单,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


(4)货款已经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a.预付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b.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摊销(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c.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发出材料


(1)生产领用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2)出售材料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3)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以上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可以使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实务中为了简化核算,企业可以在月末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可参阅第一章第五节“原始凭证的种类”中“按填制的手续和同容分类”中的“汇总凭证”)。


  • 计划成本法

应设置的科目


【原材料】


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采购】


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借方>贷方,表示超支。需从“材料采购”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


借方<贷方,表示节约。需从“材料采购”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 具体账务处理

1.购入材料


(1)货款已经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材料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额)


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额)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2)货款已经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待入库后再借记“原材料”科目,同时再计算材料成本差折旧异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等


同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额)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或: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额)


*如月末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等收料凭证,月末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次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计划成本,红字)


实务中,企业也可以集中在月末一次性对本月已付款或已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的入库材料汇总核算,计入“原材料”科目,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结转原材料成本时: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额)


贷:材料采购(超支额)


借:材料采购(节约额)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额)


2.发出材料


(1)生产经营领用材料,企业按照领用材料的用途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制造费用(计划成本)


销售费用(计划成本)


管理费用(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2)出售材料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3)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企业日常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的材料成本应由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结转,按照所发出材料的用途。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计入成本差异应当按期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其实结存材料的成本关蔚蓝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如果材料成本差异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也可以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分摊本期的材料成本差异。年度终了,应对材料成本差异率进行核实调整。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借:生产成本(节约额)


制造费用(节约额)


销售费用(节约额)


管理费用(节约额)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额)


贷:生产成本(超支额)


制造费用(超支额)


销售费用(超支额)


管理费用(超支额)





周转材料

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


  •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
  • 内容:

1.生产过程中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3.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4.出租或出借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 应设置科目

【周转材料-包装物】


借方:登记包装物的增加


贷方:登记包装物的减少


期末末额在借方,通常反映企业期末结存包装物的金额


  • 具体账务处理

1.生产领用


借:生产成本(计算出的实际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核算,节约)


借:生产成本(计算出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核算,超支)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核算时,不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也不需要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2.随同商品出售


(1)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2)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作为存货和管理的低值易耗品,可划分为一般工具、专用工具、替换设备、管理工具、劳动保护用品和其他用具


  • 应设置科目

【计入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借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增加


贷方:登记低值易耗品的减少


期末余额在借方,通常反映企业期末结存低值易耗品的金额


*采用分次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时应设置的明细科目: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 摊销

符合存货定义和条件的,按使用次数分次计入成本费用;


金额较小的,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为加强实物管理,应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 具体账务处理
  • 实际成本核算:

1.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实际成本)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实际成本)


2.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摊销部分金额)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摊销部分金额)


3.最后一次什么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摊销部分金额)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摊销部分金额)


同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实际成本)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实际成本)


  • 计划成本核算:

1.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计划成本)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计划成本)


2.第一次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摊销部分实际成本)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摊销部分实际成本)


同时:


借:制造费用(摊销部分超支额)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摊销部分超支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摊销部分节约额)


贷:制造费用(摊销部分节约额)


3.最后一次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摊销部分实际成本)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摊销部分实际成本)


同时:


借:制造费用(摊销部分超支额)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摊销部分超支额)



借: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摊销部分节约额)


贷:制造费用(摊销部分节科目约额)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计划成本)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计划成本)





委托加工物资

是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


  • 内容

1.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2.支付的加工费用及摊销应负担的运折旧杂费


3.支付的税费


  • 应设置科目

【委托加工物资】


借方:登记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剩余物资的实际成本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完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等


*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进行核算,其方法与库存商品相似


  • 具体账务处理

1.发出物资


借: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额)



借: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额)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2.支付加工费、运费等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加工完成验收入库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


贷: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额)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额)


贷: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



借:库存商品(计划成本)


产品成本差异(超支额)


贷: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借:库存商品(计划成本)


贷: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产品成本差异(节约额)


*需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收回后直接销售的,记入“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



库存商品

是指企业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包仓储括的内容有: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寄存在外的商品、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


  • 应设置科目

【库存商品】


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成本


贷方:登记发出的库存商品成本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各种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


  • 应设置备查账簿

【代管商品】


登记已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在月末未提取的产品


  • 具体账务处理

1.验收入库商品


借:库存商品(实际成本)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实际成本)


2.发出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商品流通企业

日常核算方法


1.进价


2.售价


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和进价的差额,可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


月末,应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核算
  • 毛利率法

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居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优点】能减轻工作量,也能满足对存货管理的需要


  • 售价金额核算法

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方法


【计算公式】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仓储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若各期商品进销差价率比较均衡,也可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后再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适用于】从事商业零食业务的企业



存货清查

是指通过对存货的实地盘点,确定存货的实有数量,并与账面结存数核对,从而确定存货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 涉及表单

存货盘点报告(实存账存对比表)


  • 应设置科目

【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方:登记存货的盘亏、毁损金额及盘盈的转销金额


贷方:登记存货的盘盈金额及盘亏的转销金额


期末应无余额


  • 具体账务处理

1.存货盘盈的账务处理


(1)发生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经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存货盘亏及毁科目损的账务处理


(1)发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对于应由保险公司和过失人的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批准处理后


借:管理费用(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的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存货减值

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


  • 存货跌价准备

计提:当存货成本高折旧费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表明存货可能发生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相应减少存货的账面价值


转回: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 应设置科目

【存货跌价准备】


贷方:登记计提的存货跌准备金额


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存货跌价损失金额和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 具体账务处理

1.当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


按上述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2.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准备


按企业会计准则允许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结转存货销售折旧费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费用备的,应一并结转,同时调整销售成本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负债表日如果企业用某材料生产的产成品发生了跌价,并且该跌价是由材料本身的价格下跌所引发的,才需要考虑计算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然后将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材料存货是否发生了跌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