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广东省资产评估协会专家曾建中(广东省资产评估协会网站)

原创文章


文▏经观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 研究员 曾建中


导读:


贵阳这次出人意料了。


近日,英国经济学人智库(The EIU)发布《2015年中国新兴城市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入榜的新兴城市进行排名,其中位于中西部的贵州贵阳、湖北襄阳、湖南衡阳占据了三甲的位置,贵阳位列榜首。此次进入榜单的有近百个城市。


而在5年前同类排名榜单中,上述三个城市几乎难觅踪影。经济学人智库分析认为,这些城市之所以进入榜单,主要是因为采用传统发展模式,即投资加基础设施建设,但同时都辅以创新政策措施。


就贵阳来说,五年间由寂寂无名到脱颖而出,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其带动了贵阳产业结构的转型,而基础设施和投资转还变成消费能力。


但作为无奈之选,贵阳发展大数据面临数据开放难,商业模式和人才缺乏的的困境,能否变现为经济增长,坐实发展潜力"榜首"之名,还存在变数。


大数据产业的巨大机遇下,贵阳在做一次"冒险",它的最具潜力,会是一场幻觉吗?


"榜首"贵阳


五年前,经济学人智库设计了新兴城市指数,并发布了《CHAMPS:冠军城市》,深入探讨中国内陆城市的崛起。


据经济学人智库中国区经济学家陈晨透露,今年经济学人智库再次发布中国新兴城市排行,旨在发现快速增长的城市。他说,新兴城市的排名是根据科学的模型测算得出,而模型是在9个指标标准化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历史数据以及预测数据进行拟合。这9个指标包括:GDP增长、人口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支出、公共财政、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市辖区建成面积和固定资产投资。《报告》显示,贵阳市在综合排名、经济增长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三个方面均列第一。


经济学人智库指出,虽然近年来国内信贷环境日益收紧,但贵阳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我们的新兴城市排名,是基于我们的模型和观点,对中国城市在未来五年之内的发展潜力作出的一次评估。我们看到了贵阳在大数据方面的积极投入以及在基础设施方面不断的提升,为其今后几年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经济学人智库中国区经济学家陈晨说。


贵阳力图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倡导绿色发展。陈晨分析,贵阳的发展虽然采用的是传统发展模式,即投资加基础设施建设,但都辅以创新政策措施。"比如大数据产业,中国几大国有电信巨头都已在贵阳投资建立大数据中心,而像阿里巴巴和富士康这样的私有企业也将在贵阳发展相关设施。"新兴的数据分析等产业也得以带动发展。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常明明持类似观点。在他看来,贵阳能够在新兴城市排行榜上名列榜首,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增速快,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贵阳近几年一直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倡导绿色发展。"比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贵阳几年前就在提的,而在这样的理念下,贵阳也引进了中关村科技园、富士康等,并建立了大数据中心。"他说。


一个最近相关的细节是,在7月18日的2015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暨城市与景区生态文明成果发布会上,贵阳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理念,上榜"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


不止阿里巴巴和富士康,更多的信息技术企业和科技园落户贵阳,对此,经济学人智库中国研究总监刘倩认为,这带动了贵阳产业结构的转型,一改以往依靠采矿业和重工业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投资还转变成消费能力,使其脱颖而出。


总结来说,经济学人智库认为,新兴城市竞争力的秘密就是告别单一,拥抱多元。其提供了一个实例。


沈阳和贵阳,都曾在前五年倚重房地产开发,但现在境况截然不同。经济学人智库认为,从目前的库存量和销售量来看,沈阳商品住宅的去化周期大约在27个月左右。而贵阳楼市库存量为20.6个月,属于健康范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后者对大数据产业的发力,减轻了对房地产开发的倚重。


数据之都


一系列的事实,正显现大数据在贵阳的"繁荣"。


曾有专家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自这年起,贵阳就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至今不足3年的时间里,大数据产业取得一些不错的成效。包括成功申报"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宽带中国"、"智慧城市"、"全国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等一批示范试点;被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联盟授予"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


公开报道显示,去年贵阳市大数据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到663亿元,同比增长68%,占贵州省总量的四成多;全市大数据及关联企业总数已超过2000户,仅2014年全年就增加843户……


依托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阳综合保税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平台,戴尔、惠普、京东、富士康、宽带资本等行业巨头相继落户贵阳。BAT(百度、阿里、腾讯)也已在此"安营扎寨"。


曾有贵阳当地官员向"政研院"(jgzhengyanyuan)描述称:当地人人都在谈大数据。


贵阳要把大数据产业打造成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其近年来先后编制了《大数据产业行动计划》、《关于促进呼叫中心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贵阳市正在做更多的布局。包括着力发展数据中心与呼叫中心,2014年全市呼叫中心坐席突破2.2万席,预计到2020年全市将拥有30万坐席规模的呼叫中心产业集群,聚集超过100家呼叫中心企业,带动70万人就业。


今年5月26日,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项目正式上线运行,目标是3年内实现无线WiFi全域覆盖。此举是为推动社会、企业和个人动态数据实现"块上集聚"。这也是贵阳市探索提出的"块数据"理论的贯彻,以解决以往行业数据所产生的"数据孤岛"和统一标准平台问题,由政府、社会和个体共同以"众包"的模式构建面向未来的数据平台


贵阳政府认为,通过对不同类型、来源信息的集成、挖掘、清洗,极大地改变信息的生产、传播、加工和组织方式,进而给创新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推动产业变革和再造。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评价称,块数据理论"体现了一种对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性思维"。


此外,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和贵阳众筹金融交易所分别于今年4月和5月成立,在全国都是同类首个,将在金融层面对大数据产业予以支持。一个最新进展是,今年7月,中国首个大数据清洗基地落户贵阳,未来将围绕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展开数据清洗工。大数据必须经过清洗、分析、建模、可视化之后,才能进行交易,才具有价值。


利好不止于此,贵阳市委书记陈刚今年6月曾独家回应"政研院"(jgzhengyanyuan)称,苹果公司亚太数据中心很可能落户贵阳,贵阳正积极争取。陈刚表示,这一数据中心落户贵阳,会带动贵阳的数据中心的存储和运算,并带来关联产业,比如相关产品的制造和服务,这些对贵阳的绿色转型都会有积极意义。


根据贵阳的发展蓝图,其将自身定位为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中心,成为国内的大数据之都。


发展大数据作用显现。去年贵阳市GDP为2497.27亿元、增长13.9%,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巨大冒险


经济学人智库此次的《报告》,是对榜单中各城市未来5年发展潜力的预测,贵阳最终能否坐实"榜首"之名,还要靠城市城市自身的努力。


风水轮转,过去五年的重要变革导致2010年的20强城市中有14个城市此次退出榜单。


就目前情况来看,贵阳的努力显而易见。但它的未来却仍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某方面来说其成败系于大数据。


而作为一个欠发达的西部省会城市,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一直饱受质疑。可以说,发展大数据产业不完全是贵阳的"自选"动作。


贵阳一方面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产业发展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作为贵州发展大数据的战略选择的两个支撑点之一(另一个是贵安新区),它是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而发展大数据产业,被贵州多位官员认为是"被逼无奈"之举,抑或是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所称的"破釜沉舟"。这两年,贵州的优势产业--烟和酒均下行,传统产业同样过剩,贵州想再从传统产业中掘金,几无发展壮大可能。只有全新的大数据产业,是贵州经济"弯道超车"的希望所在。把大数据作为战略选择后,贵州建立了以省长陈敏尔为组长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力推"云上贵州"。


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曾表示,贵州具有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具体而言,贵州经济欠发达,对信息的使用才刚起步,基础比较薄弱,信息孤岛相对较少,利益格局相对容易打破,有助于数据整合、共享和开放。通俗点讲,就是一张白纸上好画图。


此外,环境宜人、气候凉爽,地质构造稳定,地震、台风等灾害罕见,以及电费低等,都被认为是贵州发展大数据的优势。


这些当然也是贵阳的优势。它的优势或还在于高层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考察贵阳大数据产业的评价道:"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此外,中国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大数据资源集聚地和大数据应用市场,贵阳的诸多规划和布局有了更多实现的可能。


但是,贵阳所面临的困难或挑战依然不小。目前主要体现在数据开放、商业模式和人才等方面。


数据开放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如何保证开放数据的安全,如何打破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利益壁垒,实现数据互通,目前还没有一条可借鉴的路径。而一个地方大数据产业发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程度。


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曾表示,如果没有数据开放,所谓发展大数据产业就是空话。而要形成大数据产业,应该是全社会数据开放,如果还有一些数据不能开放,爆发式的增长是不可能的。


王江平还表示,对开放数据,贵州省政府的压力在于:数据安全与数据开放观念相适应。政府只能通过分析数据敏感性、领导思想的解放程度和贵州特色来逐步开放。


为解决数据安全问题,贵阳市将在今年启动地方立法,以法律来明确数据开放的内容及途径,通过立法来保障政府数据开放。而到目前为止,在政府层面上,关于开放数据还缺乏条理化的认识,对哪些数据应该开放?开放之前应该做什么?还不是很明确。各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壁垒,也还需要协调打破。


能否有成功的商业模式,变现为经济效应,决定着大数据产业的成败。无商业模式可借鉴,是贵阳乃至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另一窘境。为寻找可行的商业模式,贵州曾在去年9月至今年4月,举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进入决赛的26个项目大部分落户贵阳和贵安新区。一个尴尬事实是,很多参赛项目,为奖金、数据而来,但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说,贵阳、项目方、投资者做的都是风险投资,"赌一把"。


人才是个老话题。在"政研院"(jgzhengyanyuan)接触到的多名贵州省市高层官员都提及贵州缺乏大数据产业人才。为此,在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贵州选择在当地高校开设相关产业,以培养更多本土人才。但在培养周期里,贵阳乃至贵州的大数据产业会有个人才"空档期"。


有贵州当地人士对媒体表示,贵州虽然提前走了一步,但不代表领先十步百步。现在贵州发展最大的优势还在于政府政策的推动较大,而要把数据变成价值,还需要时间来改变。


有贵阳当地的公司负责人认为,贵阳发展大数据虽然有很多好的政策和想法,但最终还要看落实情况。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常明明教授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贵阳如何将大数据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是需要思考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