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骗取出口退税罪退赃12万(骗取出口退税罪退回赃款会怎么判)

法院认定某企业犯骗取出口退税罪,涉及退税款由税务部门追缴,而该企业在未补缴所骗取税款的情况下宣布破产。税务部门向破产管理人申报税收债权,却引发一系列争议。


CFP图


近日,一纸法院判决书送达国家税务总局温州市税务局,一位稽查人员凝神屏气地看完判决书内容,脸上露出了笑容。“终审我们赢了!”他大声在办公室宣告。为了这个案子,他和本部门及法制部门的同仁付出了大量心血,如今该案涉及的3000多万元出口骗税可以作为破产税收债权在破产程序中优先获得清偿了,也使有关出口骗税的破产债权争议有了司法结论。




聚焦:破产管理人与税务部门各自啥理由

本案的争议焦点,其实是企业骗取的出口退税是否属于税收。


破产管理人认为税务部门申报的企业骗取出口退税款不属于破产债权,税务部门则意见相反。


破产管理人的主要理由:


(1)T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对其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追缴,涉及破产程序刑民交叉如何选择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即“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缴、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被害人受侵害的合法财产以刑事追缴的方式予以救济,不能再通过民事程序要求被告人返还财产。本案中,T公司犯骗取出口退税罪已经过法院刑事判决,其骗取的出口退税款属于赃款,应通过刑事追赃程序进行追缴,不能转化为民事追索权,即不能作为税款性质的破产债权参与破产财产分配。


(2)出口退税款本质为政府拨付给企业的资金,而非应缴税款,不属于破产债权。出口退税款其实是国家为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对出口企业的一种财政补贴或政策性奖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政府无偿拨付给债务人的资金不属于破产债权。”


(3)追缴的骗取出口退税款已灭失,T公司合法财产变价所得不在刑事追缴的范围。刑事被害人与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是不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各自有不同的权利救济途径。T公司骗取的出口退税款是其通过犯罪行为获取的非法所得,根据法院判决由税务机关追缴。事实上,该赃款早已被T公司使用。破产程序中处置的财产是T公司依法取得的合法财产,不属于刑事追缴范畴。若确认为税收债权或普通债权,会导致本应由破产企业承担的退赃责任,不合理地转移到其他普通债权人身上,损害其他普通债权人的利益。


(4)T公司骗取的出口退税款不是其已缴纳的税款,而是以虚报出口等手段骗取的款项。该款项系原温州市国税局稽查局被骗取应予追回的资产,不适用破产法规定的税收优先原则,不属于优先债权。


税务部门的主要理由:


(1)企业骗取的出口退税本质仍是税款,而非财政补贴。


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通行惯例。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免抵或退还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该制度是依据出口产品“零税率”原则产生的,根本出发点不是对出口实行优惠和补贴,而是避免出口产品被双重课税,以建立国内外产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目前,国家对生产企业采取“免抵退”办法,是指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应纳增值税额后,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当企业通过违法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时,其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前提条件并不存在,也不存在所谓重复征税问题,相应的出口退税自然要作为税款追回。


在会计准则里,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出口退税不是企业的“收入”,在会计处理上不属于政府补助,税务处理上也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其退还的是企业出口货物所耗用的材料等所对应的那一部分进项税金,实质是前几道生产环节所缴纳的税款,收缴和退还均是直接通过税收国库,本质上仍属于税款,并非财政补贴。


(2)税收是特殊的公债权,有法定的追征主体和方式。


税务机关是税款的法定征收主体,涉税犯罪的税款须由税务机关追缴。刑事诉讼中的追赃属于一种公权行为,是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公权救济国家、单位或者个人因为刑事犯罪所造成的经济或物质损失,税务机关并无追赃权。若企业骗取的出口退税款被认定为赃款,则应由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追赃,而非由税务机关追缴。


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见,企业存在骗取出口退税款情形的,税务机关有权追缴相应税款,且税款追缴应为税务机关专属职责,无法通过刑事追赃程序实现。


刑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至第二百零五条规定之罪,被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在执行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该条款亦确定了税务机关征缴优先原则,其立法基础在于税收的优先权性质。危害税收征管类犯罪中涉及的税款和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不同,前者本身即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为确保国家财政收入,故法律规定税款追缴优先性,且明确了追缴主体为税务机关。该案刑事判决书中认定T公司骗取的出口退税款由税务机关收缴,也正说明国家税款不同于赃款,税款追缴程序不应适用刑事追赃程序。


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经刑事判决后,所骗取的出口退税款要作为税款由税务机关依法追回,其救济途径也不同于私法债权,是否要先通过刑事追赃程序还有待商榷。即使要先通过刑事追赃程序,也并不能取代其他救济途径。如果能证明破产程序中破产财产系赃款或销赃形成的对价物,则税务机关可对此行使取回权;对于取回赃款赃物仍不能弥补的损失部分,税务机关可通过参与破产债权分配获得救济。当然,实务中由于税款对应的为非特定物,客观上很难举证破产财产系赃款或销赃形成的对价物,在刑事追赃不能的情况下,税务机关以债权人身份,通过破产程序实现清偿并无不妥。


(3)骗取出口退税款属于破产受理前企业应缴未缴税款,应作为破产债权参与分配。


一审判决中认定“本案被告骗取的出口退税款不是被告已缴纳的税款,而是被告以虚报出口等手段所骗取的款项,该出口退税款系原告被骗取应予追回的资产,而非被告所欠缴而未缴的税款,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企业应缴税费种类的税款”,属于对出口退税款性质的错误认定。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除另行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对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的管理办法另行规定。”本案中,T公司属于上述生产型企业,增值税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即其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先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款,不够抵顶部分再予退还出口业务对应进项环节已纳税额。由于T公司存在大量内销业务,免抵税额先直接抵顶其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本质上是企业内销业务应纳税款,该公司通过虚构出口方式逃避缴纳该部分税款,显然属于应缴未缴国家税款,其性质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产生的应缴税款等其他税收债权完全相同,都是国家应该依法征收的税收债权。而不足抵顶内销部分,退还的亦是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在前几道生产销售环节已缴纳的税款,同样是国家依法征收的税款,而非税务机关的资产。企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并不能改变其税款的本质属性。税务机关是专司国家税款征收的部门,追缴出口退税款是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的税款征收职能,出口退税被骗取的只能是国家税款,而非税务机关被骗取资产。


企业骗取的出口退税款同偷逃税款行为一样,所涉税款都是国家应该依法征收的税收债权。既然企业骗取的出口退税属于破产受理前的税款,自然可以作为破产债权参与分配,并不存在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之说。


终审:判决骗取出口退税款为税收债权

面对这个复杂的涉税案件,法院二审历经了一年多时间,审理期间就争议焦点问题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前不久,二审法院作出了终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判决税务部门胜诉。


二审法院在判决书中认定:“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把出口货物的原料进口税以及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商品以不含间接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项税收制度。”这也就是认可了税务部门对于骗取出口退税款的性质认定。


根据此认定,二审法院作出了以下判决:“税务机关在该企业破产程序中申报的追缴该企业骗取出口退税款的债权,可以认定为税收债权,对温州市税务局稽查局追缴申报的债权3012.49万元应确认为税收债权,其产生的滞纳金1021.23万元应确认为普通债权。”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19年11月26日B3版


原标题:一个破产案引出的话题:骗取的出口退税是“税”吗?——全国首起涉及出口骗税的破产债权争议终审有了结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