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财会2016年22号全文(财会2020 22号文件全文及解析)


你就说这个免税收入的做账问题吧,之前其实我表达过我个人对此的理解和认识,我主张像类似这种项目免税的情况,根本不需要做价税分离,直接按照价款计收入即可。


举个例子吧


A公司2020年12月取得酒店服务款10600元,酒店服务免征增值税。


那么我觉得你直接


借:银行存款10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600


这就完事了。


但是日常工作中,包括文章开头这个读者的留言,她们领导让他们先要价税分离,然后免征的这块销项税计入营业外收入。


具体这样做的


借:银行存款10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然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600


贷:营业外收入600


注:有些是计入了其他收益


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这种做法相当别扭。


为什么说相当别扭,因为这种直接免征的现价税分离,然后再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者其他收益,这个不管从增值税原理,还是从发票开具,实操申报对接各方面来看都非常别扭,甚至影响到了文章开头读者遇到的所得税汇算收入的填写问题。


增值税的原理是实际消费者最终负担增值税。


商品或服务从无到有,只有最终进入消费环节了,才是真正地停止了增值。比如,假定一批货物经过ABCD......等若干环节最终进入消费者A哥手中,A哥自己用了不会再流转增值了。


超市销售给A哥的价格为100元,其实最终只需要对这个100元征收13%的增值税即可,A哥一共支付113块钱买这个东西,其中13就是上交国家的增值税,而前面环节理论上是无需征税的,否则就重复征收了。


但是我们干财务工作的都清楚,我国的增值税可不是这样干的。A哥买的这件商品从工厂出来,工厂卖给批发商会按照销售价格交一次税,批发商再卖给超市又会按销售价格交一次税,超市卖给A哥最后进入消费者手中再按售价交一次税。


为什么又要这样做?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实践中很难判断这个货物是否还会继续流转,无法判断该环节是不是真正的消费环节。所以干脆就直接在每个环节都先垫付税,由购买方按照适用税率先垫付,销售方代国家收下。


那这样做肯定就违背增值税的本质,出现了重复征税了,那如何避免重复征收呢?


很简单,如果每个环节的购买方实际上并未用于消费而是继续生产流通,比如超市从批发商购进的是继续用于销售给消费者的,这就是继续流通,那么它从批发商购进来垫付的税款,税务局就给予“退还”。


怎么退还?其实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出台之前,这种“退还”就是抵扣(购进抵扣法),就是从进一步流通足额缴纳给国家的税款中先行扣除,剩下还有结余再缴纳。比如超市销售给A哥先按全额100*13%算税,然后再把其从购进垫付的税80*13%扣除(抵扣),最后在超市这个环节就是100*13%-80*13%这个结果来实际交税。


你看看,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每个环节销售方都要先向购买方代国家收一个销项税,这个销项税我们时候只能先挂债务(应交税费的贷方),是一个代收款的性质,而我们购进暂时垫付的进项税算是一个债务抵减项(应交税费的借方)。


那么现在国家说了,你这个环节免征增值税,相当于你销售时候根本不用代收这个销项税了(进项税也不退给你,也就是不能抵扣)。


那这种情况下,你根本不该从购买方收取这个销项税,那你还强行挂一个应交税费-销项税额出来干嘛呢?


你就应就你实际收到的全部价款直接计入你的收入核算即可。


开票上,我们也是直接开免税发票,税额是0,也就是根本不会在把收到的价款人为分离出来。


增值税申报上呢?


不管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都有免税申报栏次。具体体现在一般纳税人附表1的第18、19栏次。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的第12栏次。



申报表的增值税的销售额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销售额不含增值税,直接免征情况下增值税本身=0,销售额不就是6000嘛。


所以,填写申报表就应该是这样填。



而且,你看人家免税这栏申报表的税额都是横杠,不允许填的。


免税后,如果你收的钱不变,那原本属于收取的销项税的这块就是转化成了你的收入额,账务是直接计入收入了,还做啥价税分离再计入营业外收入呢?


最后所得税申报,你账上收入是多少就申报多少不就完事了。


就这样处理简单易懂,理论和实操也是契合的。


非要搞价税分离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而且你价税分离后再计入营业外收或其他收益,给人感觉像是政府补助一样,实质上政府补助准则明确规定,直接免征、减征的不属于政府补助。




说白了,这块根本就应该直接计入收入。



而且最近我们很惊喜地从财政部会计司的一个答疑看到这样一个回复,可以说是有效地解决了了这种争议。


回复的意思就是,直接免征的企业没有必要做账务处理,只有当期直接减免的增值税,才是财会2016,22号文规范的,先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然后计入其他收益等科目。


由此可见,直接免征和当期直接减免这个财政部的回复上账务处理本身也是有区别的


当期直接减免,举个例子,比如税控设备抵减增值税,这个就是当期直接减免。


那么回到文章开头这个读者的做法。


现在她就是已经这样做了,造成的影响来看,增值税销售额她又是按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报的,没问题,现在企业所得税,她账上分离了一个营业外收入出来,实质上其主营收入是少了一块,刚好是这块营业外收入增加的数额。


那么她如果不改动账务,其实正常申报,对企业所得税也并无影响。


但是总归来说,分离式做账非常别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