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2011年房地产市场政策预测(2011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摘要: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是有其相似和参考意义。


2020年经济以较弱的增长动能和温和的通胀水平进入了下半年。


政策边际宽松之下,宏观经济很快转入过热,工增和GDP两年同比连创新高。最直观的反应是商品房销售增速见底,地产投资也有所表现;补库周期之下制造业投资继续上行;在一揽子应对次贷危机计划收尾之际,基建投资Q4发力明显;欧债危机发酵之下海外景气度虽有变化,但出口表现仍然较好,且10月美联储QE2之后出口又有较大幅度反弹。


经济过热直接导致通胀压力凸显。宏观经济供需双旺,叠加海外升温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以及猪价上行周期开始和极端天气导致农产品价格超季节性波动,CPI和PPI均面临呈现的上涨压力。


2010年10月上旬,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在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公开对通胀问题予以回应,认为“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价格基本稳定”,同时“因为财政刺激和货币政策已经发挥了相应作用,现阶段中国不能急于控制通胀率······今年内中国不会加息,虽然房价涨速过快是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些负面影响,但坚信决策者有能力调控好房价走势”。


政策加速收紧之下,PMI于2010年11月见顶,随后逐渐展现出向下趋势。但观察经济各分项表现(12月各分项较低是由于基数效应),基建和地产热度略有下降,制造业投资和出口接力上行,从生产来看工增同比在2、3月份达到接近15%的水平(注意基数的影响)。


进入2011年4月,欧债危机影响持续加深,海外主要国家经济下行幅度较大,引发出口明显下行;房贷收缩,商品房销售遭受打击,销售面积同比下跌到6.3%。


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通胀仍在继续上行,“滞胀”特征显现。


期间市场如何演绎


观察权益市场,一季度春季躁动之后,持续震荡下行,贯穿2011年滞胀和衰退宽松两个阶段。


从不同类别资产表现来看,观察滞胀结束后时期,债市走强而股市低迷,权益类上证50下跌相对较少。


2011年有哪些启发?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经济走势超预期,疫情反复,政策调控超预期,海外风险事件


本文源自固收彬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