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国税地税大数据(国家税务总局大数据)

刚过去的周一,可谓是一瓜刚落,一瓜又起。


一位税务行业人士透露,在金税四期,税务、工商、社保等机构随时合并接口,企业人员、收入等信息相互关联,企业很难少交个税和社保。


他提到,税务系统需要纳税实体开户并申报收入,若未申报、少申报,则很难有真实收税依据,税务部门也难以核实,必须通过其他渠道再做核查。


但如果能实现多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与核查,跨到银行等机构进行数据收集,自然会更接近纳税主体的实际情况。像薇娅那样虚假申报佣金收入的做法,相信也会无所遁形。



“AI 税务”比你想的跑得更快

对于AI这样的新技术在税务领域的应用,雷峰网此前也做过盘点。


初级水平,主要是用技术替代重复工作,帮税务人员做表、看文档、读文档、抓取关键信息等等,近年来大热的RPA AI已经在这些工作流程上完成了不少规模化部署。


中级水平,就上升到预测税负、分析税收趋势。


高级水平,就是发现逃税、漏税,提高税务领域透明度这方面了。


比如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快速识别出大型数据集内包含的异常条目;比如基于多种指标检测欺诈活动,例如对方的就业情况、以往是否曾经接受审计,以及与非法收入来源相关的蛛丝马迹。


在郑爽涉嫌偷逃税新闻发生时,一位机器学习工程师就表示,可以通过AI寻找某些数据指标和真实收入之间的关联性,预测的真实收入与实际报税收入的差距,就是一个怀疑的理由。


一位深耕于监管科技的CEO也向雷峰网分析称,这类技术应用的研发难度不大,可以拿足够多的财务报表去训练模型,去计算相关结果有没有偏离财税比率——“难点主要在税务数据的打通,和税务模型的构造上。”


而公开资料也显示,“金税工程”也嵌入了一定的AI技术。


就在上个月,国家税务局长王军透露,智慧税务正在向“两化、三端、四融合”迈进,其中:


“两化”,是以数字化电子发票改革为突破口,将各类业务标准化、数据化,实现可归集、可比较、可连接、可聚合;以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实现数字化升级后的税费征管信息,做智能化改造


“三端”,就是指智慧税务建成后,将形成以纳税人端、税务人端和决策人端为主体的智能应用平台体系,基于全局视角建成覆盖税收征管全部环节、全部流程、全部主体的一体化应用平台。


一位财税从业者感慨,目前的技术手段进步很大,“金税四期很强大,企业的进存销都会变得更加透明,后台能看到每个企业的风险预警。”


她强调,直播等新业态的出现,商业模式、财务模型,业务开展过程都会出现新状况,非传统税务可一概而论,监管也需“宽严相济”,这也是为什么税务部门先给予相关从业人员“包容性的自查整改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