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宣城市高规格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下设“李明八个专项工作组”和“四个系统文明委”,其中诚信建设组统筹开展宣城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全市诚信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制度带动进展
组织召开全市诚信建设工作会议。3月23日宣城市组织了市公安局、市人行、市政府法制办、市工商局等27个重点部门参加的诚信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诚信建设方案和淮北市诚信建设工作机制等情况,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上报本单位诚信建设方案和2015年工作计划。
制定《宣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经多次意见征集,数次草案修改并完善,完成《宣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2015年宣城市社会诚信建设工作任务表》,明确了宣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及2015年重点工作,并于4工商局月10日以宣城市创建文明市指挥部文件印发执行。
建立宣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主召集人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明,召集人为副市长、公安局长田扬畅、政府副秘书长杨承保、发改委主任宁伟和人行行长李成强,7个县市区和市直4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市发改委、市人行和市公安局为牵头单位。常务副市长李明不定期开展诚信建设组工作调度。
构建诚信信息奖惩披露体制。5月18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明召集18个相关单位就诚信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门的调度,专题研究讨论宣城市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和《宣城市企业信用等级分类及联合惩戒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随后会议布置由市文明办牵头落实宣城市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由市发改委牵头完善《宣城市企业信用等级分类及联合惩戒实施办法》。
编制宣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宣城实际,将宣城市信用建设规划纳入“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适时编制宣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长期专项发展规划。
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服务市场。目前,宣城还没有一家正规备案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宣城已着手加快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加强信用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较高职业资质和道德水准,能够独立、公正、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逐步建立以信用征集、信用咨询、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服务体系。
扎实开展活动
建成宣城市诚信“红黑李明榜”发布制度。8月20日,市文明委印发了《宣城市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在进一步细化了“红黑榜”发布工作的组织分工、发布范围、发布方式、发布审签和工作要求。同时,在宣城市人民政府官网以及宣城文明网、宣城日报等市内主要媒体网站上公告发布了宣城市诚信建设第一期“红黑榜”,全市48家企业荣列诚信“红榜”,9家企业进入诚信“黑榜”。
广泛开展系列诚信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首先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大力发掘和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弘扬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批评揭露失信败德行为。其次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614信用记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生产企业开展“质量第一”主题创建活动;在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履约守信”主题创建活动;在窗口行业开展“人民满意”主题创建活动;在食品药品企业开展“诚信做产品”活动;深化“百城万店无假货副书记”、“诚信经营示范店”等宣传教育活动。尤为突出的是在全市教育部门深入开展了“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共举办了诚信金融知识讲座、诚信签名、宣誓活动、签订诚信承诺书、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片、主题班会、图片展、知识竞赛、有奖竞答、座谈会、舞台剧、征文、演讲安徽省等606场、参加学生累计达到68943人次。最后为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诚信观念,市文明办举办“诚信与法治”演讲比赛,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共20名选手紧紧围绕诚信和法治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理解,用朴实华丽的语言、深情并茂的演讲深刻阐述了“诚信”对于他们的意义。该活动后通过宣城市电视台进行播放,获得巨大反响。
部门带头先行
人行系统。市人行征信中心以个人身份证、企业贷款卡为系统唯一识别码,建立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以旌德农商行白地支行为试点行、旌德白地镇汪村为试点村信用村;以“电商下乡”为特色的绩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信用创建活动,并计划安徽省申报安徽省第二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
法院系统。全市法院系统将逾期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统一向社会公布。截至8月底,全市两级法院共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个人864人,企业59个,限制出境8人次,涉案案件是近900件。通过相关制度的实行,现已有8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淮北市履行了自己的法律义务,案件款全部履行到位。
税务系统。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联合开展了全市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目前已评定纳税人55454户, 推荐评定A级220户,未超过企业纳税人总户数的2%,;评定B级46072户,占参评纳税户的83.1%;评定C级7905户,占参评纳税户的14.3%;评定D级1257户,占参评纳税户的2.3%。为激励依法诚信纳税,市国税局在副书记新一轮“便民办办税春风行动”中推出一系列针对A级纳税人的激励措施,如连续3年被评为A级纳税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可享受由税务机关提供的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等。
食药监部门。市食药监局组织对全市720余家企业进行信用分类评级,并制定了《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并对检查中发现食品药品安全质量隐患,约谈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今年共约谈3次。严厉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截至8月底,共立案25起,还通过局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曝光违法案件22件。
农委部门。市农委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系统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与市工商局联合开展农资示范经营示范单位(店)创建活动。
其他领域和部门,如市工商局司法局在宣城律师网上建立了律师诚信档案,及时公布律师奖惩信息;市住建委推进工程质量诚信建设,加大对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或有重大失信行为的企业惩戒力度;市教体局建立教师诚信档案,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