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家族兄弟基金的成立(成立家庭基金)

在百度、微博、头条等的热搜榜中,那些与“首富”“富豪榜”“豪门家族”“高净值人群”等有关的信息,最能吸引大众了。




11月13日,胡润百富发布《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安全报告》指出,中国高净值家庭财富总资产达到125.9万亿,可投资资产约占67%。拥有600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富裕家庭”有501万户;拥有千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家庭”有202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有13万户。




众人围观,直呼“伤不起”“拖后腿”,眼中满是“羡慕嫉妒恨”。然而,在这些财富数值背后,富豪家族的成长历史,贯穿发迹兴起、投资发达、资产配置与传承智慧,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初代发迹:天时地利人和后的顺势而为




任正非说过“大时代一定会产生大英雄”。在财富积累的路上,“时势造英雄”更为突出。近现代被称为“造富神话”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盖茨家族、摩根家族、福特家族 、迪斯尼家族 、杜邦家族等,还有中国内地的荣氏家族、刘氏四兄弟,香港的李嘉诚家族,台湾的王永庆家族等。




这些家族庞大到令人震撼,对于他们,除了让人艳羡的财富王国,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们家族的发迹史,譬如创富初代勇敢、睿智、头脑灵活、敢闯敢干,有灵敏的商业嗅觉,似乎一切好的形容词都能用上。




譬如我们所熟知的:




制图:金小鹊




不可否认,创富初代的确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发现并抓住伴随技术、政策、经济发展大势的财富机遇。




然而,创富初代的成功,离不开当时的经济大环境(天时地利)、出身背景(人和)、思想认知(格局)等时势因素。




具体来看,创富初代的发迹,基本都在美林周期和资本周期的萧条末期,此时经济大势已在复苏前夕,很多“不良资产”的状况已渐渐清晰,只要细心观察,勇于突破和改革,就能抓住历史给予的“关键时刻”,让企业起死回生,步入蒸蒸日上的轨道。




此外,创富初代的人缘背景,都是有迹可循的,即便是白手起家的初创者,也有惊人的成为富豪的基础。知名博主何加盐做过抽样统计:只有家里拥有一定的背景,才能积累和传承商业成功所需要的素质、资源,或提供成长的条件。




相对而言,精英家庭更容易出超级富豪。据统计,中国22位超级富豪中,出身精英家庭的就有17位,占77%,其中上层精英家庭又比一般精英家庭更容易出超级富豪,比例为10:7。考虑到上层精兄弟英家庭在人口比例中的占比本来就极少(估计位居前0.1%),其成功概率比其他家庭要高很多倍。




制表:金小鹊




当然,也并不是越精英的家庭越容易出现超级富豪。这里面官位最大的也就是王石前岳父(省委副书记),曹德旺的哥哥是副省长,财富最多的是王兴父亲(地区性土豪),马化腾的父亲是上市公司副总。




这些富豪虽然出身背景不同,但他们都有大时代下不安于现状,想改变命运,敢于拼出一片天的斗志和原动力,才能积累起超额财富。





兴旺发达:投资扩张夯实财富帝国




创富初代有了财富的原始积累,就面临小富即安还是继续投入的选择,不过大富之人的目标高远,绝不甘心小富即安,就算是他自己想,当初跟他一起闯的人也不想。所以,成功的企业是动力火车,在成功欲望的推动下,投资并做好资产配置,是富豪家族的必经之路。




对企业家而言,做好投资必须具备产融思维。与一般的投资者不同,企业家最关键的,还是要围绕主业做投资,所谓兵分正奇,主业是正兵,用来做内增式增长,投资是奇兵,做外延式增长,而正奇就是产融,产融结合才能让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我们也常会看到,一个公司的扩张性投资,很多也是围绕自己的主业进行,不过,不同的企业家投资择时的能力不同,所以投资的回报率也不同。从广义经济视角来看,资本周期类似于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毁灭”的过程,经济繁荣后萧条的作用是清理在繁荣时资本的错配。优秀的企业家善于结合资本周期来分析所在行业的生产流程、市场结构、竞争格局等,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制图:金小鹊




近年来,火爆的VC/PE圈就有很多企业家涉足,譬如雷军、马化腾、马云等大佬,很是热衷加码创投,雷军还成立了小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进军基金圈。马化腾领导的腾讯帝国,也将投资视为腾讯长期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


此外,富豪们的投资,还有更高格局的资产配置策略,可以说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是成就巅峰豪门的坚实基础。对手握巨额财富的家族而言,“钱生钱”的本质是用钱购买资源和智慧,以家庭实现专业运作下财富的稳健增值。




这里不得不提顶级富豪的“另一只手”——家族办公室。作为财富管理的专业服务机构,家族办公室能为富豪家族提供个性化、体系化、私密化的资产配置方式,更能高效地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以致世代传承。




《The Global Family Office Report 2020》数据显示,与一般家庭投资相比,家族办公室的资产配置相对均衡,配置的资产种类更多。从配置比例来看,现金类资产占比为7.6%,债券资产占比为16.基金3%,股票类资产占比为32.4%,未上市股权投资占比为18.7%,不动产资产占比为17%,对冲基金占比为4.5%,REITs占比为1%,贵金属占比0.8%。


家族办公室大类资产配置情况




制图:用成立益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作为“贵金属之王”,也常被家族办公室纳入资产配基金置之列,这主要是因为黄金的避险保值功能,以及作为全球货币之锚和投资组合稳定器的功能突出。




目前,国内富裕阶层对家族办公室的真实需求越来越浓。据《2020中国家族办公室白皮书》披露,国内的家族办公室总数在2000-3000家左右,在过去一年的疫情期间,有36.9%的参与者表示其家族办公室的投资回报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增长。




制图:金小鹊




所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家族办公室在家族财富管理及传承领域所做的贡献,是举世瞩目的。从1882年约翰D洛克菲勒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家族办公室开始,家族办公室就逐渐成为富豪家族安全管理财富、规划传承、破解“富不过三代”魔咒的利器。





望族传承:系统筹谋 “四脉神剑”




如果说创业带有赌性,投资有点玄学,资产配置讲求科学,那家族么家族传承既是智慧又是艺术。与创富相比,守富和传富更难,从20世纪开始,“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就成为悬富豪头上的一把利剑,有很多创富初代的辛勤硕果,因为没做好传承而让家族财富付诸东流。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家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4年,只有不到30%的家族企业能进入第二代,不到10%能进入第三代,而进入第四代的只有大约4%。




可见,家族的传承并非易事,因而对很多创富一代来说,最难的不是白手起家,不是财富积累,而是企业和财富传承。




事实上,家族传承不仅仅是财富的传承,更多的是精神、文化、思想精髓的传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家族传承智慧上,只有真正将家族兴旺的精髓一代代传承下去,才能让家族繁荣永续。




曾国藩曾告诫家中的兄弟子侄曰:“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后世也印证了,正如曾国藩所希望的那样,曾氏家族绵延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兴旺发达。其家族在200年间,子孙之杰的出者240余人,在众多领域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其中不乏曾纪泽、曾广铨、曾纪鸿等外交、数学方面的杰出人才,还有很多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取得博士、硕士学位或获得院士、教授、研究员等职称。




作家马伯庸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沉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有人说:“家族传承是血脉、财脉、文脉成立、人脉的结合”。这“家族四脉神剑”脉脉相扣,做好传承可让家族永续兴旺。其中,血脉可视为家族成员的健康;文脉则是一个家族精神和灵魂,是根和魂,包括家风家教、精神信仰、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经商天赋等。人脉则是家族成员链接社会的重要资源,其中家族慈善是人脉传承的好方法。




总体来讲,家族财富的传承在硬件上几乎没有障碍,一张支票、一纸协议就可以顺利传递给下一代,难就难在家族文化、家族精神、经营理念等“软件”方面的传承。只有将家族传承视为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将传承重心放在核心部分的精神品质方面,才能真正实现望兄弟族的成功传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