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1982什么是差异化产品?什么是透视盈余?并购的标准是什么?

1、什么是透视盈余

持股超过 20%的股权投资依持股比例认列入损益表,然而低于 20%的股权投资只能认列实际有收到的现金股利,未发放的盈余完全不列入计算。 比如 (当然也有少数例外,譬如我们持有 35%的盖可保险公司便因为我们已将投票权委托出去给别人,故在 1982 年仅能以成本法认列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 350 万美元,至于剩下的 2,300 万未分配的部份则完全不列入计算;而假设盖可保险当年度赚的比原本的少但却多发 100 万,则伯克希尔的帐面反而变得更好看,很明显的会计原则有时会扭曲经济现实)。


理解: 假如A公司是我的子公司,我有10%的股份。假如他的净利润是100万,那么我的“透视盈余”就是10万扣税后的金额。


1981年的年报里,巴菲特预测伯克希尔4个主要的不具控制权的股权投资,按照持股比例可分得的未分配盈余高达3500万,到1982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万美元,但却完全没有体现在账上,已经超过了伯克希尔账目上的盈余,还不包括其他没计入的不具控制权的股权投资部分。 这样的方式可以提供价值投资人投资机会。这就是透视盈余,可以看到公司没有反应在财务报表账目上的投资收益和价值。


透视盈余是基于税务考量不一定要显现出来的不具控制权的股权投资未发放盈余,而同时这些盈余将透过其本身股价不定期且不规则的反映出来。 透视盈余的这种特性提供价值性投资人投资机会。从各式各样的美国企业中挑选物美价廉的公司部分股权,并从一群投资行为有如惊慌失措的旅客手中捡到便宜货。在这个巨大的拍卖市场中,我们的工作是去挑选那些能将所赚的钱再利用并产生大于原本的经济效益的公司。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特别在中国,中小盘股机构研究的并不彻底,不像大蓝筹被机构研究的很彻底。 同时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投研能力,很难在中小盘股中找到金子。首先我们要选择可持续的标的,再进行研究和决策,这点很重要。

2、什么是差异化商品与非差异化商品?

一、在绝大数的情况下,(除了发生股市大崩盘或自然界的大天灾)保险业皆处于过度竞争的环境下经营,通常来说尽管勇于尝试多变化,业者所销售的保单多属于无差异化的一般商品。

二、非差异化:企业处在产业面临供给过剩且为产品一般商品化的情形(在整体表现、外观、售后服务等都无差异化)时,便极有可能发生获利警讯,当然若价格或成本在某些情况下(例如透过政府立法干预、非法勾结或国际性联合垄断如 OPEC)能获得控制或可稍微免除自由市场竞争。 否则若客户不在乎其所采用的产品或通路服务由谁提供,成本与价格系由完全竞争来决定,如此产业铁定会面临悲惨的下场。

三、差异化:有品牌、服务有特色、外观有特色、环境有特色、内容有特色。 理解:企业提供的东西与别人没有区别,价格一样、服务一样、外观一样,就得依靠周期的更替来生存,产能缩减需求增加日子好过一点,产能过剩需求减弱日子难过。

策略: 现在教育培训被限制的很厉害,怎样生存呢?

非差异化行业都在大幅缩减人员、压缩成本开支,压减到能够活下来的地步。

差异化:

1、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服务。

2、提供学完即就业的服务。

3、提供学完能考国家背书的证书服务。

4、提供听着爽的内容。

5、提供景气度高的课程专业。

6、提供好的环境。

7、开展人力资源服务。

用好上加好的供给策略去吸引需求。


在这种策略下,又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设想很美好,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会发现,每一个差异化所需投入的成本不低,而投资后的回报能够成正比吗?ROEROI效果几何?

教育的本质是能够启迪人生,或者说改变命运,作为需求方,使用后能够有实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产品力,比如奥马哈投资训练营真的能够,让大家学成。 比如商学院真的能够提高用户管理能力、经营能力。 比如学习某个技能能够提高用户收入, 有用有效最根本。一味的增加功能可能最后连一个功能都没有实现。


3、并购的标准是什么?


(1)巨额交易(每年税后盈余至少有五百万美元)

(2)持续稳定获利(我们对有远景或具转机的公司没兴趣)买看得见的,不买预期。

(3)高股东报酬率(并甚少举债)

(4)具备管理阶层(我们无法提供)

(5)简单的企业(若牵涉到太多高科技,我们弄不懂)

(6)合理的价格(在价格不确定前,我们不希望浪费自己与对方太多时间) 不会进行敌意购并,并承诺完全保密并尽快答复是否感兴趣(通常不超过五分钟), 我们倾向采用现金交易,但若符合先前所提状况也会考虑发行股份。 认知理解一旦深度分析到位,会十分果断决策。


现金交易利好公司对股价构成利好,发行股份对公司股价构成利空。

股价低的时候上市公司做换股并购,有可能并购标的含金量高,股价高时做换股并购标的要回避。并购的资产如果有瑕疵会拉低公司的估值,上市公司开展并购一定要仔细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