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中小企业投资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案例)

摘要:这真的不是一本儿童财商教育书……

瞧瞧,小乌龟、还投资智慧,龟兔赛跑的故事这就呼之欲出了都,相信光看这书名的话,大多数正常人大概都会把它误会成儿童财商教育书……

但事实证明,这真是一本被书名耽误了的好书!而且这“小乌龟投资智慧”还不是一本,今天这本是1,后面还有个2《小乌龟投资智慧2:投资丛林生存法则》,准备下周写一下。

以前在看其他私募大佬写的书的时候就提过,私募比公募更有动力去通过写书来表达自己的投资价值观,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我们一起看过的高毅资产使劲写价值的,前两周看的董宝珍老师也是写价值的,只是细致到了具体的行业研究。

伍治坚说自己提倡的是“证据主义投资哲学”为中心,坚持有效系统、控制成本和长期坚持的投资哲学。

这两本书的书名之所以要带上“小乌龟”,是因为在伍治坚看来,投资是一场龟兔赛跑。

个人投资者就像是小乌龟,如果乌龟和兔子硬碰硬,在兔子擅长的优势领域去挑战兔子,无疑是自寻死路。但是,一只聪明的小乌龟,会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来增加取胜概率。

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是个深者听深、浅者听浅、小白和老手其实都适合的存在。

投资小白用来入门是可以的,里面提到了很多经典理论,都是对小白来说很重要的基础知识。但有些内容确实需要自己用用功,去查一查、看一看。

我一直都真心觉得,投资这件事儿一定得先学习,再考虑上手才对。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提投资理财,很多人都更愿意真金白银直接扔进去试,觉得试试就能试明白了。

这种想法和早年资本市场的草莽表现有关,但纵然是那时候,能试出来的也真是没几个不是吗?时间进行到了现在,一切都越来越规范了,这个想法也就更不合逻辑了。

就好像面对高考,从来没人说我考两年试试吧,考着考着就会考了,就能上北大清华了;但偏偏投资理财这种动钱的大事儿,人们竟然莫名其妙的认为能试会了……然而,真相却是,试的过程里未必能试会了投资方法,钱却可能被自己给试没了。

人类天生就有把犯错误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本能冲动,面对投资失利,一定不愿意承认是自己没努力、没学习、判断错了,或者是因为总想赌个一夜暴富才亏成今天这鸟样的。

只会从此一口咬定A股市场是台绞肉机,散户就是韭菜,弱小又卑微的我们,总在被欺负,永远都不可能在这个市场上赚到钱。

经常被问到投资小白该看什么书,以前我也没什么准主意,虽然翻过不少所谓的投资理财入门书,但总觉得不太好,这本相对来说真是挺好的,重要的理论背景什么的都讲到了。

除了小白之外,买股票、买基金很多年的人拿这本书来读同样会很有收获。

因为投资理财这个事儿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不是“童子功”,目前中国活跃的股民们应该基本是没有巴菲特那种十几岁就开始买股票的人,大家都是长大之后才学的。

长大之后学会的知识就是有这样一个缺点——即使你很努力的去把这些知识内化成自己处理系统的一部分,也备不住在某个刹那被欲望或者本能驱使着,就把规律和准则给忘了,从而犯了错误。

当然,关于投资的学习这件事儿真是永无止境,适合自己风格的、能一直赚着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比较可怕的一种做法就是读完一个大师的书,立刻就觉得“哇塞,好对!”,以后我就这么玩了。

但没过多久,发现按大师说的法子玩,这收益表现不太行啊,这大师可能不太行,于是就又开始找别的大师。又看了本别人的书之后,再次觉得“这个才是对的!”然后就改换了门庭。

结果就是,自己的投资人生就在这么不断的改弦更张当中被虚度,钱也被自己散的差不多了。

其实,我们挺需要读好多大师的书,因为那些经典的理论、学说早就被历史上的聪明人讲的差不多了,各有各的特点也各有各的时代烙印,单看理论真不太行,必须得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然后用最谨慎的节奏,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到适合自己的那个路子。

对任何大师都要信,但也要别迷信,找到自己能赚钱的路子,每年稳稳当当的赚到20%,如果你能持续的赚下去,那其实就是巴菲特的水平了。当然,我们的钱少,人家的钱多,所以我们的年化20%要容易很多很多。

要正确理解投资的话,我们其实很需要甄别一下自己的心态,究竟是在做投资,还是已经堕入了赌博的陷阱,像前面列举过的,那种认为自己拿真金白银试试,没准就能试会了的心态,其实就很符合赌博的心态特点。

美国的心理学家PaulGood曾经列过一张11个症状的表格,认为如果投资者拥有其中大部分,那就很可能是用赌博的心态去做所谓投资的,这11个症状是——

这11条症状看下来,如果真能做到第8-11条的话,那基本就是晚期无疑了。

电视上基本每隔几年就能看到一个挪用公款炒股或者炒外汇、期货,最后亏到底掉的案例,以前看的时候觉得特别匪夷所思,现在想想那就是晚期成瘾的表现了,可能真是得治。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不至于买股票癫狂到晚期,但这11条症状里的大部分,相信很多个人投资者或多或少都有过。

这和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我们的认知偏差很有关系,或者说,是认知偏差、行为偏差在“症状”升级之后的表现,根源就在于,我们对自己的非理性认识严重不足。

资本市场非常复杂,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但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导致我们缺少的不再是信息量,而是去除噪音之后的有效信息量。而在信息泛滥的影响下,我们犯错误的概率会更高!

行为金融的书曾经选过一本入门级的《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学》,对常见的过度自信、易记性偏差(本书叫可利用性偏差)、处置效应、后见之明(本书叫后视镜偏见)、锚定效应、代表性偏差,都有过了解,这里就大概过一下,详细的可以穿越回去看那个读书笔记。

过度自信在大部分人当中普遍存在,而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过度自信,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过度交易问题。而且这情况还真不只是散户会发生,基金经理们也这样~

其实对于散户来说容易出现过度自信,真是和金融系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忽悠”有关系。潜意识里被植入了“善于选股票、善于选基金、善于识别宏观趋势”的种子,才更有信心去频繁交易嘛。

易记性偏差说的就是我们很容易被自己看到、听到、容易想起的东西影响决策,而不是靠统计学知识来理性的思考问题。

比如9.11之后美国人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爱做飞机,而是自己开车长途出行了。但其实空难概率超级低,和交通事故概率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处置效应说的是我们面对同等额度的盈利和亏损,带来的幸福和痛苦的感受并不等量,总是亏损带来的痛苦更深刻。所以才会经常出现更愿意卖出盈利股票,而捂着亏损股票期待涨回来的表现。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就是捂着股票等着涨回来未必不对,但要基于理性分析,而不是凭这种为了避免痛苦心理感受的初衷做出决策。

后见之明很简单,比如过去的10年如果是股票市场特别繁华的10年,那么好了,大家在预测接下来一个10年的时候,会特别乐观;相反就会特别悲观,这个情况因为细看过《1929年大崩盘》和《压垮世界的泡沫》,所以特别能理解。

这也很能解释清楚什么叫做“一代人的财富记忆”,像中国人爱买房这件事儿,就是基于大家在心底对房价升值的预期,而这个预期来自曾经20多年时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

锚定效应更容易理解了,6.18、双11、双12活动之前的几天,很多商家会把准备参加活动的商品提价,然后到了活动的正日子再降下去,还得把提价时候的那个价格摆出来给咱们看,目的是让商品看起来貌似狠狠打了折…这利用的就是锚定效应。

中小企业投资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案例)中小企业投资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案例)


当人们对锚定效应影响的时候,很可能会坚持自己并没受到影响,这才是行为偏见最可怕的地方,即使你都不知道、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它也会不停的影响到你。

比如你可以留心一下,最近在7.1、100年到处可以看见的情况下,现在让你随口说一个两位数,在不做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你说出来的数字很可能是和7、1有关的。

代表性偏差说的是我们很容易通过有限的小样本,推出代表普遍规律的错误结论,这种情况太常见了。

举个例子吧~大学时候一次文学课上,教授因为课程里的内容,突然就牵扯着讲到了沁园春这个词牌,当时班上有个女同学非常兴奋,一听到教授说沁园春就喊雪……后来教授很善意的认真讲了一下什么叫词牌名,那个女同学才闭了嘴。

很显然,她这么做是因为并不知道词牌名是个什么意思,以为天底下所有的沁园春都是雪,这么积极表现只是在课上很想和老师好好互动而已。

但这件事当时对我的触动就很大,立刻很努力的反思了一下自己有没有也是这样以有限的所知,去不加分辨的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去处理那些可能远超自己所知范围的种种。

如果自己也是这样,那可真把自己陷于在别人眼中极其可笑、对自己来说又极其可怕的境地了。

举这个例子真的不是想diss我的这位昔日同窗,只是挺感慨代表性偏差在生活中其实经常表现为见识短浅的种种行为,用小样本推出所谓的普遍规律,也是所知障的浅层表现吧。

我们会犯这些错,并不是我们的错,是进化的错~

长久的进化让我们形成了两套处理系统,我们总是习惯直接用系统1短平快的处理问题的,但现代生活面对的复杂问题,其实都需要系统2来处理。对,这就是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却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尼尔.卡尼曼,在那本全球知名的著作-《思考,快与慢》里面讲到的问题。

其实,当我们充分并诚实的认识到这些天生的非理性弱点,就已经获得了部分胜算,在此基础上去建立行之有效的系统弥补短处,也就有了争取最大限度做出逻辑化投资决策的可能。

除了这些常见的非理性偏见,我们投资容易犯的两个错误分别是对投资成本的认识不足和对长期坚持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投资成本这里主要是diss主动管理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收费问题的,后面讲到基金的时候再细说吧。

长期坚持主要是说多元分散配置和鼓励买指数并长期持有的问题。

多元配置这里说的是在你的资产配置当中,要去做到多元分散,这个分散就既包括资产类别的分散、也包括国别地域的分散,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常说的那句“鸡蛋不要放到同一个篮子里”,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分散投资说的是资产类别,可不是理财产品!

资产类别是说现金、股、债、大宗商品这些,我的钱要分散到这些资产当中去,而不是说我买了20个基金就叫分散了……你买了20个基金,到底还是得去看这20个基金的基金经理买的都是啥。

比如白酒在过去两年涨的吓人,可巧你买了20个基金全都是重仓白酒的,那就约等于你自己所有的钱都用来买了股票类资产,并且在这当中也并没有做行业和个股的分散配置,而是全都重仓了白酒股。

那么买了20个基金的效果,就和自己拿钱去挑出中证白酒指数里面市值最大的“茅、五、泸、洋、汾”完全没区别,而且你自己直接买股票还能省了给基金经理支付的管理费。这种行为就不叫配置,说白了这就叫傻买……

关于资产类别配置的问题,投资大师们之间也是各有各的看法,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连着看了四本美国当代投大师的书:约翰.博格《共同基金常识》、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查尔斯.埃利斯的《赢得输家的游戏》、大卫.思文森的《不落俗套的成功》。

这四位大师对于资产配置就有不同的见解,虽然他们的投资理念相同,私下关系好像也不错,但是有的人就认为应该去股、债、现金、另类资产这么分散着配,而有的人就认为拉长时间尺度去看满仓股票才是最对的。

这四本书的主要观点除了上述关于资产配置的差异之外,共同点就都是很提倡长期投资、被动管理,这刚好也是在今天这本《小乌龟》里被重点提到的,都是从芝加哥学派发展出来的、比较典型的代表观点。

尤金.法玛的有效市场理论、萨缪尔森的价格随机漫步理论,都是价值、基本面投资的底层逻辑。

但有效市场理论也明确的提出了三种情况:弱有效、半强势有效和强势有效,其实冷静一点去看,强势有效市场大概就是个彼岸,只要人性不变,市场就不会变得强势有效。

从有效市场假说得出的两个推论是:市场很难被战胜以及价格总是正确的。

然而,美国经济学家费舍尔.布莱克曾经在学术论文《噪音》中提出,市场上有两种交易者:噪音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

前者在进行买卖的时候比较冲动,听到点风吹草动就忍不住买入或者卖出股票;而信息交易则是那些专心分析高质量信息,有能力将噪音剔除的理性交易者。噪音交易者不断买卖,就会造成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信息交易者则刚好利用这样的机会去买低卖高,赚到噪声交易者不理性带来的机会。

当一个市场如果大多数都是噪音交易者,大家全都瞎买瞎卖,那资产价格就很难反映合理水平,市场有效程度就很低;

相反,如果信息交易者是大多数,大家只会在资产价格偏离基本面的时候进行交易,就会把价格拉回到合理水平上,市场就更趋于有效。

看完布莱克教授的研究成果,就已经知道了,市场很难被战胜是一定的,但价格总是正确是不可能的……只有相对、相对、相对!美国市场被认为比我们A股理性多了,因为机构投资者占大部分,这些人被视为“信息交易者”,然而信息交易者们冲动起来比噪声交易者可怕多了,比如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不过,这两条推论的第一条肯定是对的,市场确实很难被战胜,因为市场就是由人构成的,噪声交易者占上风的时候,你估量不准这无数交易者都在想什么,所以预测不了价格;信息交易者占上风的时候,因为大家都足够聪明,所以你想战胜市场的难度被迫提高了,这也是《赢得输家的游戏》里面重点阐述的逻辑,在本书的后文讲基金经理那里也会细讲。

于是,在知道了市场很难被战胜之后,这就给指数基金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理论依据。

因为市场很难被战胜,尤其是在信息交易者为主的市场上,聪明人之间的较量很难,那么所以,把投资成本降到无限低,之后去持有整个市场,享受市场长期向上的价值增长,就是最正确的投资方式。

指数基金/被动管理的投资方式,就是最符合普通投资者利益的投资方式,也就是约翰.博格创立先锋领航基金公司的初衷。

说到被动管理就得说说主动管理,在说主动管理之前应该先厘清两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α阿尔法和β贝塔。

阿尔法代表的意思是:超额回报。

怎么超额呢?总得找个对标的标准才能衡量出来是不是超额的,这个标准就是市场回报。拿A股市场举例的话,我们经常会认为沪深300指数代表的就是市场平均回报。超过沪深300指数回报的部分,就是超额回报,是阿尔法。

我们如果选择把钱交给一个基金经理去打理的话,获得的总回报构成就是这样的:

市场平均回报(沪深300指数收益率)+超额回报(α)=总回报

当然,这个超额回报未必能拿得到,也可能收获的是个负数,那就说明基金经理没管好,没创造出来这个为正的α。举个例子看吧——

基金A成立于2005年11月16日,截止2021年6月30日,基金A在15.5年的时间里,创造了2184.07%的总回报,年化复合回报是22.15%

这期间沪深300指数的同期上涨是509.83%,年化收益率12.64%。

折算成年化的话就是:22.15%-12.64%=9.51%,意思就是每年比市场平均回报多赚了接近10%

这个阿尔法看起来很不错是不是?但如果我们把其中一些年份单独拿出来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么棒的基金在有些年份里回报表现是低于沪深300指数的。

在2011、2016和2018年都是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负的时候,而基金A的同期表现是比沪深300跌的更惨。

这可以在一个方面说明,投资挺需要长期,纵然我不选择主动基金经理帮我管钱,那沪深300指数其实也是这种表现,有的时候为负、有的时候为正,平均下来才是一个不错的正收益。

如果我在其中跌的惨的这些年份提前跑路了多好呢!专等涨的时候来买那不是能提高收益的嘛?再进一步去想的话,如果我们能把每天的涨跌都预测到了的话,知道要跌我就提前跑路,知道要涨我就满仓往上冲,那岂不是要赚翻了?

当然是,躲过跌的最惨的时候确实能避免损失,但也很可能会错过接下来的大幅度反弹。这就是择时遇到的问题。

择时,英语里叫MarketTiming,就是选择买入和卖出的时机,通过准确判断从中获利。

我们热衷于择时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市场上的噪音确实太多,炒的你自以为能择对;第二就是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去看,我们天生狂妄、过度自信,而且这也是一种变相赌博。

但其实并不可能有人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来所有的上涨和下跌。

拿美国1996-2005年的表现来看,一共5000多个交易日里,投资并持有标普500的年化回报是4.8%左右。如果我们能成功的预测并避免下跌最惨的5天,年化回报会提高到7%左右。但是,5天/5000多天≈不到0.1%,难,真难……

而且万一我们择错了时,误把这20年5000多个交易日里面上涨最牛的那5天给不小心避掉了的话,那年化回报就会从原来的4.8%下降到2.7%了。再万一不小心错过了这20年当中涨的最牛的10天的话,年化回报就会进一步下降到1.2%了。

对,这就是择时的风险。我们A股的数据表现也是一样的,具体数据不列举出来了。那么所以,长期投资挺对的是吧?如果说能成功的找到这种足够优秀的、有α的基金经理,当然就是更该长期持有的了,因为我把钱交给基金经理纵然是支付了申购费、管理费、赎回费,那总账算下来也是挺划算的,毕竟获得了超额这么多的收益,足可以覆盖这些成本了!

这部分要说明的就是——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是出色的,那么他的超额回报就该大于零,也就是常说的,这个基金经理有阿尔法,这也是对主动基金经理的赞誉;

而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的回报还不如市场平均回报高,那他的超额回报就小于零、他的超额回报就是负的,那这个基金经理就没有阿尔法。

和阿尔法相对的贝塔β,也是起源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真实含义就是对特定资产或者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进行度量,在金融领域就是用来解释某个证券和市场相比而言的风险程度的。

整个金融市场的β是1,之后通过一个证券的历史价格,就能算出这个证券的β。β的大小取决于证券和市场价格走势的相关程度,如果证券价格波动高于市场波动率,β值就比较大,风险程度也就更高。

如果β=1,说明证券/组合的波动和市场一致;如果β<1,那证券/组合的波动幅度小于市场;β>1,那证券/组合的波动幅度大于市场。

当β=1,市场上涨10%,证券/组合上涨10%;市场下滑10%,股票相应下滑10%。比当β=1.1,市场上涨10%时,证券/组合上涨11%;市场下滑10%时,股票下滑11%。当β=0.9,市场上涨10%时,证券/组合上涨9%;市场下滑10%时,股票下滑9%。

把α和β放到一起来看用法是这样的——

威廉.夏普教授通过研究,给这两个风险进行了命名:随着市场同涨同跌的系统性风险被称为β风险,资产的个体性风险被称为α风险。给定一个市场基准之后,每个金融资产都可以算出β系数跟α系数。

很多主动性基金的β收益接近于1,所以粗略来看,可以把大盘指数的收益率当做β系数,这样的话,其实基金的实际收益=β收益+α收益+无风险投资收益。

举个例子来看:

如果某只基金今年的收益率是9%,那它的计算公式应该是:9%=1*5.6%+超额收益α+1.5%。

其中1是β系数、5.6%是沪深300在今年的涨幅、1.5%是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通过计算,如果α>0,那这个基金就是有α的;如果α<0,那这个金融产品还不如存在银行。

这里要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低风险不一定代表赚钱,高风险也不代表会亏钱。风险衡量的是一个证券、或者一个投资组合(比如基金)的价格波动和市场价格波动之间的相对关系,并不能看出来价格的走向。

那么,最理想的主动管理基金标的,就应该是这样的:

有正的α,也就是投资标的的回报比市场回报高;有低的β,也就是投资标的回报的波动性和市场几乎不相关,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的投资组合中,本身就已经包括了市场风险,这种情况下,如果基金经理也有很高的β,那就相当于在市场风险基础上又加了β,对于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提高风险调整后收益没有什么帮助。

纯粹的β做出来的基金,就是我们常说的指数基金。

像沪深300指数基金、上证50指数基金这种,都是宽基指数,还有相对宽基来说的-行业指数,都是按市值加权(谁的市值大谁的权重高)或者等权(大家权重都一样)编制的指数,专门追踪他们、试图完美复制指数表现的基金,就是纯β的基金。

因为被动管理,所以管理费就低,不用基金经理去选股、去做买卖决策,只需要跟好了指数就行了。但指数基金只能无限接近0跟踪误差,肯定做不到相对指数0跟踪误差的,因为有交易成本什么的,这些会影响跟踪效果。

在了解α和β的基础上,就可以扩展一下范围到smart-β,也就是聪明的β上。

这是介于被动投资β和主动投资α之间的投资方法,找到获取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方法之后,进行规则清晰透明的指数编排,这种方式也是源于尤金.法玛教授的研究成果-因子投资理论。

其实smart-β就是对冲基金们(≈国内私募基金)早期投资成功的秘诀。因为是赚钱的法宝,所以这其实是各家对冲基金需要严格保守的秘密,当一个投资因子能被写成论文发表出来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人家对冲基金获取完了超额收益、觉得不再像原来那么有效的时候了。

smart-β在现实中的应用,就是我们看到的策略加权指数。

在宽基指数的基础上,加入投资因子制定新的选股规则编制成新的指数,常用的投资因子比如价值、红利、动量、低波动、质量、规模等。

但策略加权指数的最大问题就是和板块轮动一样,也有轮动的表现,如果想一直都赚钱的话,其实你也得去预测明年的风水会转到哪个因子上……

还有就是,有的投资因子相对于普通的市值加权指数基金,实在是规模有点小,所以这就产生了流动性的问题。

全球最著名的编因子指数特别牛的公司比如MSCI明晟,这公司是行业标杆,全球金融界有相当多的机构和基金会去追踪明晟的各种指数。

除了明晟之外,编制数超牛的还有标准普尔道琼斯、富时罗素这样的公司;发因子指数基金最牛的公司比如贝莱德安硕、还有我们熟悉的美国的先锋领航等。

这本书的大类资产配置部分,讲到了股票、债券、基金、大宗商品、对冲基金(≈国内私募基金)。

股票、债券的部分写的比较浅,读过《共同基金常识》、《漫步华尔街》、《赢得输家的游戏》、《不落俗套的成功》的话会比较了解,这本书里也是比较多的引用了这些书里的内容,比如关于并不建议买公司债券的问题,思文森的书里就写的特别清楚。

关于大宗商品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是在做投资还是在做投机,一直都有争议,大宗商品的投资主要还是在期货而不是现货上,至少巴菲特认为大宗商品没有内生性,投资回报主要靠博傻,所以更偏向大宗商品期货是投机而不是投资。

这本书里关于基金的问题,很想在读书笔记里面再认真的看一下。

首先是因为,他认为主动基金经理界早就已经内卷了,大家想战胜彼此谁都不太可能,而我们还要去为主动管理付出很高的投资成本…这也是《赢得输家的游戏》里全书的立论基础。

基金经理的内卷,这种感觉就好像所有人的孩子都要去上补习班,如果你的孩子不去补课,那就肯定跟不上大家的整体步伐,孩子之间的竞争是相对的,最终决定能不能让孩子上大学的,并不是你的孩子知道多少,而是你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谁知道的更多!

基金行业的窘境就是想要成为真正的好基金经理,关键不在于这个基金经理本身有多好,而是和其他基金经理比起来相对好不好。

那么,当每个基金经理都聪明勤奋,他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再是个人聪明勤奋的角力,而变成了聪明勤奋以外的其他因素。在这种白热化的竞争环境里,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团队应该有的资源支持包括——

优秀的分析团队、高效的后台支持团队和出色的交易团队;大量高品质的数据;优秀的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大力的宣传造势……

这些资源当然都需要钱来换,而这些高昂的成本当然就需要由投资者们来买单,而且在支付了这些高昂的运作成本之后,基金还必须得赚钱!要知道基金首先赚的是管理费嘛(私募会赚收益分成,但首先也是年度管理费),所以基金就很有动力去做大规模,而规模大了之后业绩又会受影响。

吸引所有人都去买基金的原因是基金的业绩表现,然而历史上的超级神基-麦哲伦基金、美盛价值信托基金,各个都是在规模还小的时候业绩超牛,后来规模超大之后业绩就逐渐变得平平了。

其实说到底,基金业绩好、规模做大之后,最大的赢家是拿到高薪的基金经理,和赚到管理费的基金公司。当然了,在承担了高昂的运作成本之后,基金万一要是实在不赚钱的话,那就干脆关掉、另起炉灶的再去重开一个~

关于主动基金划算不划算的问题,粗算一下这笔账是这样的思路——

中小企业投资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案例)中小企业投资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案例)


比如我花100万去申购了一只公募基金,申购费是0.15%,申购进去之后用来投资的钱就变成了99.85万。

假设此时的基金净值是1元/份,那到手的基金份额就是99.85万份,持有的总资产净值是1元/份*99.85万份-99.85万元。

一年之后,这99.85万的持有总资产净值变成了110万,那么这个投资收益率就是(110w-99.85w)/99.85=10.16%,这个就是基金展示给我们的那个收益率表现。

但我们的实际收益率,该按照自己的初始投资金额100万去算,得到的收益率就是(110w-100w)/100w=10%。

第二部分就是管理费和托管费。

不考虑一年中每天随着基金净值的具体变化导致的不同的管理费收费,就按照每天平均100万来算,那么一年1.5%的管理费+0.25%的托管费,还要被扣掉1.75万的管理费+托管费。

于是此时我的实际收益率,也就是扣费之后的收益率又降低了!变成了(110万-100万-1.75万)/100万=8.25%,这还是在不赎回,且买的是A类份额只一次性收申购费不按天收取销售服务费的情况下。

所以,一个基金公司展示给我们10.16%收益率的基金,到我们手里的实际收益率可能只有8.25%。(p.s.这只是举一个例子,算的并不细致,比如如果我长期持有这基金很多年的话,那最初的申购费就该被平摊到持有的很多年里,摊薄成每年的平均投资成本)美国的大师们算过这个数,因为美国的财税体系和中国不一样,还要扣资本利得税,那样扣下来之后,共同基金(≈公募基金)的这个平均差异在2.5%-3%左右,记不太清了,甚至会比这个数据更高。

按我们在前文列举的2005年11月16日到2021年6月30日的沪深300指数12.64%的年化收益率来看,在此基础上再加上1.5%的无风险收益率就是14.14%,那么,一只主动管理基金如果真的想为我们赚到钱的话,扣费之后的收益率必须在14.14%以上,否则的话,我为什么不去买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呢?

然而,在看了很多只主动管理基金之后就会发现,不少基金成立以来的复合年化收益其实都达不到这个水平,这还是只收1.5%管理费的公募基金而已,还不是先收2%的管理费、再收20%收益分成的私募基金……

但是很可惜,我们想找到一直持续高α的基金难度确实很大!

我们想要识别一个基金经理到底是凭运气还是凭实力,要看他的信息比率,这个指标衡量的是基金经理投资水平的高低。

对于信息比率为0.5(这是个很高的值)的基金经理,需要他过去15年的投资数据,才有95%的信心能确认这个基金经理是凭实力而不是运气。如果换成0.3的话,那就需要43年的历史数据了……

前面已经列举了两只世界级超级神基的例子,首先是基金经理不大可能干这么多年还连续管一只基金,其次是即使他真做到了,等你发现的时候,很可能早就过了他的业绩黄金期了。

最后再粗略介绍一下收费最贵的对冲基金吧,约等于我们国内的私募基金当中的证券投资基金(PE、VC不在这个范围)。

私募的投资透明度很低,因为大家要捂住了自己赚钱的秘诀,但也需要去大张旗鼓的宣传自己的投资哲学以赢得更多的潜在客户。从主要依赖的交易策略来看,对冲基金主要分以下几种:

对冲股票策略,主要就是首先用杠杆炒股、其次用卖空来对冲自己的头寸风险,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对冲股票策略基金原理还依然是这样;期货交易策略,这个主要是基于电脑量化程序去检测多个期货市场价格动向,找出价格运行规律,并编制成交易策略,进行量化交易的基金;相对价格策略,包括配对交易、点差交易、套利交易、市场中性策略;宏观策略,直接举例子吧,比如索罗斯就是典型代表。

写在最后:

中小企业投资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案例)中小企业投资管理论文(中小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案例)


伍总的这本书深入浅出,真是挺好看的~

能看得出来很多地方都在很用力的去把比较复杂的金融知识尽量用每个人都能看得懂的话在做翻译,所以很适合小白。

因为书是2016年写的,所以还讲到了曾经在2015年大火的分级基金,还有当年特别火的智能投顾,分级现在是已经退出市场了,智能投顾的风也没有那么大了。投顾这个行当里,人的作用真是很难被替代的,并不是大数据和算法按类型去贴贴标签就能帮客户打理好钱的……这些都不是原理层面的内容,读书笔记又只能挑重点,所以就选择性略过了

除了适合小白读,这本书中也把很多有投资经验的人可能早就知道的理论和道理,重新细致的做了梳理,按照他的实证主义投资哲学,也有非常详实的数据和分析,以支持自己的逻辑。

书中引用了很多已有的研究成果,比如文中提到的那些投资书,还有不少学术论文。其实这些引用内容之间,本身就存在一些见解上的冲突的。

像资产配置的多元分散问题,各家之言就都不同,只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声音还是偏向多元配置的;

像投资主动基金不如去买指数基金这个问题,如果真的这么去践行了,真是连伍总的五福资产旗下的产品也不该买,全世界人民都该去买指数基金,并且按照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的认为,我们还应该只买场外宽基指数基金,不该买ETF、不该买Smart-β、更不该买行业指数基金……

所以,到最后想说的真的就是不管选择什么产品、什么方式,只要是在了解自己能力圈的基础上,做出的理智选择,并且能赚到钱,那就是好的。

但是,在学习的路上,也确实需要时刻保持空杯和谦逊,去努力体会别人的理论和逻辑,未必直接挪过来就用,但这个思考和学习的过程,就是塑造自己、找到自己投资之路的过程。

真的特别喜欢巴菲特的那位大师兄-施洛斯,了解自己、并积极坦诚的面对自己,坚定的沿着适合自己的风格走下去,虽然没有巴菲特那样的巨大成就,但也成为了一代投资大师。

我们不用去成为大师,好好努把力,能踏踏实实的把钱赚到口袋里,足够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